贵州主要油茶产区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筛选

来源 :东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在贵州主要油茶产区发现一种叶枯病病害,为找到叶枯病病原菌,对油茶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纯化,最终鉴定得到叶枯病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ken,yana).对叶枯病病原菌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最适pH值为6~8.为了进一步评价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环咪鲜胺、氟菌·戊唑醇5种室内杀菌剂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菌丝生长速率以及孢子萌发毒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氟环咪鲜胺对菌丝生长毒力的EC50为0.2 μg/mL,对孢子萌发毒力的EC50为0.95 μg/mL,明显高于其他4种.
其他文献
为分离筛选可高效降解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的细菌,以期在粮食DON生物降解中应用.采用DON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作为富集驯化培养基,从鸡肠、鱼肠及土壤样品中富集培养可降解DON的混合菌,并逐一对分离单菌进行DON降解能力检测,获得降解效果最佳菌株.结果 表明:JC-5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DON降解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菌株,12h、24 h、36 h内的降解率依次为56.56%、91.12%、96.97%;将JC-5添加到DON污染的面粉中,其在12h、24h、36 h内对DON的
采用GIS技术和地统计相结合方法,研究位于洞庭湖南岸的益阳市南县水稻田土壤肥力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田土壤大部分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大部分地区为极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部分地区为低值.土壤有效氮含量大于198 mg/kg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县中北部,土壤有机质含量≥34 g/kg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县中部和南部.土壤pH>7.9的碱性水稻田主要分布在南县中部和西部.大部分水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88 mg/kg,主要分布在南县西部和中南部.大部分水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喷施低(0.67 mL/L)、中(1.33 mL/L)、高(2.00 mL/L)三种浓度富硒有机水溶肥料对冬小麦硒含量、生物量、硒累积量及籽粒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小麦各部位硒含量总体上表现为根>茎叶>穗,硒累积量均以茎叶为最高.(2)喷施富硒有机水溶肥料可提高冬小麦各部位硒含量、硒累积量,但对各部位干重影响不尽一致;随着喷施浓度由低至高,冬小麦根硒含量、硒累积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茎叶硒含量、硒累积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穗硒含量、硒累积量均呈逐步增加趋势.(3)喷施富
为探讨秸秆还田下冬小麦气体交换参数及产量对水肥处理的响应,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下灌水时期、施肥时期、灌水量和施肥量对冬小麦气体交换过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无论增加灌水量还是减少灌水量均导致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上升;减少灌水量明显提高抽穗期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但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千粒重反而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越冬水+拔节水+扬花水处理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且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并不显著.在生长初期(
为明确秸秆深翻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深翻与旋耕土壤浸提液处理后禾谷丝核菌生长指标的变化,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深翻对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旋耕相比,除望都试验基地5.0、2.5 g/mL深翻耕层土壤浸提液处理外,其他深翻耕层土壤浸提液均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表现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在3.84%~28.19%.1.25、0.625、0.3125 g/mL望都试验基地深翻耕层土壤浸提液处理后菌核数量降幅为16.18%~ 33.62%;其他深翻耕层土壤浸提液对菌核数量
抗病育种是防治玉米病害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田间调查了71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病性,旨在明确不同种质资源的抗病能力,为抗病育种提供资源.结果表明,69%的种质对4种病害表现为中抗及以上水平,其中抗大斑病材料占59.2%,高抗和抗病种质各有21份;高抗灰斑病材料67份,抗病材料1份,总占比为95.8%;瘤黑粉病高抗和抗病材料分别为36份和24份,占鉴定材料的85.9%;对丝黑穗病表现抗性以上的种质68份,占总鉴定种质的95.8%.71份新选育自交系中高抗丝黑穗病和灰斑病
光照尤其是光质对马铃薯微繁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马铃薯微繁过程中不可或缺且人工可控的关键环境因子之一.基于组织培养的脱毒种薯生产是当前马铃薯原原种获取的主要途径,因此关于光谱对马铃薯微繁调控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有关光谱对于马铃薯微繁调控的研究,分析与探讨其研究进展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总结前人研究经验,找到更切合研究需要与生产需要的研究方向,为今后马铃薯微繁补光的光谱选择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基肥)对苹果产量的影响,开展苹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设置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基肥)20%、40%、60%和100%处理,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的苹果产量、投入产出情况以及不同处理的化肥偏生产力(PFP).结果 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基肥)能够提高苹果产量,提高商品果率,有机肥替代40%化肥(基肥)和有机肥替代60%化肥(基肥)均能够显著提高苹果产量.综合分析,有机肥替代40%化肥(基肥)的667 m2平均纯收入最高,且化肥用量减少19.5%,提高了化肥偏生产力,能够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为明确玉米秸秆腐解产物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影响,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涂布平板法分别测定玉米秸秆腐解液对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DNS法测定腐解液对该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采用Hoffman法测定多聚半乳糖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活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腐解0 d、7 d和14 d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低促高抑的作用,浓度高于0.062 5 g·DW/mL腐解液处理均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并导致减产.本研究选取适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生产和消费,有代表性的2个辣椒品种“农家辣妹子”(高辣度)和“特大甜椒王”(低辣度)为实验材料,分析不同辣度辣椒品种在低、中、高浓度钠盐胁迫下株高、茎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中浓度钠盐胁迫可以提高高辣度“农家辣妹子”的株高和茎粗生长、POD活性和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对低辣度“特大甜椒王”则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