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性别偏见;性别平等;刻板化印象;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44-03
【活动理念】
在生活中,性别偏见藏在枝枝节节的小事里,那些偏见潜移默化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给孩子们的心灵成长造成无形的伤害。本节专题课以“齐心协力,拯救花儿”为主题,有两层含义,也是本节课的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花园里的各色花朵被偏见恶魔变成蓝色的花,本课的任务是打败恶魔,拯救花儿,恢复花园的精彩世界;暗线是,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多多少少受性别偏见的影响,我们应具备识别偏见的能力,警惕偏见对我们的伤害,齐心协力打破偏见,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人文环境,活出每个人的精彩。
本节课以“辨析、打破常见的性别刻板化印象,感受性别特点的多样性,初步掌握性别平等的理念”为教学目标,以对两个典型性别偏见的打破为例,创造性地为学生示范如何打破偏见,树立性别平等观念。
【活动目标】
1.辨析角色刻板化印象。
2.打破常见的性别刻板化印象,培养批判思维。
3.初步掌握性别平等的理念。
【活动准备】
微课视频、PPT课件、教学板书用具等。
【活动对象】
小学三、四年级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展示花园图片,讨论花儿
教师引导: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非常美丽。同学们,你最喜欢什么花呀?
学生回答:迎春花、桃花、杜鹃花……
教师点评:同学们认真地分享了自己喜欢的花,有人喜欢桃花,有人喜欢玫瑰花,有人喜欢迎春花。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花,每种花都有人喜欢,是的,每一朵花都有它的美。
设计意图:为恶魔降临做剧情准备;“每一朵花都有它的美”呼应后面的教学内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2.展示PPT动画效果,引出恶魔
教师引导:美丽的花园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和欢笑,可是,有一天,这里突然来了一个叫“偏见”的恶魔,他只喜欢蓝色,不能容忍其他色彩。于是他施了魔法,把花园里的花儿都变成了蓝色,从此花园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只有闯过三关,集齐三个锦囊,才能打败恶魔,拯救花儿。同学们,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闯关吗?
学生齐声回答:愿意!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用三关的设置开启后面的教学内容。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闯关环节一 ——勇敢的心
过渡语:欢迎同学们来到第一关,第一关有什么?我们赶紧去看看吧。咦,有一个视频,我们打开看一看。
视频放到女孩重重摔倒很多次的时候,教师按下暂停键,并提问:
(1)小女孩摔得重吗,她痛不痛?
(2)请你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一幕?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同学们很棒,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回答,有些同学的答案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认为她是一个小女孩,摔得这么重,摔了那么多次,肯定要哭了。我们继续观看视频,看猜得对不对。
继续播放视频,教师提问:看完后,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班有这样的女生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是的,这个小女孩是非常勇敢的,面对困难,她没有哭,没有放弃。正如同学所发现的,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女生,她们在学习中、在生活中,都表现得非常勇敢。
获得锦囊1:女孩并非天生懦弱,她们可以选择勇敢。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女孩做法的活动设计,引出“女孩爱哭”“女孩不勇敢”等针对女生的常见偏见,并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事例打破这一偏见,培养自身的批判思维。
三、闯关环节二 ——真情的泪
过渡语:我们轻松地闯过了第一关,接着来到了第二关,第二关的任务是——小小辩论会。
辩论主题:男孩可以哭VS男孩不可以哭。
组织形式:先调查全班同学的观点,按正方辩友与反方辩友进行分组,再以回合制进行辩论,最后每队派一名队员进行结辩陈词。
师总结:同学们用实力展示了一场文明有礼、据理力争的辩论会,反方辩友根据生活中接触到的常见观念,比如“你是男生,怎么这么爱哭呢”“男孩子,哭什么哭”“男孩不许哭”等,以及对传统观念“男儿有泪不轻弹”等进行了论述;正方辩友用事实依据进行了反驳,生活中有一些场景,男性的哭无可厚非,比如亲友重病、亲友离世、成功后的喜极而泣、感动得掉眼泪、压力太大、不良情绪积压等,这些场景里男性的哭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更有同学指出,“哭”是情绪调节方法——合理宣泄法之一,哭有助于身心健康。通过这场激烈的辩论,相信同学们已经明白“男孩不可以哭”是对男性的一种偏见,男孩是人,也有情绪情感,他们可以热泪盈眶,可以默默流泪,也可以在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时痛痛快快哭一场。
获得锦囊2:男孩也有真情流露,他们可以尽情流泪。
设计意图: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小小辩论会,激起学生们思维的火花,打破“男孩不可以哭”“男孩哭丢人”等针对男生的常见偏见,获取新的性别理念。
四、闯关环节三 ——精彩的我
过渡语:经历了激烈的第二关,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一关,同学们,有信心吗?
学生齐答:有。
师引导:性别偏见藏在枝枝节节的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地侵蝕着我们的生活,对男生和女生的心灵成长造成无形的伤害。接下来,请认真观看微课视频。 教师播放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男孩女孩,一样精彩》,学生认真观看。
视频概要:关于男孩女孩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女性抗疫英雄——男孩女孩一样精彩。
学生看完视频,教师提问:
(1)看完微课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很棒,有发展前途?
师总结:听了你们的分享,老师特别开心,我们班真是卧虎藏龙,未来的画家,有男生,有女生;未来的厨艺大师,有男生,有女生;未来的企业家,有男生,有女生;未来的舞蹈家,有男生,有女生……男孩女孩们,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精彩的未来!
获得锦囊3:男孩女孩,一样精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视频内容充分感受到,只要打破性别偏见,男孩女孩都可以成长为有价值的人,都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们用新的理念评价自己,合理分析自己的特长和成长发展,积极看待自己的价值,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总结提升——打败恶魔,拯救花儿
过渡语: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
教师展示PPT。
师总结引导:我们集齐了三个锦囊,锦囊一:女孩可以选择勇敢;锦囊二:男孩可以真情流露;锦囊三:男孩女孩一样精彩。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能打败“偏见恶魔”,消除歧视,容纳世间的丰富多彩。我们一起使用我们的法宝,发挥我们的技能,打败恶魔吧!看,恶魔被打跑了,花园又恢复了美丽!
设计意图:最后环节重新点题,有双重目的:一是促进故事完整,学生们经历了三关的考验,成功拿到三个锦囊,打败偏见恶魔,拯救了花儿;二是表明,作为再出发的动力,打破性别歧视,男女都要努力,只要大家齐心,就能打败性别偏见对我们的伤害、对社会风气的伤害,还我们一个美好纯真的世界。这个环节呼应故事开头,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学生们带着胜利的喜悦离开课堂,将男女平等的观念带进他们的生活。
【活动反思】
本课在试教过程中,学生们对开头故事的创设很感兴趣,很快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闯关任务跃跃欲试,导入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故事设计和精心制作的PPT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试教第一关的时候,不是特别成功,视频放到女孩重重摔倒很多次的时候,我按下暂停键,让大家猜女孩会怎样。举手回答的学生都偏向于“勇敢”“坚持不懈”等,与预设的“会哭”“伤心”“放弃”等不符。课后,我与学生们聊天,才发现原来他们是从我那里受了暗示,比如PPT展示“第一关:勇敢的心”,他们就往这上面去想了。于是我重新修改了第一关,删掉了“勇敢的心”四个字,增设孩子们乘坐火车到达第一关的画面,继续营造故事感,同时修改了问题,加上了“女孩摔了这么多次,痛不痛”。有了这个铺设之后,再次试教时,很多学生说“痛哭了”“会放弃”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试教第二关时,气氛很活跃,学生们有很多话争着说,这与话题的选择有关,“男孩可以哭VS男孩不可以哭”这个辩论主题非常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一个教学环节,执教老师要注意课堂管理,提前讲好规则,并时时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维持好纪律。
有了第一关、第二关的铺垫,学生们在第三关表现得比较好,能够识别生活中更多的性别偏见,通过疫情中耳熟能详的男女英雄事例认识到男女一样伟大,更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男孩女孩一样精彩。这些知识点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所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从而引发感悟。
最后一个环节重新点题,也是双重线索:明线是学生们经历了三关的考验,成功拿到三个锦囊,打败“偏见恶魔”;暗线是打破性别歧视,男女都要努力。这个环节呼应故事开头,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学生们带着喜悦离开课堂,将男女平等的观念带进他们的生活。
性别平等教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堂内外,我们都要尊重学生们的生活体验,与学生们积极沟通,适时加以引导,这样的性别平等教育才有實效。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44-03
【活动理念】
在生活中,性别偏见藏在枝枝节节的小事里,那些偏见潜移默化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给孩子们的心灵成长造成无形的伤害。本节专题课以“齐心协力,拯救花儿”为主题,有两层含义,也是本节课的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花园里的各色花朵被偏见恶魔变成蓝色的花,本课的任务是打败恶魔,拯救花儿,恢复花园的精彩世界;暗线是,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多多少少受性别偏见的影响,我们应具备识别偏见的能力,警惕偏见对我们的伤害,齐心协力打破偏见,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人文环境,活出每个人的精彩。
本节课以“辨析、打破常见的性别刻板化印象,感受性别特点的多样性,初步掌握性别平等的理念”为教学目标,以对两个典型性别偏见的打破为例,创造性地为学生示范如何打破偏见,树立性别平等观念。
【活动目标】
1.辨析角色刻板化印象。
2.打破常见的性别刻板化印象,培养批判思维。
3.初步掌握性别平等的理念。
【活动准备】
微课视频、PPT课件、教学板书用具等。
【活动对象】
小学三、四年级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展示花园图片,讨论花儿
教师引导: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非常美丽。同学们,你最喜欢什么花呀?
学生回答:迎春花、桃花、杜鹃花……
教师点评:同学们认真地分享了自己喜欢的花,有人喜欢桃花,有人喜欢玫瑰花,有人喜欢迎春花。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花,每种花都有人喜欢,是的,每一朵花都有它的美。
设计意图:为恶魔降临做剧情准备;“每一朵花都有它的美”呼应后面的教学内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2.展示PPT动画效果,引出恶魔
教师引导:美丽的花园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和欢笑,可是,有一天,这里突然来了一个叫“偏见”的恶魔,他只喜欢蓝色,不能容忍其他色彩。于是他施了魔法,把花园里的花儿都变成了蓝色,从此花园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只有闯过三关,集齐三个锦囊,才能打败恶魔,拯救花儿。同学们,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闯关吗?
学生齐声回答:愿意!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用三关的设置开启后面的教学内容。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闯关环节一 ——勇敢的心
过渡语:欢迎同学们来到第一关,第一关有什么?我们赶紧去看看吧。咦,有一个视频,我们打开看一看。
视频放到女孩重重摔倒很多次的时候,教师按下暂停键,并提问:
(1)小女孩摔得重吗,她痛不痛?
(2)请你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一幕?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同学们很棒,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回答,有些同学的答案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认为她是一个小女孩,摔得这么重,摔了那么多次,肯定要哭了。我们继续观看视频,看猜得对不对。
继续播放视频,教师提问:看完后,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班有这样的女生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是的,这个小女孩是非常勇敢的,面对困难,她没有哭,没有放弃。正如同学所发现的,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女生,她们在学习中、在生活中,都表现得非常勇敢。
获得锦囊1:女孩并非天生懦弱,她们可以选择勇敢。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女孩做法的活动设计,引出“女孩爱哭”“女孩不勇敢”等针对女生的常见偏见,并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事例打破这一偏见,培养自身的批判思维。
三、闯关环节二 ——真情的泪
过渡语:我们轻松地闯过了第一关,接着来到了第二关,第二关的任务是——小小辩论会。
辩论主题:男孩可以哭VS男孩不可以哭。
组织形式:先调查全班同学的观点,按正方辩友与反方辩友进行分组,再以回合制进行辩论,最后每队派一名队员进行结辩陈词。
师总结:同学们用实力展示了一场文明有礼、据理力争的辩论会,反方辩友根据生活中接触到的常见观念,比如“你是男生,怎么这么爱哭呢”“男孩子,哭什么哭”“男孩不许哭”等,以及对传统观念“男儿有泪不轻弹”等进行了论述;正方辩友用事实依据进行了反驳,生活中有一些场景,男性的哭无可厚非,比如亲友重病、亲友离世、成功后的喜极而泣、感动得掉眼泪、压力太大、不良情绪积压等,这些场景里男性的哭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更有同学指出,“哭”是情绪调节方法——合理宣泄法之一,哭有助于身心健康。通过这场激烈的辩论,相信同学们已经明白“男孩不可以哭”是对男性的一种偏见,男孩是人,也有情绪情感,他们可以热泪盈眶,可以默默流泪,也可以在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时痛痛快快哭一场。
获得锦囊2:男孩也有真情流露,他们可以尽情流泪。
设计意图: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小小辩论会,激起学生们思维的火花,打破“男孩不可以哭”“男孩哭丢人”等针对男生的常见偏见,获取新的性别理念。
四、闯关环节三 ——精彩的我
过渡语:经历了激烈的第二关,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一关,同学们,有信心吗?
学生齐答:有。
师引导:性别偏见藏在枝枝节节的生活小事中,潜移默化地侵蝕着我们的生活,对男生和女生的心灵成长造成无形的伤害。接下来,请认真观看微课视频。 教师播放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男孩女孩,一样精彩》,学生认真观看。
视频概要:关于男孩女孩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女性抗疫英雄——男孩女孩一样精彩。
学生看完视频,教师提问:
(1)看完微课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很棒,有发展前途?
师总结:听了你们的分享,老师特别开心,我们班真是卧虎藏龙,未来的画家,有男生,有女生;未来的厨艺大师,有男生,有女生;未来的企业家,有男生,有女生;未来的舞蹈家,有男生,有女生……男孩女孩们,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精彩的未来!
获得锦囊3:男孩女孩,一样精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视频内容充分感受到,只要打破性别偏见,男孩女孩都可以成长为有价值的人,都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们用新的理念评价自己,合理分析自己的特长和成长发展,积极看待自己的价值,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总结提升——打败恶魔,拯救花儿
过渡语: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
教师展示PPT。
师总结引导:我们集齐了三个锦囊,锦囊一:女孩可以选择勇敢;锦囊二:男孩可以真情流露;锦囊三:男孩女孩一样精彩。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能打败“偏见恶魔”,消除歧视,容纳世间的丰富多彩。我们一起使用我们的法宝,发挥我们的技能,打败恶魔吧!看,恶魔被打跑了,花园又恢复了美丽!
设计意图:最后环节重新点题,有双重目的:一是促进故事完整,学生们经历了三关的考验,成功拿到三个锦囊,打败偏见恶魔,拯救了花儿;二是表明,作为再出发的动力,打破性别歧视,男女都要努力,只要大家齐心,就能打败性别偏见对我们的伤害、对社会风气的伤害,还我们一个美好纯真的世界。这个环节呼应故事开头,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学生们带着胜利的喜悦离开课堂,将男女平等的观念带进他们的生活。
【活动反思】
本课在试教过程中,学生们对开头故事的创设很感兴趣,很快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闯关任务跃跃欲试,导入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故事设计和精心制作的PPT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试教第一关的时候,不是特别成功,视频放到女孩重重摔倒很多次的时候,我按下暂停键,让大家猜女孩会怎样。举手回答的学生都偏向于“勇敢”“坚持不懈”等,与预设的“会哭”“伤心”“放弃”等不符。课后,我与学生们聊天,才发现原来他们是从我那里受了暗示,比如PPT展示“第一关:勇敢的心”,他们就往这上面去想了。于是我重新修改了第一关,删掉了“勇敢的心”四个字,增设孩子们乘坐火车到达第一关的画面,继续营造故事感,同时修改了问题,加上了“女孩摔了这么多次,痛不痛”。有了这个铺设之后,再次试教时,很多学生说“痛哭了”“会放弃”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试教第二关时,气氛很活跃,学生们有很多话争着说,这与话题的选择有关,“男孩可以哭VS男孩不可以哭”这个辩论主题非常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一个教学环节,执教老师要注意课堂管理,提前讲好规则,并时时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维持好纪律。
有了第一关、第二关的铺垫,学生们在第三关表现得比较好,能够识别生活中更多的性别偏见,通过疫情中耳熟能详的男女英雄事例认识到男女一样伟大,更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男孩女孩一样精彩。这些知识点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所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从而引发感悟。
最后一个环节重新点题,也是双重线索:明线是学生们经历了三关的考验,成功拿到三个锦囊,打败“偏见恶魔”;暗线是打破性别歧视,男女都要努力。这个环节呼应故事开头,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学生们带着喜悦离开课堂,将男女平等的观念带进他们的生活。
性别平等教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堂内外,我们都要尊重学生们的生活体验,与学生们积极沟通,适时加以引导,这样的性别平等教育才有實效。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