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初次肠镜检查患者的息肉特征与肠息肉复发的关系,及息肉切除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复发情况。

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行肠镜息肉切除术的61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特征和肠镜下息肉特征对患者风险进行分层,分析影响息肉复发的主要因素及患者不同时间段内复发情况。

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70岁、息肉直径≥0.5 cm、数目>2枚且分布于全结肠是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息肉数目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95%CI:1.06~5.25)。患者经6~87个月随访,总体复发率为58.6%(360/614),在6~24个月、>24~36个月、>36~48个月、>48~87个月4个时间段内,高风险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0.1%、65.7%、80.7%、83.8%;低风险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2.7%、40.0%、53.8%、65.4%。两组患者息肉复发的累积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结论

初次肠镜检查中息肉数目是预测息肉复发的主要因素,息肉复发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高风险组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累积复发率高于低风险组患者。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内镜切除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长径3~5 c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对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内镜切除术治疗的29例(内镜组)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例(腹腔镜组)胃间质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提取2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线资料方面,2组仅在肿瘤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3,P=0.007),内镜组以胃底部病变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无胆囊切除绝对手术指征的胆总管结石(CBDS)合并胆囊结石(GS)患者,在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是否需常规切除胆囊。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无胆囊切除绝对手术指征、年龄≤70岁的CBDS合并GS患者于ERCP取石后的临床资料,按是否保留胆囊分为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对比两组一次性住院时长、胆道事件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中总共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163例结直肠病变患者资料,对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3例病变中黏膜病变118例,包括隆起型病变31例,平坦型病变22例,侧向发育型肿瘤65例;黏膜下病变45例,均为隆起型病变。病变中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