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在初中教学中老师们以为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篮球教学对初中学生的意义,同时介绍了篮球教学方式对学生求知欲、意志力和自我发展等的帮助。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感情丰富,身体活动有各自特点,正因为这两点使得体育老师在教学中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对学生心理上的培养更方便,而且很多学生热爱篮球运动所以篮球教学成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但能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习惯,还能改善学生心理素质。
一、篮球教学对初中学生的意义
(一) 感知能力的提升
初中生的观察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积极主动制定观察计划,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观察,对学生观察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条件,让学生了解观察的先后顺序和观察技巧,在实际篮球锻炼中,提高初中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 注意力的发展
初中阶段一般学生都可以让观察时间维持在40分钟,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观察过程还具有一定的不足,观察时太随意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活动的进行程度。
(三) 记忆力的改善
初中的教学方式还比较直观,把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放在首位,记忆方式中的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对初中生来说意义深刻,所以要重点培养,通过布置课下作业和课堂复习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二次记忆。
二、篮球教学方式
(一) 篮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多彩的篮球运动能够学生的目光并激发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想看、想玩的心理,所以对事物不专一。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篮球时肯定是抱着好玩的心理,但是很多专业动作做不到,只是和同学之间瞎玩,乱玩。所以老师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强弱,来给学生示范一些基础的简单的还具有趣味性的篮球动作,这首先是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和兴趣,当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后,老师讲解动作和示范动作时学生会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讲课。据调查显示,通过课堂老师对篮球动作讲解之后,课下会有86.7%的同学通过互联网观看篮球视频的方式来学习篮球。而且男生中大约有70%的人对美职篮比赛有一定的了解,在课余时间还会去电视上观看美职篮球比赛,或者买相应的书籍。
(二) 有利于学生发展方向
初中生的道德水平、个人性格和心理素质在篮球运动时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想要在篮球场上切换自如必须对每个篮球动作都了如指掌,反复练习篮球动作才能让自己熟悉每个动作。篮球运动考验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身体要有良好的协调性、动作要具有规范性和灵活性,心理素质要好这些都具备了才能打好篮球。篮球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篮球运动中让学生学会与同学之间的配合、集体的团结,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表1 50米跑实验前后成绩对比分析(注:P>0.05)
均值 P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差
对照班 实验前 9.173 0.0794 1.0458 0.1736
实验后 9.040 1.0444 0.175
通过表1可以看出,对照班实验前后成绩发生了变化,P>0.05表明差异不明显。篮球教学恰好符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需求,通过篮球教学可以增加学生锻炼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减少消极心理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共同得到有力发展。
(三) 培养意志力
坚定的意志力可以帮助初中生克服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意志力体现在学生做事是否果断、自学能力强弱以及毅力是否坚定,篮球运动中需要队员有当机立断功能,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在篮球场上也考验学生之间的配合默契度,队员之间即使失败了也不能埋怨队员,应该相互鼓励,共求上进,有集体荣誉感。
(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老师示范给学生篮球技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的对比示范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找出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之间的不同点,抓住动作要领。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提问学生篮球动作技能问题和动作要领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掌握篮球运动技能的核心,在纠正错误动作时正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所以篮球教学过程不仅仅锻炼学生篮球技能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课堂篮球教学学生表现,5%的同学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掌握住老师教的篮球技能,87%的同学可以对篮球技能有基本的了解,掌握住篮球比赛战术,而且原本20分钟的净比赛时间由之前的14分钟增加到了16分钟。
三、结语
篮球运动过程锻炼学生弹跳能力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的过程正是在培养自己观察能力,篮球比赛过程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相配合能力,改变一些学生不善于和他人交流的缺点,总而言之,篮球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洞察事物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 谷玉冰,金秀舫.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3).
[2] 许波.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摘 要 在初中教学中老师们以为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篮球教学对初中学生的意义,同时介绍了篮球教学方式对学生求知欲、意志力和自我发展等的帮助。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感情丰富,身体活动有各自特点,正因为这两点使得体育老师在教学中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对学生心理上的培养更方便,而且很多学生热爱篮球运动所以篮球教学成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但能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习惯,还能改善学生心理素质。
一、篮球教学对初中学生的意义
(一) 感知能力的提升
初中生的观察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积极主动制定观察计划,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观察,对学生观察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条件,让学生了解观察的先后顺序和观察技巧,在实际篮球锻炼中,提高初中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 注意力的发展
初中阶段一般学生都可以让观察时间维持在40分钟,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观察过程还具有一定的不足,观察时太随意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活动的进行程度。
(三) 记忆力的改善
初中的教学方式还比较直观,把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放在首位,记忆方式中的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对初中生来说意义深刻,所以要重点培养,通过布置课下作业和课堂复习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二次记忆。
二、篮球教学方式
(一) 篮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多彩的篮球运动能够学生的目光并激发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想看、想玩的心理,所以对事物不专一。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篮球时肯定是抱着好玩的心理,但是很多专业动作做不到,只是和同学之间瞎玩,乱玩。所以老师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强弱,来给学生示范一些基础的简单的还具有趣味性的篮球动作,这首先是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和兴趣,当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后,老师讲解动作和示范动作时学生会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讲课。据调查显示,通过课堂老师对篮球动作讲解之后,课下会有86.7%的同学通过互联网观看篮球视频的方式来学习篮球。而且男生中大约有70%的人对美职篮比赛有一定的了解,在课余时间还会去电视上观看美职篮球比赛,或者买相应的书籍。
(二) 有利于学生发展方向
初中生的道德水平、个人性格和心理素质在篮球运动时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想要在篮球场上切换自如必须对每个篮球动作都了如指掌,反复练习篮球动作才能让自己熟悉每个动作。篮球运动考验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身体要有良好的协调性、动作要具有规范性和灵活性,心理素质要好这些都具备了才能打好篮球。篮球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篮球运动中让学生学会与同学之间的配合、集体的团结,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表1 50米跑实验前后成绩对比分析(注:P>0.05)
均值 P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差
对照班 实验前 9.173 0.0794 1.0458 0.1736
实验后 9.040 1.0444 0.175
通过表1可以看出,对照班实验前后成绩发生了变化,P>0.05表明差异不明显。篮球教学恰好符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需求,通过篮球教学可以增加学生锻炼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减少消极心理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共同得到有力发展。
(三) 培养意志力
坚定的意志力可以帮助初中生克服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意志力体现在学生做事是否果断、自学能力强弱以及毅力是否坚定,篮球运动中需要队员有当机立断功能,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在篮球场上也考验学生之间的配合默契度,队员之间即使失败了也不能埋怨队员,应该相互鼓励,共求上进,有集体荣誉感。
(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老师示范给学生篮球技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的对比示范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找出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之间的不同点,抓住动作要领。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提问学生篮球动作技能问题和动作要领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掌握篮球运动技能的核心,在纠正错误动作时正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所以篮球教学过程不仅仅锻炼学生篮球技能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课堂篮球教学学生表现,5%的同学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掌握住老师教的篮球技能,87%的同学可以对篮球技能有基本的了解,掌握住篮球比赛战术,而且原本20分钟的净比赛时间由之前的14分钟增加到了16分钟。
三、结语
篮球运动过程锻炼学生弹跳能力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的过程正是在培养自己观察能力,篮球比赛过程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相配合能力,改变一些学生不善于和他人交流的缺点,总而言之,篮球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洞察事物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 谷玉冰,金秀舫.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3).
[2] 许波.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