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调查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流行病学、职业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方法

对该院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个人资料和发生暴露的情况等。

结果

共发放1 302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8.00%。62名护理人员报告出现过针刺伤,针刺伤发生率为4.80%。针刺伤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和主任护师的针刺伤发生率均为0。针刺伤暴露病种最常见的前三位是HIV、HIV合并HBV及HBV;针刺伤发生操作环节主要是重套针帽、毁形浸泡和收废弃针。96.80%的护理人员掌握或大概了解了针刺伤后的伤口处理流程,仅有3.20%的护理人员不知道被刺伤后该如何处理伤口。

结论

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较低,应加强针刺伤的预防干预和暴露后处理的知识培训,进一步维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设计甲状腺相关眼病( TAO)患者延伸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甲状腺相关眼病Ⅲ级以上患者72例,按照患者出院奇偶顺序分为两组,
随着细菌鉴定技术的发展,健康成年人下呼吸道存在常驻微生物菌群的观点逐渐受到认可。这类微生物菌群具有调节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作用。在呼吸道疾病如哮喘、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宿主下呼吸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免疫状态也发生了改变,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我们将围绕下呼吸道微生物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探讨影响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探讨悬挂式体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居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神经内科尿失禁女性卧床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多种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引起的以肺血管阻力增高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持续的肺血管阻力增高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从而产生右心室肥厚及右心衰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类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NF-κB可通过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栓形成、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过程,参
目的 探讨为出院妇科肿瘤癌痛患者构建一套信息化随访管理体系,对出院妇科癌痛患者实施动态评估、干预、评价,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及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出院妇科
瘦素(leptin)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除了调整机体摄食和脂肪代谢外,还与肿瘤、免疫、生殖、心血管、神经、慢性肝病及多种肺部疾病发生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瘦素与纤维化的发病密切相关,文章将对瘦素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危象( Hypertensive Crisis,HC)出院居家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发生过高血压危象后抢救成功出院的老年患
ARDS是危重症患者中常见的疾病,其病死率高达45%。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其发病机制尤其在基因水平仍不清楚。近年来,微小RNAs(miRNAs)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新热点,在ARDS发病机制中也有很多新发现。大量实验证明,ARDS中血和肺组织中miRNAs的表达会发生变化,一些miRNAs参与ARDS发病及发展,本文对miRNAs参与ARDS发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TBM)是最常见的儿童下呼吸道结构异常性疾病,也是造成儿童呼吸困难的重要原因[1]。其病因不明,往往与各种合并症并存。由于TBM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因此经常被误诊。支气管镜检查术是目前诊断TBM的金标准。大部分TBM为自限性,少部分仍需支架植入或者手术治疗,但是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就TBM近年来的病因及其诊治研究进展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