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问题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b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是初中阶段重要科目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初中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与初中阶段英语学习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当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对症下药,详细分析问题解决方法,通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调整,不断满足中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英语;问题;对策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灌输影响,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这种灌输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習热情,同时还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无法满足学生与教师的英语需求,导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很大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初中英语教师应彻底转变其英语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教学思路,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课堂,让学生成为英语教学课堂主体,从而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一、 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一) 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通常重视语法与翻译教学,英语文化教学在我国起步与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初中英语课堂中对于英语语法、单词等教学方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对英语文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通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课程时基本不会再涉及国外文化背景的教学与介绍,教学目标设定比较局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会去适当的引导学生自行了解外国文化,更别提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观摩外国文化踪迹等。
  (二) 重视能力教学,忽视文化教学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试观念严重,导致英语教学变成哑巴式英语教学或中国式英语教学,把英语单词与英语句子明显中国化。这一现象与教师英语综合素质有关。我国一些初中英语教师不具备深厚的文化积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花费大量教学实践与教学经历钻研实效性课堂。在看似短暂的课堂中,没有涉及外国文化教学,有些教师把文化教学归类为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根本不会在课堂中提及英语文化。另外,还有些英语教师本身缺乏对外国文化的系统研究,无法深入准确地抓住英语文化信息,导致英语文化教学模棱两可。
  二、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一) 规范教学内容,引入英语课堂文化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缺乏外国语言应用环境,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例如,上下课的时候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采用英语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帮助学生在日常英语听说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另外,英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积极主动的教英语教学课堂与英语国家教学课堂相融合,构建自由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的适应异国文化。英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评论中引入读美国文化习俗,在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对比中让学生学习记忆。例如,中国人若家中有客人,将客人送到家门外是最正常的礼仪,但是,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其礼仪则是不远送。国外若有朋友送礼物则应立即表示感谢并马上打开礼物。
  (二) 通过词汇理解来渗透文化
  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讲解分析的时候,应在原版英语词典基础上将此词汇与国外语言文化相结合。当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汉语翻译与英文词汇之间的异同,分析词汇的文化特征。通过英语文化意识教学,让学生熟练应用英语词汇,让学生可以自行根据英语环境与语言需求选择最适当的语言表达词汇与方式,让英语学习变得得心应手。
  (三) 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文化意识
  学生总是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文化积累,因为课堂上的文化意识培养总会有局限。因此,英语教师应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理解英语社会文化,比较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异同之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指导学生用正确合理的学习方式与途径学习了解英语文化,例如举办语言文化探索实践活动。
  (四) 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效的学习渠道
  新课改指出初中英语应重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将短暂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与有限的教学空间最大化,发挥两者最大的作用。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因此,英语课堂应多彩多样、丰富有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让师生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知识。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与理念是优化改革传统教学课程,丰富单一枯燥的教学资源与内容,落实新兴的英语教学理念。所以,初中英语授课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渠道接触到更加广阔的英语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例如,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听音乐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推荐易学、经典的电影组织学习一同观看,也可以让学生课下自行观看学习,这些途径都可以帮助学习发挥其英语想象能力。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还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教学软件、设备等不断拓宽教学途径和学习途径,教师可以设计网络公共教学平台或App,通过网络同步的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观看英文视频,让学生无时无刻都可以学习英语文化。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英语文化教学环境,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初中生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遗产,还要具备必要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技能。我国外语教学虽然进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改革,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英语教学忽视了文化在语言交际和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缺乏跨文化教学模式;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缺乏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方案与措施;英语教师和学生自身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些原因都严重阻碍了初中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因此,初中授课教师必须重视此问题,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提高初中生英语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晁伟红.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34.
  作者简介:曹丽,陕西省商洛市,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独立的学习者,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对元认知理论与二语习得相关性研究表明,元认知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大有裨益,掌握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从元认知理论入手,进一步探析了基于元认知策略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英语  21世纪是信息和科技快速更新发展的时代,学校教育不可能满足学习者
摘 要:在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视域下,笔者对浙江万里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将选题主要分为四方面:中国文化研究、西方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对中西方文化批判性认识的研究(此处文化包括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研究结果表明:西方文化研究长期占主导地位,中国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对中西方文化批判性认识的研究应引起更多关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四方面的选题情况反映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力,因此,
摘 要: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下,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本文以北师大版Module 7 Unit 19 Lesson 3 Body Language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文本深度解读,优化教学设计,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文本解读;核心素养;高中英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发布,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明确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学科
摘 要:网络微时代,个人媒体的出现使得自媒体微视频得以普及与发展,文章通过介绍自媒体微视频作为真实语料对于法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在良莠不齐的微视频现状下,如何根据教学需求筛选出符合学习者语言水平,知识背景及认知能力的微视频材料,加以开发利用,切实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自媒体微视频;真实语料;法语教学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