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同期修复的手术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改良的Mohler法修复唇裂,同期行鼻畸形的整复,术后6d开始佩带鼻部保持器至少半年,分别在术后3、12个月复诊.结果 1998年9月至2008年8月,共治疗103例,手术年龄为2.5~12个月.术后3个月随诊时,97例获得了良好的鼻唇形态,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与非裂隙侧人中嵴对称,双唇峰等高,双侧鼻孔对称,鼻小柱居中,鼻尖挺立,鼻翼塌陷不明显;6例鼻部形态满意,但存在裂隙侧唇峰上移,唇高不足.术后12个月随诊的89例鼻畸形并无明显加重,鼻软骨发育也未受到很大影响,存在唇高不足的3例上唇缩短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Mohler法同期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Binder综合征又称上颌窦一鼻异常发育,是一种无反咬合的上颌后缩畸形,病因不明[1].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我们收治8例,均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构建鼻支架,充填鼻基底和梨状孔周围矫正面中部凹陷,应用V-Y成形术延长鼻小柱等方法整复,效果良好。
期刊
先天性颌间闭锁征偶有报道[1,2],现将笔者20多年间所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  例1,患儿男性,出生2 d.出生时发现无法张口,伴左耳及左面部畸形.二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正常,无外伤及精神创伤和服药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
期刊
保乳手术的目的是取得与根治手术相同的生存率和尽可能地保留乳房形态,以减少心理创伤、提高生活质量[1],但患者意愿、肿瘤特点及与治疗方法等诸多相关因素可影响保乳术后乳房的形态[2-5].2003年以来,我们对6例保乳术后存在严重乳房畸形者,进行了修复。
期刊
目的 通过建立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前后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手术前后咬合工况和下颌骨受外力撞击工况下颌骨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1例咬合关系正常的女性下颌角肥大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行三维CT检查,采集DICOM数据,利用改进的Mimics软件读取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转化为IGES格式后输入ANSYS10.0软件,牛成有限元模型的面、体和三维网格,设置边界约束条件和前处理条件后进行咬
鼻背中部塌陷可因短鼻骨、外伤及鼻整形时鼻中隔软骨去除过多或鼻外侧软骨萎缩所致.我们在Gunter[1]方法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并于1996年10月至2004年lO月治疗此类患者共14例,效果满意。
期刊
以往的文献曾就红唇的缺失采用下唇交叉瓣向上唇转移修复红唇[1],但针对上唇发育不良的三维分别治疗尚鲜见报道,我们根据以往临床实践总结了相关治疗方法。
期刊
患者女,21岁.7年前即发现腰部有一约2cm大小的肿物,但无疼痛及瘙痒等症状,未做特殊治疗.逐渐发展呈片状,经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效果.其后渐蔓延分布于整个背部及臀部,于2006年7月经活检后考虑为纤维瘤,行腰部纤维瘤切除及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创面无复发.现患者自感未切除的瘤体有进一步扩展,并有向头颈部延伸趋势(图1),遂入院.检查:全身发育正常,背部可见明显的肿物呈菜花状突起,瘤体全部分布在背侧面
期刊
2003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微型钛板作支架矫正单侧唇裂整复术后继发鼻底凹陷畸形9例,获满意效果。
期刊
传统的修复眉内侧部分缺损的方法包括头皮条游离植皮术、颞浅动脉岛状皮瓣…及毛发单株移植眉再造术等,头皮条游离移植法往往毛发成活率较低。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