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 作 导 航 标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焦点、校园热点、自然环保, 关注了人的修养、情感、发展,对人生观、价值观作了一番认真仔细地审视和拷问后,愉快地走进生活,去抒写真性情、真体验。这无疑是让人心灵净化,灵魂升华的好事、乐事。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不但能够娴熟地进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在面对半命题作文时,也能够信心十足,信马由缰。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命题形式。它是限制与开放、束缚和自由的统一体。命题者有意将一个完整的作文命题省略掉一些成分,变为一个不完整的文题,然后给出很多选项,让考生根据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后,才能进行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基本格式有:1.命前半题,如:爱使我________;2.命后半题,如:_______我对你说;3.命首和尾,如:在充满_______的日子;4.命中间,如:________,别再给我________。
像2004年安徽省的中考作文“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河南的“我与__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以及云南的“_____的滋味”等,都是半命题作文。
写好半命题作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清题意。要在弄清楚题目所提供的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必须补充的内容。如果题目要求只能选填所提供的词语,那么你可从中选择;如果在提供的词语后有省略号或“等等”等字样,则暗示你可以不用所提供的词语,这时,你完全可以在省略号或“等等”上去淘金选矿,选用别的词语打造文题。题目必须简明、准确、生动、新颖,要能够亮丽读者的眼球,美丽自己的表达。
审题时,要仔细琢磨,弄清文题的含义;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注意立意的信息;注意选材的指向;注意文体。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作文的重点和关键,写出成功之作。
二、确定主旨。无论写哪一种文体,都应在这上面狠下功夫,努力做到健康、新颖、深刻。健康,就是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感情要正确,能给读者以教育、鼓舞或启迪;新颖,即立意要不落窠臼,能让人耳目一新;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深广的意蕴,揭示处深刻的哲理,使文章具有厚重感,具有穿透力。读后,能让人心声同你共鸣,心旌同你共扬,热血同你共沸,冷汗同你共流……
三、精选材料。所选的材料一定要能表现文章的主题,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材料要典型、真实、准确。要慧眼独具,匠心独运,蹊径独辟。要努力去发现和选择生活中那些鲜活生动的材料,别人已选我不选,别人不选我偏选。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新颖别致,与众不同。
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选取那些最熟悉的、最动人的、感悟最深的、最能展示自己文采的词来补充题目。补充题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的全局工程,千万不能马虎草率。
下面,我们通过名家与同学同写《倾听_______》来具体展示怎样写好半命题作文。
佳 作 展 示 台
雨声
赵丽宏
雨声,彻夜在我耳边响着……
它们是从天上伸下来的无数手指,抚弄着黑暗的大地。在淅淅沥沥、嘁嘁嚓嚓的声响中,我默默地倾听它们和大地的接触。
它们轻拍打着我的茅屋的屋顶。这声音是轻柔的。茅草吮吸着雨水,还没等雨珠在屋顶上拍打出清脆的声音,柔软的草已经把它们吸干,只是在夜色中留下细致的咝咝声,犹如地声的叹息……
它们落在我窗外的树叶上,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像是很多人在远处鼓掌,掌声一阵接一阵,这不是热情的掌声,而是温和的、有节制的,似乎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不停地继续着。在这寂寞的寒夜,有什么值得如此鼓掌呢?
它们落在河里,发出清脆的沙沙声。这是水和水的接吻,晶莹而清澈。天和地的激情在这千丝万缕的交接中弥漫扩展……
它们也敲打着我们的门窗。这没有规律的声音仿佛是在不停地对我絮语:哎,你龟缩在屋顶下干什么?到雨里来吧,我们会洗净你身心的疲惫。你出来吧!
突然,它们走进了我的屋子。起先是在地上,“嘀嗒”一声,清晰嘹亮,像交响乐中的小号。是我的屋顶漏雨了,雨水浸湿了屋顶的茅草,渗进了屋子。很快,这清脆的“嘀嗒”声扩展到我床边的桌子上,变成浊重的“笃笃”声,又扩展到我的蚊帐顶上,变成沉闷的“噗噗”声……接下来,就该扩展到我的被褥和身体脸面了。我不想阻止他们的造访,也无法阻止它们的进入。由它们去把,让这屋子里的声音,和屋外天地间的千万种声音融为一体,让我也变成雨的一部分,湿润自己的同时,也湿润了世界……
开篇扣题,一个“彻夜”,一个“响着”,突出下雨时间之长,雨之大,声之亮;“响着”后缀以“……”,情韵悠长。
用一妙喻兼比拟,用两个拟声词,状写雨之情态,有声有色。
写雨落茅屋屋顶,雨声轻柔,“咝咝”作响,“犹如地声的叹息”。一个“吮吸”,一个“没等”,一个“吸干”,极富层次感。真是体察入微,感受细腻,描写细致。
写雨落树叶上,其声如“人在远处鼓掌”,用“不是……而是……似乎是”构成的并列、选择复句,状写雨声的温和、理智,情趣盎然。段末一反问句,掀波助澜,巧妙过渡。
写雨落在河里,其声与雨落茅屋屋顶的轻柔和雨落树叶上的热情迥然不同,它变得“清脆”,它在天地间弥漫着激情。
进一步写雨落在门窗上,其声如“絮语”,给人以鼓励,给人以激情。
最后,写雨“走进了我的屋子”,本是一种烦恼,却有无限的宽容。雨声如“交响乐中的小号”,“清晰嘹亮”。渗进屋子,扩展到桌子上、帐顶上、被褥和身体脸面上。一个“不想”,一个“无法”,一个“由”,其坦然的心态,其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胸怀令人佩服。结尾句由雨推及自己,推及世界,升华了文章中心。
【整体评析】这是一篇写倾听雨声的美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那份好心情。虽然身居茅屋,连夜遭雨,但作者却显得是那样的乐观豁达,坦然恬适;没有烦躁,没有愤怒,没有嗔怪。反而从雨声中听出了情趣,听出了关爱,听出了坦然。真是雨水无情人有情!这正应了诗圣杜甫的那两句名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的,人生那里全是春风和煦,艳阳高悬?难免会茅屋遭雨,恼人心怀。这就要看我们怎样去看待,怎样去面对了。只要我们拥有作者那样的胸怀,坦然处之,随遇而安,安贫乐道,那么,还有什么人间风雨不能承受,什么泥泞坎坷不能度过?文章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雨水推及自己,由自己推及世界,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描绘,形声色渲染,把一场恼人的茅屋遭受连夜的雨水袭击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情韵悠长。
倾听自然
龙加棣
清晨,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倾听大自然的心跳。
来到那被绿毯般的青草覆盖的小山坡上,用手摸青草的头,俯身闻鲜花的香,看近旁的湖水泛着微波,漫步其中,身心俱爽。
那混合着青草与甘露味儿的气息沁入了我的心房,自己仿佛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心里不禁赞叹道:大自然,你是多么令人神往……
我陶醉于这青山绿水之中,忽然,远处飘来一团浓烟,微风送来阵阵异味。我愉快的神经突然绷紧。这时,仿佛传来了一阵阵抽泣声。谁?我好生纳闷,便竖起耳朵倾听:“呜——呼,呜呼……”,这声音越来越近,哦!原来是风。我好奇地问道:“风呀风,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你为什么会哭呢?”风轻轻抹去脸上黑色的污迹回答道:“今天,我到了一个工厂的上空,正与蓝天和白云攀谈着,忽然,工厂巨大的烟囱吐出了巨蟒般的浓烟,向我们追袭而来。顿时,我们身上全被熏黑了,一阵窒息,我不得不一路踉跄,奔逃到这里。唉!你们人类完全只顾自己,为什么不顾大自然呢?这样下去,没有了清新的风,没有了蓝天和白云,你们会好受吗?”听了风的一席话,刚才的美好感受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丝惋惜从心底油然而生。
这时,头顶上又传来了“叽叽喳喳”的叫声,几只小鸟仓惶地飞来,有一只落在了草地上,其余几只也相继飞落下来。我赶上前去问道:“小鸟,小鸟,你们干吗飞得那么急呀?”小鸟急喘着回答:“唉,今天,一群人带着伐木工具,来到我们居住的那片树林,一大早就‘轰——轰,轰——轰’地开始砍伐。我们从睡梦中惊醒,看到一片树木已经躺下了,我们的家园被毁了!我们已无家可归,只得四处流浪。也许要不了多久,你们就再也见不到我们了。”小鸟的话使我感到万分痛心。
在痛苦与震惊中,我环望天地,仔细倾听自大然的声音。听——鱼儿说水被污染了,植物说土壤板结了、流失了,草原说草场荒芜了,天空说臭氧层被破坏了……大自然一声声沉重地叹息,一声声如泣地倾诉,已经变成了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的控诉。我的惋惜与痛心变成了巨大的恐惧,它们深深地攥紧了我的心。低头看看脚下的这块绿洲,仿佛它也正一点点地离我远去……
不!不能这样。我要大声地呼喊:“人类,来吧,都来倾听大自然的心跳,来感受大自然的伤痛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让我们行动起来!尽快还小鸟一个温暖的巢,还鱼儿一塘清澈的水,还清风一片白云和蓝天,还大自然以清新的面貌。
那时,让我们再来倾听,倾听鸟语,倾听花香,倾听蝉唱,倾听蛙鸣,倾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音,倾听人类创建的美好生活的动人交响曲……
开篇点题,交代倾听的时间、地点。
倾听花草,倾听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形色味渲染,灵动鲜活。为下文设伏,形成鲜明的对比。
用拟人,倾听风儿的哭泣,状写天空和大气遭受污染的情景,令人深思。
再用拟人,倾听鸟儿的哀鸣,叙写森林遭毁的惨状。
精彩,用大自然的各种控诉之声组成一首控诉人类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的大合唱,将文章推向高潮、振聋发聩。
用呼告,强化文章主旨,情真意切。
漂亮,用呼告,用排比,画龙点睛,催人奋进。
【整体评析】小作者叙写了自己一次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心声的同时,对现代文明污染天空,污染大地,破坏森林,破坏草原表现出了无限忧虑的深情。作者构思巧妙,描写生动,情真意切。其对环保深切关注的真情,让人警醒,令人感动。其娴熟运用比喻、对比、拟人、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叙事写景,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表情达意,是文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题例演练场
1.湖光山色使诗人心灵触动,鸟语花香使墨客心灵触动,奇异“神舟”使国人心灵触动,拳拳亲情使儿女心灵触动,殷殷师恩使学子心灵触动……朋友,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也一定会有许许多人和事、物与景、情或理曾让你触动,请以“______触______动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要有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颇具人文关怀的作文题目。它对于培养我们学会生活,学会观察、认知、感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铸炼美丽的灵魂和坚强的性格,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和品质是大有裨益的。
有位哲人说,心灵的触动是一个健康的人每天都有的,我们正是在一次次的触动中成长、成熟、成功、成才的。这是多么富有见地的见解啊!文题的引言部分用一段激情燃烧的话语直逼我们的心灵和生活空间,引领他们把视野投向宇宙,投向自然,投向时事,投向家庭和学校,投向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材的范围可谓广泛而丰富。只要我们平时热爱生活,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精于感悟的习惯,就不愁找不到感人的作文素材。
文题以“触动”为侧重点,以感情为爆发点。面对五彩缤纷的自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丰富多彩的情感,面对善恶美丑充斥的世界,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重点和关键,由生活到情感,由外在到内核,深入骨髓,深入灵魂,就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佳作。
2.春风秋雨,悲欢苦乐,种种经历和体验积淀成我们的生命。我们回味着,经历着,又期待着。不论是大自然景观的奥秘,艺术实践的成功,还是痴迷足球的激情,抑或是对科学未来的向往,或是对社会人生的体验与反思……都是我们生命交响曲中一串串动人的音符。
请以“体验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感情,或表述说明,或阐明观点。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成长的半命题作文题目。引言用一段极具磁力的话生动地阐释了体验的作用、内涵和意义,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遐想。循着它,我们能活跃思维,放飞想象,展开联想,迅速打开思路,找准作文的方向,选材的范围,立意的重点,甚至表现的手法。只要我们认真搜寻自己的记忆,梳理自己的思绪,就一定有话可说。再根据文题中“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感情,或表述说明,或阐明观点”的要求,我们就能够迅速确定写作的文体,找到最佳的承载自己思想的方式,或写记叙文,或写散文,或写说明文,或写议论文。
文题的引言正反比照,妙用修辞,炼字炼句,文采飞扬,激情洋溢,无疑给同学们的写作做了很好的示范。它暗示我们要注意推敲自己的语言,讲究巧妙的结构,选用写作的技巧,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这样你才会在这次作文中脱颖而出。
【范文示例】
体验夜阑人静
钟 韵
城市太多嘈杂,太多勾心斗角,因此人们越来越需要一块静土来让自己休息灵魂。唯有夜阑人静,一切都安静下来,搬张藤椅,仰面朝天躺着,望着无边无垠的天空,体验夜阑人静时那份属于自己的安宁,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慰藉……
此时,一切世俗纷扰都不复存在,放下困扰自己身心的琐事,细细品味那份妙不可言的安详。不但诗意盎然,而且让人心旷神怡。若是有份闲情逸致,还可点燃蜡烛,就着烛光与古代诗人们近距离谈心。读读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看看关汉卿“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花落月缺”的无限愁思;品品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你会发觉,其实人生要走的路还很长,一时的挫折算不得什么,我们无须为它彷徨,为它茫然。
在烛光下,你还可学学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翻出沉淀在心底的往事,细细咀嚼,慢慢品尝,得出经验,找出教训,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睿智。
你更可以吹熄蜡烛,看看那些璀璨的明星们,想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故事,抑或别的。这时,你甚至可以放松心情,回到孩提时代,让自己仿佛又依偎在母亲身旁,听她诉说迷人的寓言和童话,那才是无限惬意的事啊。
在星光和烛光下,你可以做无数美好而远离世俗的想象,那份安详只属于那些肯体验夜阑人静的人们的。
体验夜阑人静吧!它不会带给你孤独,相反地,它会带给你安详与宁静,它会抚慰你受伤的心灵,它会坚定起你对未来的信心,让你不再对未来感到茫然;它会让你变得更加坚韧,更加睿智而聪明!
【简评】读罢此文,掩卷沉思,最佩服的是作者选取材料时的那份机智与机巧。她以“夜阑人静”为背景,为我们弹奏了一曲心灵体验的迷人小夜曲。体验夜阑人静,放松心情,慰藉心灵,品味安详,品读诗人,感悟人生,反省言行,回味童年,摒弃世俗,这都是有益心智,有益健康的事啊!难怪作者写得如此投入,如此动情。
文章语言清新亮丽,如行云流水,如清泉过涧,如好鸟啾林,让人赏心悦目。
素 材 加 油 站
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所以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高尔基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
——克罗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焦点、校园热点、自然环保, 关注了人的修养、情感、发展,对人生观、价值观作了一番认真仔细地审视和拷问后,愉快地走进生活,去抒写真性情、真体验。这无疑是让人心灵净化,灵魂升华的好事、乐事。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不但能够娴熟地进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在面对半命题作文时,也能够信心十足,信马由缰。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命题形式。它是限制与开放、束缚和自由的统一体。命题者有意将一个完整的作文命题省略掉一些成分,变为一个不完整的文题,然后给出很多选项,让考生根据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后,才能进行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基本格式有:1.命前半题,如:爱使我________;2.命后半题,如:_______我对你说;3.命首和尾,如:在充满_______的日子;4.命中间,如:________,别再给我________。
像2004年安徽省的中考作文“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河南的“我与__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以及云南的“_____的滋味”等,都是半命题作文。
写好半命题作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清题意。要在弄清楚题目所提供的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必须补充的内容。如果题目要求只能选填所提供的词语,那么你可从中选择;如果在提供的词语后有省略号或“等等”等字样,则暗示你可以不用所提供的词语,这时,你完全可以在省略号或“等等”上去淘金选矿,选用别的词语打造文题。题目必须简明、准确、生动、新颖,要能够亮丽读者的眼球,美丽自己的表达。
审题时,要仔细琢磨,弄清文题的含义;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注意立意的信息;注意选材的指向;注意文体。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作文的重点和关键,写出成功之作。
二、确定主旨。无论写哪一种文体,都应在这上面狠下功夫,努力做到健康、新颖、深刻。健康,就是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感情要正确,能给读者以教育、鼓舞或启迪;新颖,即立意要不落窠臼,能让人耳目一新;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深广的意蕴,揭示处深刻的哲理,使文章具有厚重感,具有穿透力。读后,能让人心声同你共鸣,心旌同你共扬,热血同你共沸,冷汗同你共流……
三、精选材料。所选的材料一定要能表现文章的主题,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材料要典型、真实、准确。要慧眼独具,匠心独运,蹊径独辟。要努力去发现和选择生活中那些鲜活生动的材料,别人已选我不选,别人不选我偏选。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新颖别致,与众不同。
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选取那些最熟悉的、最动人的、感悟最深的、最能展示自己文采的词来补充题目。补充题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的全局工程,千万不能马虎草率。
下面,我们通过名家与同学同写《倾听_______》来具体展示怎样写好半命题作文。
佳 作 展 示 台
雨声
赵丽宏
雨声,彻夜在我耳边响着……
它们是从天上伸下来的无数手指,抚弄着黑暗的大地。在淅淅沥沥、嘁嘁嚓嚓的声响中,我默默地倾听它们和大地的接触。
它们轻拍打着我的茅屋的屋顶。这声音是轻柔的。茅草吮吸着雨水,还没等雨珠在屋顶上拍打出清脆的声音,柔软的草已经把它们吸干,只是在夜色中留下细致的咝咝声,犹如地声的叹息……
它们落在我窗外的树叶上,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像是很多人在远处鼓掌,掌声一阵接一阵,这不是热情的掌声,而是温和的、有节制的,似乎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不停地继续着。在这寂寞的寒夜,有什么值得如此鼓掌呢?
它们落在河里,发出清脆的沙沙声。这是水和水的接吻,晶莹而清澈。天和地的激情在这千丝万缕的交接中弥漫扩展……
它们也敲打着我们的门窗。这没有规律的声音仿佛是在不停地对我絮语:哎,你龟缩在屋顶下干什么?到雨里来吧,我们会洗净你身心的疲惫。你出来吧!
突然,它们走进了我的屋子。起先是在地上,“嘀嗒”一声,清晰嘹亮,像交响乐中的小号。是我的屋顶漏雨了,雨水浸湿了屋顶的茅草,渗进了屋子。很快,这清脆的“嘀嗒”声扩展到我床边的桌子上,变成浊重的“笃笃”声,又扩展到我的蚊帐顶上,变成沉闷的“噗噗”声……接下来,就该扩展到我的被褥和身体脸面了。我不想阻止他们的造访,也无法阻止它们的进入。由它们去把,让这屋子里的声音,和屋外天地间的千万种声音融为一体,让我也变成雨的一部分,湿润自己的同时,也湿润了世界……
开篇扣题,一个“彻夜”,一个“响着”,突出下雨时间之长,雨之大,声之亮;“响着”后缀以“……”,情韵悠长。
用一妙喻兼比拟,用两个拟声词,状写雨之情态,有声有色。
写雨落茅屋屋顶,雨声轻柔,“咝咝”作响,“犹如地声的叹息”。一个“吮吸”,一个“没等”,一个“吸干”,极富层次感。真是体察入微,感受细腻,描写细致。
写雨落树叶上,其声如“人在远处鼓掌”,用“不是……而是……似乎是”构成的并列、选择复句,状写雨声的温和、理智,情趣盎然。段末一反问句,掀波助澜,巧妙过渡。
写雨落在河里,其声与雨落茅屋屋顶的轻柔和雨落树叶上的热情迥然不同,它变得“清脆”,它在天地间弥漫着激情。
进一步写雨落在门窗上,其声如“絮语”,给人以鼓励,给人以激情。
最后,写雨“走进了我的屋子”,本是一种烦恼,却有无限的宽容。雨声如“交响乐中的小号”,“清晰嘹亮”。渗进屋子,扩展到桌子上、帐顶上、被褥和身体脸面上。一个“不想”,一个“无法”,一个“由”,其坦然的心态,其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胸怀令人佩服。结尾句由雨推及自己,推及世界,升华了文章中心。
【整体评析】这是一篇写倾听雨声的美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那份好心情。虽然身居茅屋,连夜遭雨,但作者却显得是那样的乐观豁达,坦然恬适;没有烦躁,没有愤怒,没有嗔怪。反而从雨声中听出了情趣,听出了关爱,听出了坦然。真是雨水无情人有情!这正应了诗圣杜甫的那两句名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的,人生那里全是春风和煦,艳阳高悬?难免会茅屋遭雨,恼人心怀。这就要看我们怎样去看待,怎样去面对了。只要我们拥有作者那样的胸怀,坦然处之,随遇而安,安贫乐道,那么,还有什么人间风雨不能承受,什么泥泞坎坷不能度过?文章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雨水推及自己,由自己推及世界,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描绘,形声色渲染,把一场恼人的茅屋遭受连夜的雨水袭击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情韵悠长。
倾听自然
龙加棣
清晨,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倾听大自然的心跳。
来到那被绿毯般的青草覆盖的小山坡上,用手摸青草的头,俯身闻鲜花的香,看近旁的湖水泛着微波,漫步其中,身心俱爽。
那混合着青草与甘露味儿的气息沁入了我的心房,自己仿佛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心里不禁赞叹道:大自然,你是多么令人神往……
我陶醉于这青山绿水之中,忽然,远处飘来一团浓烟,微风送来阵阵异味。我愉快的神经突然绷紧。这时,仿佛传来了一阵阵抽泣声。谁?我好生纳闷,便竖起耳朵倾听:“呜——呼,呜呼……”,这声音越来越近,哦!原来是风。我好奇地问道:“风呀风,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你为什么会哭呢?”风轻轻抹去脸上黑色的污迹回答道:“今天,我到了一个工厂的上空,正与蓝天和白云攀谈着,忽然,工厂巨大的烟囱吐出了巨蟒般的浓烟,向我们追袭而来。顿时,我们身上全被熏黑了,一阵窒息,我不得不一路踉跄,奔逃到这里。唉!你们人类完全只顾自己,为什么不顾大自然呢?这样下去,没有了清新的风,没有了蓝天和白云,你们会好受吗?”听了风的一席话,刚才的美好感受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丝惋惜从心底油然而生。
这时,头顶上又传来了“叽叽喳喳”的叫声,几只小鸟仓惶地飞来,有一只落在了草地上,其余几只也相继飞落下来。我赶上前去问道:“小鸟,小鸟,你们干吗飞得那么急呀?”小鸟急喘着回答:“唉,今天,一群人带着伐木工具,来到我们居住的那片树林,一大早就‘轰——轰,轰——轰’地开始砍伐。我们从睡梦中惊醒,看到一片树木已经躺下了,我们的家园被毁了!我们已无家可归,只得四处流浪。也许要不了多久,你们就再也见不到我们了。”小鸟的话使我感到万分痛心。
在痛苦与震惊中,我环望天地,仔细倾听自大然的声音。听——鱼儿说水被污染了,植物说土壤板结了、流失了,草原说草场荒芜了,天空说臭氧层被破坏了……大自然一声声沉重地叹息,一声声如泣地倾诉,已经变成了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的控诉。我的惋惜与痛心变成了巨大的恐惧,它们深深地攥紧了我的心。低头看看脚下的这块绿洲,仿佛它也正一点点地离我远去……
不!不能这样。我要大声地呼喊:“人类,来吧,都来倾听大自然的心跳,来感受大自然的伤痛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让我们行动起来!尽快还小鸟一个温暖的巢,还鱼儿一塘清澈的水,还清风一片白云和蓝天,还大自然以清新的面貌。
那时,让我们再来倾听,倾听鸟语,倾听花香,倾听蝉唱,倾听蛙鸣,倾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音,倾听人类创建的美好生活的动人交响曲……
开篇点题,交代倾听的时间、地点。
倾听花草,倾听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形色味渲染,灵动鲜活。为下文设伏,形成鲜明的对比。
用拟人,倾听风儿的哭泣,状写天空和大气遭受污染的情景,令人深思。
再用拟人,倾听鸟儿的哀鸣,叙写森林遭毁的惨状。
精彩,用大自然的各种控诉之声组成一首控诉人类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的大合唱,将文章推向高潮、振聋发聩。
用呼告,强化文章主旨,情真意切。
漂亮,用呼告,用排比,画龙点睛,催人奋进。
【整体评析】小作者叙写了自己一次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心声的同时,对现代文明污染天空,污染大地,破坏森林,破坏草原表现出了无限忧虑的深情。作者构思巧妙,描写生动,情真意切。其对环保深切关注的真情,让人警醒,令人感动。其娴熟运用比喻、对比、拟人、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叙事写景,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表情达意,是文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题例演练场
1.湖光山色使诗人心灵触动,鸟语花香使墨客心灵触动,奇异“神舟”使国人心灵触动,拳拳亲情使儿女心灵触动,殷殷师恩使学子心灵触动……朋友,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也一定会有许许多人和事、物与景、情或理曾让你触动,请以“______触______动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要有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颇具人文关怀的作文题目。它对于培养我们学会生活,学会观察、认知、感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铸炼美丽的灵魂和坚强的性格,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和品质是大有裨益的。
有位哲人说,心灵的触动是一个健康的人每天都有的,我们正是在一次次的触动中成长、成熟、成功、成才的。这是多么富有见地的见解啊!文题的引言部分用一段激情燃烧的话语直逼我们的心灵和生活空间,引领他们把视野投向宇宙,投向自然,投向时事,投向家庭和学校,投向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材的范围可谓广泛而丰富。只要我们平时热爱生活,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精于感悟的习惯,就不愁找不到感人的作文素材。
文题以“触动”为侧重点,以感情为爆发点。面对五彩缤纷的自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丰富多彩的情感,面对善恶美丑充斥的世界,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重点和关键,由生活到情感,由外在到内核,深入骨髓,深入灵魂,就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佳作。
2.春风秋雨,悲欢苦乐,种种经历和体验积淀成我们的生命。我们回味着,经历着,又期待着。不论是大自然景观的奥秘,艺术实践的成功,还是痴迷足球的激情,抑或是对科学未来的向往,或是对社会人生的体验与反思……都是我们生命交响曲中一串串动人的音符。
请以“体验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感情,或表述说明,或阐明观点。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成长的半命题作文题目。引言用一段极具磁力的话生动地阐释了体验的作用、内涵和意义,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遐想。循着它,我们能活跃思维,放飞想象,展开联想,迅速打开思路,找准作文的方向,选材的范围,立意的重点,甚至表现的手法。只要我们认真搜寻自己的记忆,梳理自己的思绪,就一定有话可说。再根据文题中“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感情,或表述说明,或阐明观点”的要求,我们就能够迅速确定写作的文体,找到最佳的承载自己思想的方式,或写记叙文,或写散文,或写说明文,或写议论文。
文题的引言正反比照,妙用修辞,炼字炼句,文采飞扬,激情洋溢,无疑给同学们的写作做了很好的示范。它暗示我们要注意推敲自己的语言,讲究巧妙的结构,选用写作的技巧,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这样你才会在这次作文中脱颖而出。
【范文示例】
体验夜阑人静
钟 韵
城市太多嘈杂,太多勾心斗角,因此人们越来越需要一块静土来让自己休息灵魂。唯有夜阑人静,一切都安静下来,搬张藤椅,仰面朝天躺着,望着无边无垠的天空,体验夜阑人静时那份属于自己的安宁,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慰藉……
此时,一切世俗纷扰都不复存在,放下困扰自己身心的琐事,细细品味那份妙不可言的安详。不但诗意盎然,而且让人心旷神怡。若是有份闲情逸致,还可点燃蜡烛,就着烛光与古代诗人们近距离谈心。读读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看看关汉卿“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花落月缺”的无限愁思;品品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你会发觉,其实人生要走的路还很长,一时的挫折算不得什么,我们无须为它彷徨,为它茫然。
在烛光下,你还可学学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翻出沉淀在心底的往事,细细咀嚼,慢慢品尝,得出经验,找出教训,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睿智。
你更可以吹熄蜡烛,看看那些璀璨的明星们,想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故事,抑或别的。这时,你甚至可以放松心情,回到孩提时代,让自己仿佛又依偎在母亲身旁,听她诉说迷人的寓言和童话,那才是无限惬意的事啊。
在星光和烛光下,你可以做无数美好而远离世俗的想象,那份安详只属于那些肯体验夜阑人静的人们的。
体验夜阑人静吧!它不会带给你孤独,相反地,它会带给你安详与宁静,它会抚慰你受伤的心灵,它会坚定起你对未来的信心,让你不再对未来感到茫然;它会让你变得更加坚韧,更加睿智而聪明!
【简评】读罢此文,掩卷沉思,最佩服的是作者选取材料时的那份机智与机巧。她以“夜阑人静”为背景,为我们弹奏了一曲心灵体验的迷人小夜曲。体验夜阑人静,放松心情,慰藉心灵,品味安详,品读诗人,感悟人生,反省言行,回味童年,摒弃世俗,这都是有益心智,有益健康的事啊!难怪作者写得如此投入,如此动情。
文章语言清新亮丽,如行云流水,如清泉过涧,如好鸟啾林,让人赏心悦目。
素 材 加 油 站
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所以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高尔基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
——克罗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