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L型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wangke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将副流感病毒3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 PIV—3)单克隆抗体(McAb)用于免疫荧光技术(IFA),快速检测155例检品。同时设立兔抗PIV—3血清(PcAb)和PIV—1、2、3型混合多价McAbs为对照。其中33例进行双份血清血凝抗体检测对比。用PIV—3 McAb检测与PcAb检测阳性率基本一致(20.6%和21.9%),较PIV1—3型多价McAbs
期刊
枸杞多糖(LBP)5~10mg/kg体重腹腔注射12月龄小鼠,小鼠脾淋巴细胞得率比注射生理盐水组高4倍左右。将2×106两种不同处理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125~1000U/ml IL—2体外诱导4天。用125IUdR释放分析测LAK活性,发现注射LBP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LAK活性比注射生理盐水组提高120%~200%,在体外至少可降低75%的IL—2用量。5×104U IL—2体内注射可直接诱导出一
在抗人甲胎蛋白(AFP)单抗制备中,在杂交瘤初步筛选时同时进行间接和夹心ELISA法测定,得出3种特点不同的反应,选出可能分泌抗不同表位单抗各两个阳性孔进行克隆,获得5个分泌抗人AFP单抗的大鼠杂交瘤细胞株,能识别AFP分子上4种不同表位。两法联用能节约时间与人力,避免漏失地直接筛选出分泌抗不同抗原表位单抗杂交瘤。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