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与总体思路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时期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工业强国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需要我们冷静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积极应对。
  
  “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一)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目前全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4.6%,比2000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9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至少要提高10个百分点,否则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
  (二)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工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但工业大而不强、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仍十分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国宽带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5年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5个百分点,宽带平均速率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也是今后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四)我国全面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时期
  虽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传统的比较优势趋于减弱,我国既要面对发达国家在高端产品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固有优势领域的竞争,又要面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的严峻挑战。
  (五)全面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五化并举”是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判断。“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必须立足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统筹推进“五化”进程,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考虑
  
  (一)坚持把“转方式”作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
  从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着力促进“四大转型”:一是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二是向绿色经济转型,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快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绿色增长模式;三是向智能经济转型,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和推广先进制造模式;四是向服务化转型,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二产”、“三产”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二)坚持把“调结构”作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工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重点和难点,必须着力调整优化“四大结构”:一是调整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创新品种,提高质量,提高附加值;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产业联盟;三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调整优化行业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三)坚持把“促融合”作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潮流,着力促进“两大融合”:一是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紧扣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际,加快构建智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推进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社会运行效率。二是着力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把国防建设深深植根于经济建设体系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军工核心能力,推进军民资源共享,壮大军民结合产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四)坚持把“上水平”作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落脚点
  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措施,着力促进工业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一是着力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在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的同时,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推进减排治污,稳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着力提升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和自主品牌,开放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高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加快推进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跃升。(本文摘自顾强副司长在2010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的讲话)
其他文献
对现任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重工起重)总经理助理孙宝东来说,现在面临是作为信息主管这一角色的“七年之痒”。这七年里,从集团业务整合到企业业务流程建设,凡是涉及到信息化的事情,孙宝东一概亲力亲为,把集团信息化建设做得有声有色。本该非常有成就感、幸福感的孙宝东谈起做CIO的感受,却有很多烦恼,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酸甜苦辣”甜不多    大连重工起重是由全国重工行业运行质量名列前
如果能把电子书乃至读书时的批注放到云端,朋友之间可以随时分享,不用担心书籍与批注的丢失。那时,人们将不再流连于传统书籍之中。  ——本报记者 马文方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这句话多是被议论者在对不太熟悉的事物发表看法时用来增强信心的。笔者虽说见过,却没用过电子书,但断然不敢用上面这句话激励自己对时下炙手可热的电子书说三道四。好在多少还读过两三本书,对传统书籍阅读的不便之处还是有些体会
现在打印机已经非常普及,而购买数码复合机,特别是彩色数码复合机的企业还不多。数据显示,去年彩色复合机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不到3%。    待机功耗影响数码复合机普及    大家现在对数码复合机有一个疑问:设备是不是每天都要关机、开机?还是像打印机一样放在那里,要用的时候就用?的确,数码复合机与打印机是有一些区别的,因为现在的数码复合机,之所以要24小时开机,是因为要接收传真。为什么之前的数码复合机没
本报讯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4月10日正式发布,规划期為2009~2011年。  《规划》指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2001~2007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52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
如果你现在去江门、佛山等地的政府办事大厅办理事务,迎接你的将是热情的笑脸和高效、周到的服务。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老三样儿,伴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一去不复返了。电子政务系统、大厅的摄像监控、一人一事的服务满意度评价都在铸就着服务型政府。  这只是体现政务转型的一个小方面。从基础建设到整合应用,我国的电子政务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英业达公司副总经理暨软件事业部总经理邱全成认为英业达的转型是最彻底最扎实的     翻译软件互联网化是个趋势。金山词霸很早就推出词霸豆豆,而雅虎和网易相继推出各自的桌面翻译软件雅虎乐译和网易有道。谷歌金山词霸的推出更是业内的一枚重磅炸弹。它们无一例外充分将翻译和网络搜索进行了有效结合,提供在线翻译、网络释义等独特功能,一改传统翻譯软件的模式,甚至以免费的方式攻城略地。    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
3G来了,但3G依旧可以有三个标准。今天,运营商并没有因为3G的到来走出“围墙花园”式的业务模式,真正意义上进入全业务竞争的状态。DPI技术的应用很可能成为让运营商主动走出“围墙”的关键。  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又被称为深度包检测技术,是一种针对应用层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DPI技术的关键在于它能高效地识别网络中的各种应用,并为网络运营中的业务识别、业务控制和业
上海万根网络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领先的专业CDN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持有国家颁发的ICP及ISP经营许可证,运用自主研发的系统,面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网络内容快速分发服务。  万根网络公司经过全体员工4年多的不懈努力,已经建成覆盖国内外主要城市的CDN网络,服务于超过1000家以上的网站。目前,公司在全球建立网络节点数达600多个,遍布全球17个国家,已经覆盖国内及国外各大运营商网络。  万
从1996年的单枪匹马,到今天一两百人,联想设计部门经历了高速发展,它的成长轨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企业界对工业设计日益重视的程度,也体现了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    从1996年的一个人,到今天一两百人的团队,联想的设计部门经历了高速的发展,联想也成为国内第一个由设计团队负责人担任公司副总裁的IT企业。在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联想所设计的产品囊括全球所有著名设计奖励,如美国IDEA金奖、
从2010年4月30日开始,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赛门铁克先后宣布了3项收购计划,PGP、GuardianEdge以及威瑞信安全业务部成了赛门铁克的囊中之物。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在过去10年中,赛门铁克收购的公司超过30家,这一数字毫不逊色于存储领域的另一個收购大户EMC。并购让赛门铁克的云征途变得越来越平坦。    SaaS不落人后    作为最早被用户接受的一种云服务模式,SaaS对中国用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