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最新普通中学语文课程修订要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语文教师的思想中,如何实现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每位语文老师都开始对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以职中课文《师说》为例,就如何培养和提高职中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出自身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职中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师说
  什么是素养?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的核心素养能力,指的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伴随着最新课程修订对核心素养的能力的要求,随之而来的便是新课程改革运动,就如何推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能力养成进行教学改革。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最难的要属文言文教学,如何在改革当中完善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教学当中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在学习当中贯穿文字认识的运用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文学创造力的养成,在教学中形成一套合理的方法?本文就《师说》一文进行教学思考,主要对文言文中的生词语法知识、语言文字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进行深入思考,希望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职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探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教学难度比较大的一种文体,在教学上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职中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低下、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足,对我们中华民族文言文这块瑰宝的认识有偏差,文言文成为了他们的难题。笔者针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职二年级414名学生作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教学方法单一,多以串讲背诵法为主,教师讲/问,学生听/答。访谈过几位教师,用讲授法的教师认为45分钟的上课时间太短,让学生讨论思考,进度来不及;有的教师说不给学生串讲学生体会不到;而用背诵法的教师则认为古诗背一背,将主旨抄一抄就行,不要花太多时间;还有的教师看看名家教案,其设计往往是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接着采用各种方法记背。
  第二,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熏陶鉴赏,学生主体被忽略。文言文教学程式化,解题、作者简介、诵读、串讲大意、主旨技法、课后习题等,面面俱到,千篇一律,就算再好的诗作也会在僵化的教学中“丧生”。
  第三,对文言文教学的中心认识和实践不一致。超过半数的学生和教师认为应该把教学的中心放在“释词、译句、弄懂大意和中心内容和表达技巧”上,学生主导性可有可无,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重视。
  二、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
  职中语文教学当中,就职中文言文中的语言文字,要求学生掌握实词、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因为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文语言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学会文言文的语言运用能力对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意义非凡。但是职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低下,积极性不高,所以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课前,让学生购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并布置任务,对文中的生难字词标音并通过查字典理解生难字词。就《师说》一文,需要解决的重点字词就很多,如:通假字:不(否);古今异义词:学者,小学,先后,不必,不如;一词多义:传,师,从,其,道,无;词类活用:耻,圣,愚等。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此达到语文核心素養最基础的语言要求。
  三、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
  对文意进行掌握,对文章进行分析,对文章进行欣赏,是发展职中语文思维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分析,养成核心素养能力。针对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开展全文结构的分析,对每段文言文的意思进行梳理归纳。比如:第一段首先提出 “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的结构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主要用了三组对比论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第三段对从师的重要性进行论述,第四段主要是虽为附记性质,但或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蟠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蟠来倡导了要从师学习,这样逐步带领学生进行赏析,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比如: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后,再提出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哪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以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将是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提高。若要深入探究,则需要赏析全文,比如通过文章中第二段出现的各种论证进一步佐证作者的观点,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更进一步明确他们从师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
  四、文化传承与文学创造
  所谓的文化传承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当中,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语文学习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我们在学习《师说》这篇文言文之前,都会先了解一下韩愈本人以及他们的相关作品和活动。首先,你知道为什么韩愈会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吗?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于古文,即先秦两汉时期散文的推动,更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主张够坚持。当时主流社会盛行的是骈体文,一种戴着镣铐跳舞式的写作,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奢靡文风,讲究用词华美,声律对仗,没有内容和思想,华而不实,而韩愈则属于非主流的小众。他主张学习古文,强调内容和形式统一,即文风要古朴,同时还要有独创性,文章要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其次,初中学过的《马说》,可以温故而知新。然后,再来学习这位古文运动倡导者的《师说》,加深学生对古文运动的认识,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韩愈的其他作品和其他思想加以了解,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通过文言文学习,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树立符合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而言之,职中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应该贯穿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创造力为主,鼓励学生对文言文进行鉴赏,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鼓励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摸清古文写作的套路,运用课堂中的句式、字词和方法进行文学再创造。对于文言文出现的字词用法,学会对比,总结归纳出文言文一些字词和句式共同点和不同点。而在《师说》一文的学习中,不仅学生可以掌握文言字词句式,通过了解古人谈从师学习的道理,进行自我反思,而且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推动职中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勇.基于中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微探——以《劝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8):80-83.
  [2] 左延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建构职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80-84.
其他文献
在学校班级建设过程中,建构具有价值共识的班级文化共同体,推动富有意义的班级文化价值建设,不管是对班级的有效治理,还是对班级成员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采取什么策略方式呢?本文结合广东实验中学2017级雄鹰一班的实践情况展开探讨。  一、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思想与理念是先导,它为人们的实践行动提供科学理性的导向。这
【摘要】爱是一盏明灯,它总能在生活的黑暗处照亮我们前面的路。孩子内心的世界纯洁无暇,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我们用心观察、细细体味,才能更好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情感需求。用心灵赢得心灵,把爱源源不断地传播开去,去温暖每一颗需要我们关爱的心灵。爱是润滑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适合教育学生的方法,敢于担当,与孩子们情感相融,共同学习,用爱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这份爱在这片沃土中健康快乐,幸福地茁
【摘要】能力探索是高中生涯规划课中自我探索的重要板块,也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能力探索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生涯规划的有效进行,还能产生其它的积极效应。如增强自我效能感、体验积极情绪、帮助学生发展人际关系,等等。本文对此进行阐述,期望能进一步推动高中生涯规划的研究,助力学生发展。  【关键词】能力探索;积极效应  能力探索是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自我探索板块中的一个环节。高中生涯规划自我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肩上的责任重大,当班主任也自然成了“苦差事”。班主任是学生的晴雨表,如果被千头万绪的工作压得苦不堪言、愁眉苦脸,没有愉悦的心情,被这种情绪感染,我们的学生怎能愉快起来呢?爱可以传递,心情可以互相感染。只要用心、用情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做一名轻松快乐的班主任,使学生被你的快乐所感染,在班级中愉快的生活。  
说到教育,尤其是德育,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的,也许都是一些轰轰烈烈的活动。比如“‘我不吸烟’千人签名”“‘拒绝毒品从我做起’万人游行”等等。这些活动和做法,除了吸引人眼球外,更多的作用可能是“作秀”,难以引起受教者心灵最深处的触动。这就像人们跟团旅游一样——“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来到景点拍张照,回到家里啥也不知道。”相反地,如果你在旅途中,让思绪纷飞,心灵放飞,全身心地与高山、流水等大自然融为一体,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整本书阅读完了,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吸收和巩固知识,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本文以《骆驼祥子》的读书分享会为例,探讨分析整本书阅读如何开展读书分享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读书分享会;骆驼祥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筆者任教英语30多年,每年班里总有不少后进生,刚接到手新班级,一般会趁学校第一个月考进行摸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九年级面临毕业考、中考的挑战,而农村中学家长不重视,学生基础差,如何扶持后进生,使他们顺利毕业,并在中考中考出较理想的成绩,成了执教者一个重要任务。下面谈谈我对九年级后进生进行耐心转化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   每当接触到新学生,我总会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讲明英语科在现代社会及中考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关键的。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如果不注意后进生的转化,他们就很容易发展成为无心向学、品行也出现偏差的问题学生。因此,我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梳理、归纳得出:有爱才有进步。要后进生能感受到爱,可以分三步走:1.找出闪光点,建立自信心;2.扬长避短,树立形象;3.持之以恒,提高学习成绩。  【关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论从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要注重人和事,实质上,管理离不开用人,为什么用人?用人是为了办事,也就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目标。如何才能办好事,关键还在于用人。正如小詹姆斯·唐纳利等人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人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他们认为,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動来进行的,是围绕管理其他人的工作来进
【摘要】我校提出的“四环两效”教学模式中,“四环”即指在教学中的四个环节“导”“议”“讲”“评”,“两效”是指两个高效,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学导入在“四环两效”教学模式是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课堂中“议”和“讲”的效率奠定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顺畅地衔接过度。教学导入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九年级化学教学导入环节的教学策略也是值得研究分析的问题。  【关键词】四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