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NT—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来源 :神经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L6)和L3、L5脊髓II板层NT-3 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正常组NT-3及其m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3 d和10 d两时相NT-3 m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而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10 d时方明显减少(P<0.01); NT-3及其m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P<0.01);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其他文献
本实验采用NADPH-d方法研究发现:在应激的早期(1-6d),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大脑皮质、基底前脑、纹状体、间脑和脑干内出现的部位增多,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也增多;而在应激的晚期(9d以
为探讨慢性给予应激水平糖皮质激素对大鼠海马的影响,在实验组大鼠饮用水中加入皮质醇,使动物皮质醇吸收量达每日10 mg/kg,从而引起与应激动物相同的皮质醇水平,共21 d,然后
为探讨Brn-4在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分别制备切割海马伞侧和正常侧海马提取液,将鼠胚海马神经干细胞球分成3组:(1)切割组加入含切割
为了进一步探索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新途径,本研究用传代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加入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单纯疱疹病毒介导的GDNF(HSV GDNF),取培养2、4、8、16、2
为了观察内源性抗伤害性系统在外周炎症诱发的镜像痛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大鼠一侧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在损伤位点诱发出持续1~72 h的热痛敏和机械性异常痛觉;CFA注射
本教研室以往的研究证实Parvalbumin样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四级通路的各级中继核团,其中有30%~50%为投射神经元.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一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制备了大鼠中枢型乙酰胆碱转移酶(cChAT)的单克隆抗体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进行了检测。以大鼠纹状体cChAT为模板,扩增出长度为715bp的大鼠cChAT基因片段(含外显子6 ̄10)。将该片段克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反应,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中脑中央灰质内的谷氨酸脱羧酶和阿片μ受体共存神经元与亮氨酸-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阳性终末的联系.结
为了观察大鼠模拟失重后侧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OX42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雄性sD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20只大鼠分为4组:即
本研究观察了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对小鼠脉络丛细胞超微结构和TNF-α表达的影响。给BALB/c小鼠一次灌胃ST3000μg/kg,分别于灌胃后0.5,1,2,4,8和16h处死动物,在扫描电镜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