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点沙成金”的故事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漠变为绿洲,绿洲又成了田园”
  “沙地西瓜长得多好,黄瓤的,又沙又甜。那边是黄瓜、草莓……”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的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农业技术员刘雪芹一边介绍,一边招呼本刊记者品尝瓜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沙漠治理由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千百年为沙所困的库布其人,开动脑筋开发林沙资源,书写着一个个“点沙成金”的传奇。
  沙漠是没施过化肥、没打过农药的净土。生态改善后,成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理想场所。
  昔日黄沙漫漫的恩格贝,如今绿林萦绕、流水潺潺,一片片苜蓿散布其间,136座温室里种着各种瓜果蔬菜。
  本刊记者走进一座温室,只见一颗颗圆滚滚的航天育种西瓜卧在藤蔓之间,西红柿硕果累累,火龙果绽放着花朵,新引种的木瓜、生姜、百合长势正旺。“沙漠变为绿洲,绿洲又成了田园。”刘雪芹笑着说。
  黄澄澄的沙棘果紧抱着枝条,葵花头顶金黄的花盘,绿油油的燕麦正拔节抽穗……库布其沙漠北缘的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即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沙棘加上套种的葵花,一亩能收入6000多元。”场长王双喜满怀憧憬地说。
  2012年以来,这个林场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大果沙棘、红枣、桑葚、枸杞、欧李等果林9000多亩,林下套种苜蓿、葵花、燕麦等经济作物。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2018年7月11同,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七星湖景区
  甘草既是药材,又能固沙、改良土质,库布其沙漠出产的“梁外甘草”闻名遐迩。在治沙中,杭锦旗鼓励农牧民和企业种植甘草,目前人工甘草种植面积近100万南。
  当地企业亿利集团提供种苗、技术服务,以“公司 农户”方式发展甘草种值产业,旗下的中蒙药厂加工中药饮片和成药,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德国等地。
  吉仁门肯是杭锦旗巴音乌素嘎查的牧民,他家的3800多亩草场都种上了甘草,每年卖甘草、甘草籽收入5万多元,比他养羊的收入还多。
  甘草、麻黄、苁蓉、艾蒿……如今,库布其沙漠的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锁“黄龙”,库布其沙漠一带正成为远近闻名的米粮川、“菜篮子”和瓜果、药材之乡,养殖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过去,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宫井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沙窝子”,如今,林草丰茂,两家企业投资2亿元建设大型奶牛养殖场,目前奶牛已经达到5000多头。
  “全村耕地都种玉米,也不够两家企业用的,再也不必为销路发愁了。”村民周玉小满脸笑容地说。
  2008年以来,骑士牧场公司在库布其沙漠北缘流转沙地,治理后兴建养殖场3处,种植苜蓿、青储玉米3万多亩,目前奶牛、肉牛的存栏量达到7000头。“牛粪用来改良土质,从而实现生态与种植、养殖良性循环。”骑士公司康泰仑牧场总经理乔世荣说。
  如今,库布其沙漠一带已经成为内蒙古有名的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带,獭兔、鸵鸟等特色养殖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库布其沙漠的固沙林以沙柳、柠条、羊柴等灌木为主,每隔3-5年需要平茬一次,否则就会枯死。平茬产生大量枝条,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饲料厂、人造板厂、生物质发电厂等灌木资源开发企业提供原料。
  “灌木几乎不含硫等杂质,是清洁燃料。”杭锦旗源丰生物质热电公司的一名技术员介绍说,这家企业每年消耗灌木枝条约20万吨,可发电2亿多千瓦时。为了运营,公司以“公司 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牧民种植沙柳等灌木林20多万亩,每年发放灌木收购款6000多万元。
  库布其沙漠北缘的风水梁一带,曾是起伏的沙海,53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一户人家。从2005年起,东达集团在此栽树种草,如今这里绿树萦绕,厂房、小区掩映其间。
  以沙柳等枝干生产人造板,下脚料种草菇、鲍菇;以柠条等灌木嫩枝叶生产饲料,养殖獭兔,再用屠宰下脚料饲养狐狸、貂等,在养殖基础上又发展起肉食、皮草加工项目……目前,风水梁已入驻企业30多家,每年消化沙柳、柠条等灌木枝条30多万吨,可出栏獭兔500多万只,形成了3万只狐狸、3万只貂、2万只貉的养殖规模,年收入近10億元,辐射带动3000多个养殖户。
  除了种养业和加工业,库布其还刮起了旅游业风暴,原本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建立起七八个大大小小的沙漠旅游景区,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银肯塔拉……滑沙、沙地车、骑骆驼、沙上排球等游乐项目异彩纷呈,每年吸引游客百余万人次。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带动了沙漠增绿、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如今,库布其人已经构筑起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体系,走出一条治沙、产业、扶贫多轮联动的绿色发展之路,昭示了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韩玉飞说。
其他文献
人们在宁波市宁波帮博物馆参观首批九位“宁波帮”代表人士的塑像(鞠焕宗/摄)  2019年9月29日,屠呦呦和顾方舟分别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和“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浩瀚宇宙中有经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命名的“邵逸夫星”“王宽诚星”“曹光彪星”“李达三星”“贝时璋星”“谈家桢星”“吴祖泽星”“贺贤土星”……  这些闪光的名字,来自同一座城市,都有同一个称呼——“宁波帮”。  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
几个月前,几乎还没有什么人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但很快,它的严重性和波及范围就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应对危机,中国反应迅速,措施得力。作为一名在疫情暴发期间返回中国的外籍教育工作者,我亲身经历了上海从基层社区开始层层向上的严密防控。这让我印象深刻,也深信病毒终将被遏制。  但疫情也不可避免地打破了中国和全球许多国家的教育常规秩序,学校不得不关闭校园,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授课。  在这段尚不知终点的“
5月30日,市民在广州广钢新城一家社区超市选购蔬菜(邓华/摄)  6月25日,广州最后一个中风险地区清零,广州市全市进入低风险地区。与此同时,德尔塔变异毒株已传播至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如何认识来势汹汹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又该如何判断接下来的疫情防控?针对这些问题,《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病毒学专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舒跃龙院长。“全球主要的流行病毒”  《瞭望东方周刊》:德尔塔变异毒株为何
游客在钓鱼城景区内游览( 王全超/ 摄)  明清以前的重庆,一直以雄关要塞的形象出现。山水相连、雄关延绵便是其地形所定格的特征。  然而,如今在重庆城的旧址上再难寻觅往昔的雄关痕迹,错落有致的山城地貌更多地展现出的,是现代都市的立体之美。  但在重庆市区往北不到100里,却实实在在矗立着一座13世纪的军事要塞——合川钓鱼城。  关于钓鱼城,经典的介绍是——“上帝折鞭处”。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
当面对个性清晰的目标对象时,识人高手的本事才会显露出来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相处的时间长了才知道一个人的品性究竟如何。但朋友中总有这样的高人,即使只有一面之缘,也能对其性格和行为模式了如指掌。这种直窥人心的本领神奇地近乎于巫术,但又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实际上,大多数人天生就有“识人”的能力,这项天赋在人群之间几乎没有多大差异。有差异的,是人们运用这种识人之能的方式。慧眼识人,证明起来并不容
8月12日晚,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美丽夜色  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通运行,数千辆的汽车“长龙”有序通过公路桥面,桥下,一列货运班列由南向北穿越铁路桥,与从北向南飞驰而过的复兴号列车交汇而过。沪苏通铁路的开通,结束了南通长期以来“向南不通”的难题,苏南沿江、苏中、苏北地区均进入上海1-2小时都市圈。  “轨道上的长三角”脉络渐渐清晰。  “作为中国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长三角应高
成都望江楼公园  在成都,不用寫诗,整个城市处处见诗。这种浸透进骨子里的城市生活美学,让政府的公文都透着诗意,比如2020年1月的一份通知的名称是《关于开展“花重锦官城”项目绿化整改民意调查工作的公告》。  夜晚的四川省博物馆门前乐曲声动,人影重重,却不急躁,沿河的一侧,借着月光依稀见到写在旁边的三个大字“寻香道”。“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这首诗中的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延安到雄安,党史百年,征程漫漫。在这条从1921年延伸到2021年的时间轴上,一些重要城市熠熠生輝。  一次次腥风血雨,一次次绝地重生,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次次缔造辉煌,绵延不绝的记忆,染就了红色底蕴;历久弥新的精神,赓续着红色血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永远给人以启迪与力量。一个世纪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拥有强大的精
三翼鸟智慧浴室场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居的点滴变化,也折射着时代风尚和消费需求的变迁。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家居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变得“智慧”起來。在人们的生活畅想中,空调、冰箱等产品,似乎不应仅仅是一件孤立存在的物品,还应是智慧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由此,智能家居赛道也在技术与需求的双轮驱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谁能洞察消费者的需求、
3月10日,江西援助随州医疗队队员金凤奎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离上岗时间还有8分钟,盛靓沏了杯热茶,坐在书房电脑旁,点开几个软件和文档,凝视桌上那张“温暖的态度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纸条几秒钟,戴上耳机,又连做数个深呼吸,切换到饱满的工作状态,静待电话铃声的响起。  接下来的3个小时,这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的老师将以志愿者的身份接听因疫情而遭受心理困扰者的来电,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与咨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