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彪 还一片绿色给家乡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中国第六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是亿利资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王文彪的家乡。
  这是一个让人有复杂情绪的地方。
  旁人的想象中,这里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莽浑厚、一望无际,在王文彪的记忆里,大自然除了赋予家乡与生俱来的豪迈寥廓,更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悲壮与恶劣。当狂风席卷着黄沙扑面而来,堆满公路,堵上屋门,生疼生疼地打在脸上,任所有的理想主义气概都会瞬间化为乌有。
  作为地地道道的内蒙人,魁梧的王文彪从没有彻底离开过家乡和那片沙。他就在这大气与悲凉、美好与丑陋的两极之地出生、成长,内心里曾经期望躲避沙漠,又被命运推进了这无边的昏黄中,去完成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与沙漠和家乡的命题。
  
  与盐碱和黄沙的对话
  1988年,身为杭锦旗政府秘书的王文彪,突然放下“铁饭碗”,转身走进沙漠深处的杭锦盐场。杭锦盐场临哈啦芒奈湖,以湖水中天然混生的盐碱硝为主要原料。不过,比盐场更为出名的是这里的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没路、没电、没水、没通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被当地人喻为“四无三缺”,“来得容易走得难的簸箕湾”。
  第一次到盐场,王文彪坐汽车从镇上出发,60公里的路走了大半天,手里还得拿着铁锹随时准备下车挖沙“开道”,否则寸步难行。而这段路要是牧民们赶着骆驼走,则需要三天。盐场用一副凄凉的模样回应了他的满腔热情——厂房走廊的尽头拴着两头黑毛驴,一大一小;屋子里四个工人抽着烟打扑克;漫天黄沙,连盐湖也快给埋了……王文彪里里外外地转,然后留了下来,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我就不信守着‘金湖’没饭吃!”时隔20年,昔日颓废的盐场早已蜕变成上市集团公司,身价不菲的董事长王文彪回忆起那段资源浪费的往事,还是急得手拍桌子拍得啪啪响。上任之后,他没有再放任杭锦盐场一盘散沙,而是吹响集结号带着职工一起往前冲。1995年,王文彪在盐场和三户小型化工厂基础上,成立亿利化工建材集团,亿利宛如一粒种子,在浩瀚流沙中艰难生根发芽,舒展出一片绿荫。
  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也自此开始——一边是利用,一边是改造。“绝对不服输。”草原民族特有的倔强被用来作为谈判的砝码,王文彪有礼有节,毫不退缩。
  因为要发展,所以要产品外运;因为没有路,所以与货站百十公里的直线距离在当时要绕出三百多公里才能到。只能修路。修一条公路穿越世界第七大沙漠,望着无尽的黄沙,大家都觉得这是神话。
  王文彪顶着压力,经过数次调研、论证,最终与多方共同商讨的结果还是修建穿沙公路。1997年,资产只有5000多万的亿利公司,在当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举债筹集7500万元,穿沙公路正式动工。在风沙中,在烈日下,筑路的进程始终没有停下。1999年,公路贯通,全场65公里,贯穿库布其沙漠南北。这是中国第一条穿越沙漠,解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第一次开车从公司到镇上,王文彪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拿把铁锹开道了。公路两边的景象也在不断变化,慢慢地有了民居,有了商店,有了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路上的车也从三三两两到川流不息……欢喜写在民众脸上,效益显在公司的账户上,责任压在王文彪心上。他不敢放松,风沙在沙漠中“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绝不夸张,一夜之间可以挪动几座沙山,更别说埋一条公路了。怎样保住这条来之不易的生命线,王文彪继续迫切地寻找对策。
  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沙漠中的路是王文彪自己趟出来的,剩下的问题仍旧靠自己。王文彪带着员工继续探索,最终摸索出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方式给路镶边,通过围封补(飞)播,巩固修路成果,在修路过程中发现固沙的办法,“不仅可以守住路边,还可以深入腹地。”
  草木一片一片地在沙漠中生长起来,后来,王文彪带着亿利在库布其沙漠中又修了四条公路,纵横贯穿了沙漠,绿化也随着公路延伸到沙漠深处。
  “当初修路,肯定没有达到现在保护环境、造福百姓、回报社会的思想高度,但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为了生存。”王文彪为他所奋斗的第一个十年客观地总结为“被动应对”,支持他步步惊心又从不动摇的信念唯有“生存与发展”。
  有人替王文彪和亿利总结一路走来的足迹:一条路、一片绿、一条生态链,最终形成一个产业。没错,但似乎不止于此。除非尝过裹挟在狂风黄沙中的绝望,体味过在40度高温下种树难耐,敢于在广阔得让人方向莫辨的沙漠中挖下第一锹、种上第一棵树苗,或许才能够真正体味到那绵延几百公里、5公里宽的防沙护河工程带蕴蓄的真正力量。
  
  沉淀在生命中的草原情怀
  没有人能够想象王文彪会再次走进茫茫沙漠,如此义无反顾。儿时,王文彪的梦想是“远离沙漠”,母亲曾吓唬年幼的他说“沙漠里有狼”,生活的贫苦也让他从小对这片昏黄有着天然的恐惧。“与沙为伴,以沙为患”,这是王文彪成年后回望成长时的总结。
  但是,回来的理由更加充分——“这里是家乡”。虽然历史上曾经水草肥美,物产丰饶,但是由于过度利用,近代库布其沙漠正在经历最困难的时期。长年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王文彪从小就从父辈身上学到了坚强、坚韧、坚毅,骨子里是敢于挑战、不怕艰险的男子汉气概。王文彪觉得自己正是如此,理应当一条充满草原方刚血性的汉子,有能力用肩膀扛起重任时,就不能选择逃避。
  当穿沙公路贯通了沙漠南北,绿树正在风沙的洗礼下顽强地长大,王文彪带领亿利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个十年。跟黄沙打交道多了,他发现沙子其实有用,而沙子之外,沙漠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宝藏。他想要赶快把它们利用起来,可是任凭再大的企业,也无法独自完成与浩瀚沙漠的合作。同修建穿沙公路一样,王文彪选择独辟蹊径。他树立“开放型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依托沙漠和当地资源优势,借用“亿利”的资金积累,打造中国西部的能源化工基地——亿利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同许多在偏僻中成长起来的人不一样,区域的闭塞反而让王文彪拥有无限广阔的胸怀。他开始四处寻找、牵线搭桥,由亿利资源集团作为投资主线,引进神华集团、上海华谊集团、唐山冀东水泥等国内行业巨头,在工业废渣环保水泥的一体化循环模式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2006年6月,《新闻联播》中对王文彪下的定义是“小兄弟 大班长”,他闻听爽朗地笑,“我们的模式比较特殊,就是把煤炭、石化能源、生物能源、太阳能等搞到一起。我不是最大的企业,也不是赢利最多的企业,但是我肯把他们都拉到一起,做成一件事。”摊开手掌,细数跟亿利合作过的企业,从国内到海外,从国企到民营,不一而足,分数不同的项目、整合的是不同的资源,中间的纽带是王文彪。
  不仅要靠创新的模式,王文彪推崇“开放式自力更生”,成就了亿利资源目前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更有一种人格的魅力蕴藏其中。纵使已经坐在首都北京最核心地段的高档写字楼里,这个已经年过半百、打拼了将近三十年的内蒙汉子仍旧不敢放松半分,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在想,手边的项目是不是能成功。“共赢是什么?是要让合作伙伴真正挣到钱!否则就是不道德!”已经不只是商业问题,而是关乎人格。
  当亿利集团滚雪球似的完成一个又一个让人惊讶的大手笔时,员工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每一次的成功经验,王文彪则总结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了尽善尽美,是否采用了最先进的要素和模式为合作方创造价值。
  有一种信念从小扎根王文彪心中——人格比生命都重要。信誉作底,一切顺其自然。
  
  “库布其模式”问计人类荒漠化防治
  2011年7月9日,来自联合国、10多个国家的多位部长等500多名嘉宾齐聚库布齐沙漠,共话全球荒漠化治理,亿利资源创造的“库布齐模式”是核心议题。
  十年被动治沙,让王文彪在保障了企业生存之外,也慢慢品出了沙漠的性格和味道。于是,他的目光开始转向主动利用沙漠。“我们有意识地选用既有耐旱性、生态性,又有经济性的沙生植物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植物。比如,在沙漠大规模种植甘草、锁阳、苦参、沙柳等,通过育种,可以繁殖,并产业化,搞大规模的生态升级,这样既赚了钱,又发展了企业,还造福自然环境。”大漠深处不仅能够生长甘草这样名贵天然植物,还可以生长大白柠条、半日花、霸王、蒙古黄芪、沙冬青等160多种珍稀旱生植物和中药材。这一发现,使王文彪走上了从修路护路到企业实施沙产业新模式的摸索之路。由此为开端,亿利治理沙漠变被动为主动,变沙害为沙利,把沙漠的劣势逐步转化为优势,开发出了以沙漠甘草为主线的中药加工产业,同时逆向拉动了荒漠化防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两弹一星”专家钱学森院士提出“沙产业”理论。王文彪建立的亿利医药产业直接促成了后来整个“沙产业”的形成,用一锹一铲、一草一木,实践了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
  “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块治理、技术支撑、产业拉动”,这二十四字是王文彪的防治荒漠化战略,效率高、成本低,一字一句都是王文彪趟过滚滚黄沙后淘到的闪闪真金。根据这个理论,王文彪带领亿利人投资修建的5条穿沙公路,将库布其沙漠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治理区域,实现了“分而治之”,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和黄河的南缘,他们实施了东西全长200多公里的防沙护河生态工程,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锁住了沙漠的北移,遏制了大面积的荒漠化,控制了沙尘,保护了母亲河,走出了一条防沙、治沙、用沙的沙漠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子,构筑了一个科学、完善的沙漠生态经济产业链。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以沙漠产业化的方式绿化中国库布其沙漠近5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绿化了7个新加坡,而且每年可产生大量的碳汇;同时我们大规模发展了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新材料、沙漠旅游等沙漠绿色产业,帮助沙漠里十几万老百姓摆脱了贫困,探索出了一个‘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生态带动民生改善’的成功范例。”2011年7月,王文彪撰文《治理荒漠是最大的慈善》,如是阐述自己的治沙心得。
  利用荒漠化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大规模的荒漠化防治,培育和带动荒漠化地区的沙产业发展;并通过沙产业的发展,反哺和促进荒漠化地区规模化防治,最终实现荒漠化地区人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这是“库布其模式”的核心理论,却不知为了滚滚黄沙换作片片绿荫,王文彪有多少得失与舍弃。2009年,他把还有接近8个亿规模的化工产业关掉了。他不后悔。
  从“以沙为害”到“以沙为利”,库布其沙漠的民众几代人对沙漠的看法正在转变。“防沙治沙光靠硬性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变输血为造血,用产业化的方式反哺沙漠治理,造福当地百姓。”王文彪用20多年的奋斗换来如此沉甸甸的感言。七星湖畔,昔日“沙漠难民”们也坐在家门口的绿荫下,等着游客来到自家农家乐一番休闲,俨然富民。生态兴则文明兴。王文彪用实践在全世界面前为这个大难题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答案。
  现在,王文彪还经常回到沙漠中同大家一起种树。迷彩服、墨镜、旅游鞋,握铁锹的手依然有力,一切恍然如昨。然而,周围婆娑的绿荫提醒他周遭二十年的变迁。
  的确一切已不同。当年,杭锦盐场场长王文彪带领工人们在流沙翻滚的沙漠中种下了第一排树苗,那一片嫩绿柔弱而浅淡,却给这片死亡之海植入了生机。那时有人质疑他们的动机、毅力和能力,而今万亩绿地用盎然的生命力堵住了曾经所有的猜忌和诋毁。
  他亦不再寂寞孤独。他为自己和沙漠都立下一个目标:未来要通过5到10年时间,把这里建设成为“灌木王国公园”;把库布其沙漠打造成一个全球示范性的沙漠绿洲;全面构筑和推进库布其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 张惠清
其他文献
1 他们沿着中兴街往西走,脚步很慢。她挽着他的手臂,头靠在他的肩上。她皮鞋的橐橐声清脆撩人。她看着路旁梧桐树的暗影,脑中在想昨夜他走时说的话。当时他神情异常激动,脸胀得通
以广播电视信号为辐射源的外辐射源雷达研究近年来受到各国重视,得到了较大发展。针对模拟电视信号的视频部分存在很强的距离旁瓣,难以用于目标到达时间差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新
荷塘六月景方殊,一片芳心在碧湖。卸却时装红翡翠,结成莲子绿珍珠。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享受着家庭的呵护和宠爱,"再穷不能穷孩子"是家庭的寄托、希望,以致造成学生成人化较严重的现象.引发这种现象的诱因也是多方面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有一定
人类精神家园荒芜的主题,在劳伦斯的系列作品中得以彰显。本文从《儿子与情人》、《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三篇作品来探索劳伦斯对人类精神荒原救赎的这个主题,并予以
在这美丽的盛夏,二册全新改版的《农产品市场周刊》呈现在您的面前。我们真不敢说改版后的刊物有多好看,但它的确是我们心织笔耕的小作,因为它带着我们的墨香,带着我们的汗水,带着
(一)加强母羊怀孕后期的饲养一方面,从整个胎儿在母体的发育情况来看,胎儿前3个月的发育体重仅占初生重的15%,也就是说胎儿体重的85%是在妊娠的后2个月发育的。因此,在母羊妊娠
在鱼虾池塘水面上种菜,既可以减少水中的氨氮等含量,净化池塘水质,确保鱼虾正常生长,还可以在水面上收获蔬菜,生态环保。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行动的通知》(休闲农业分会〔2011〕11号),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组织完成了2011年星级申报、培
国务院近日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