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药剂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进行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种药剂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效,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71.4 g a.i./hm2处理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效明显高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49.6 g a.i./hm2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95.0 g a.i./hm2处理,且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完善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换代,建立资源合理利用的现代循环体系,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因开始着手分析,总结归纳了苏州市近几年来实行生态补偿的特点是资金投入正逐步加大、一开始就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主要以“水”为代表,依然还存在着得到补偿的地区和村民期望值正在逐渐升高、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尚未实现全民参与的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标准、
传统文言文教学基本上走的是“熟读、背诵、翻译”三部曲,这种流程如同教学之“八股”,束缚住了课堂本应有的活泼和灵气,充斥着呆板、凝滞、僵硬、枯燥的浊气。就教材选文而言,任何一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从一定程度来讲都堪称“经典”。可是面对绵延数千年而不息的“经典”,文言的课堂教学却是如此干瘪而毫无生气,没有激发起学生对“经典”的爱意,反而使其对“经典”敬而远之;没有让“经典”熠熠闪光,反而使其蒙受尘垢
摘要:为了研究鹰嘴豆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条件,确定了种子消毒方法为75%乙醇处理3 min,5%次氯酸钠溶液处理8 min,无菌水清洗后播种;鹰嘴豆萌发培养基为1/2MS;成苗培养基为1/2MS 0.5 mg/L IBA;外植体茎段长度为0.8 cm较为合适;2,4-D和6-BA激素浓度比例为1 ∶1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利,添加过多有抑制作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为B5 1 mg/L 2,4-D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田及各种大棚环境条件下的作物栽培对灌溉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精准灌溉系统正逐步应用到设施农业当中。由于土壤水分传感器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时受土壤质地和压实程度的影响较大,为减小测定误差设计了相关试验,通过研究明确了在同一土壤水分条件下(15%)土壤容重与水分传感器输出电压值的关系。提出了用田间原状土对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水分特征曲线的标定方法,并在生产中得到
摘要:鲜食大豆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选用九天701、通酥526等5个鲜食春大豆品种,研究大棚设施栽培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品种之间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差异较大;九天701收获期最早,产量最高,通酥526籽粒农艺性状较好,百粒质量最高,为93.0 g,适宜江苏南通地区设施种植。  关键词:鲜食大豆;设施栽培;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643.704 文献标志码
摘要:以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亚硝化的细菌为研究对象,对亚硝化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pH、碳源、氮源、刺激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亚硝化细菌最佳培养温度为30 ℃,最佳培养基pH值为8.0,外加碳源Na2CO3最佳浓度为0.2%,NH4HCO3最佳浓度为0.2%,刺激因子LaCl3最佳浓度为0.004%。在此最佳培养条件下,亚硝化细菌生长及亚硝酸盐氮富集能力达到最高,为185.36 mg/L,脱氮率
一、教学片段    浙教版的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一章中有这样一道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
摘要:通过构建村域土地城镇化率指标,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加权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样带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扬州市市区为例,分析了村域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村域城镇化率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率有较高相关性,城镇化率可以作为村域城镇化率的替代指标;(2)村域城镇化率空间分布热点呈点轴模式,热点周边城镇化率衰减模式随点轴等级而变化;(3)村域城镇化率水平受经济、交通、行政等因素共同影响,
摘要:通过测定八里香、翠美绿宝2种甜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SPAD值,构建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以探讨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甜瓜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就SPAD值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而言,八里香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0.033 7x-0.539(r=0.823**),翠美绿宝的最优函数模型为y=1.022 3lnx-2.9
摘要:研究了新鲜板栗辐照杀虫防霉工艺及剂量,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就吸收剂量的确定依据进行了阐述。工艺规定:辐照加工前板栗应外壳完整,无破损、无霉烂、无病虫果、无杂质、无异味,水分含量应≤50%,包壳菌落总数应≤1×107 CFU/g,包壳大肠菌群应≤1×103 MPN/100 g,包壳霉菌应≤1×102 CFU/g;辐照后的板栗应具有板栗原有的色泽、气味、组织形态,无虫蛀或活虫和虫卵、无霉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