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季相变化对人心理建设方面的影响

来源 :现代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234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是季节变化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营造丰富、具地域特色的季相景观,加强景观与人的联系,是植物景观规划和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植物季相变化从颜色、质地、形态等多个方面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季相变化的多个方面,分析了景观季相变化对人心理建设的影响,以福建农林大学(南方)和保定竞秀公园(北方)为例,通过总结两地的景观季相变化特点,提出基于心理积极影响的季相景观营造优化措施,以期为两地季相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城市建筑环境的碎片化地段通常指那些位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空间,数量众多且无处不在,并且伴随着各种不同的空间功能,许多碎片化的地段处于城市公共开放的空间边缘地带。与大型开放密集的公园相比,人们更频繁地使用这些小空间。近十年来,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地面几乎由硬路面和水泥丛林覆盖,导致城市公共空间不断缩小、绿化率不断下降。以城市碎片化区域的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有限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创造空间。这也是由于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在为城市寻找更多的绿色资源。小规模城市公共空间的创建将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晶间腐蚀试验及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研究了晶界工程处理对304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8%冷轧变形及1100℃退火6 min处理后的304不锈钢,与1050℃固溶处理30 min的304不锈钢相比,低重合位置点阵(coincidence site lattice,ΣCSL)晶界比例从45.1%增加到77.8%,Σ3晶界比例从42.0%增加到65.5%。并且在迁移的随机晶界上引入了具有低晶界能的特殊晶界片段退火孪晶,降低了大角度晶界网络的连通性,优化了晶界
国家森林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一部分,对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良性作用。为寻求适合吉林省国家森林公园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概括国内外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进展,结合吉林省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现状,参考吉林省国家森林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采用热浸镀模拟器对低碳钢薄板进行了热浸镀铝锌硅,并在镀后540~430℃温度范围内以不同的速率冷却。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检测了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及成分。探讨了镀层凝固过程中锌花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16~28℃/s的冷却速率范围内,随着冷速的提高,锌花尺寸减小,组织细化,二次枝晶间距减小,化合物层减薄。当冷却速率从19℃/s提高至23℃/s时,锌花尺寸从2 mm减小至1.2 mm。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近几年信息化教学已逐渐进入课堂,将成为目前高校课程的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以“花坛设计”为例,从设计思路、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阐释了信息化手段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及实施,同时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阜新地区位于辽西丘陵地带,野生植物资源异常丰富,但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充分,未能为地方经济发挥应有作用。随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乡村振兴计划和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保健、绿色食品、人文景观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结合阜新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现况,需要探求阜新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新途径,谋求一个新的行业,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含有毒元素的β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采用电弧熔炼制备Ti-18Nb-10Zr-(2,4,6)Cr钛合金,均匀化处理后在室温冷轧,随后在800℃固溶1 h后淬火。采用光学显微组织(optical microstructure,OM)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分析合金显微组织与物相组成,采用维氏硬度计测试合金硬度,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固溶后均显示为单一β相。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
铜-铝复合带是将铜带复合在铝带上随后冷轧而成,但冷轧过程中复合带会发生翘曲。借助于MSC.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冷轧铜-铝复合带的二维模型,研究了道次压下率、铜带与铝带的厚度比和轧制速率对冷轧铜-铝复合带翘曲程度的影响。采用二辊冷轧机进行了铜-铝复合带的冷轧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厚度比为1∶4的铜带和铝带,以175 mm/s的速率冷轧的铜-铝复合带,随着道次压下率从55%增大至70%,其曲率先减小后增大,以57.5%的道次压下率冷轧的复合带平直度最好。以60%的道次压下率和1
绿地道路作为校园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生活各功能区的连通性上发挥了主要作用,但这些道路是规划中多数参考园林绿地规划,比如道路延长性、景观完整性等,忽略了人们生活中对道路的现实需求,使绿地中因踩踏形成新的“小路”,破坏了绿地的景观效果。以南昌工程学院的绿地道路规划为例,从人性化需求的角度,浅谈校园道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合理的绿地道路规划,使道路更具有人性化,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最终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卢龙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卢龙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顶层规划设计、探索全民共建共享模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注重提升文化内涵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