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平原河网快速城市化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来源 :四川水力发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b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南方平原河网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水环境系统治理方案,以佛山解放水系为例,系统制定控源截污、生态活水及水生态修复方案,形成“水环境治理一张图”.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方案预期能削减COD、氨氮、总磷负荷分别为2440.84 t/a、321.82 t/a和43.40 t/a,可实现解放流域水质目标2025年达标,同时为城市快速发展预留环境空间.
其他文献
石拱桥因其结构造型优美、承载力强及取材方便,在我国旧桥梁中占重要比例.但是,随着交通流剧增及自然环境作用,旧石拱桥承载力、耐久性逐渐无法满足需求,局部加固后仍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所以,对加固后石拱桥承载力进行评定以保证其在使用寿命内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托加固后石拱桥的现场技术状况检查和荷载试验,采用Midas/Civil 2015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主拱圈有限元模型,对该石拱桥的实际承载力进行了评价,验证了其加固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石拱桥的安全性评估及加固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为方便有效地进行简支梁的损伤识别,基于对称集中加载和结构静力位移数据的采集,以梁体的局部抗弯刚度和剪切刚度为损伤识别参数,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一个基于中心差分曲率指标的损伤识别新指标——临近差分曲率差值Di(difference of nearby difference curvature,DNDC),并建立了相应的损伤识别方法.结果表明,Di指标方法可通过损伤后简支梁的Di值图形形态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损伤位置信息,进而可通过简便的计算得到用局部刚度相对变化量来代表的简支梁损伤程度.
为了研究HCSA膨胀剂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作用和效果,首先分析了补偿收缩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适用工况,然后分别在实验室和现场通过试验研究了HCSA膨胀剂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CSA膨胀剂在实验室条件下膨胀效果良好,但在工程现场的大体积混凝土试验块中则完全没有膨胀作用,反而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升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收缩应变增大.HCSA膨胀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没有帮助.
文洛式轻钢温室结构起源于荷兰现代农业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大、结构体系轻盈简洁的特点.由于国内农业温室结构缺少针对性的设计、施工标准,因此其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诸多缺陷.本文首先针对某大面积文洛式轻钢温室结构进行了现场缺陷检测,分析了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其成因;然后对形成温室主体结构的多跨门式刚架结构体系进行了三维建模,分别采用一阶弹性分析法及直接分析法对结构构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的检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对于此类温室结构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参考.
建筑心理学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及精神需求与建筑内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可辅助建筑规划设计营造出更加适应人们心理情感所需的建筑空间.本文回顾了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三号教学楼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设计思路及手法,从建筑形体、色彩、空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为后续项目规划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钢结构建筑之所以被建筑行业广泛使用,是因为其具备抗震能力强、保护环境和施工工期较短等优点,但其劣势也非常明显——抗火能力差.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其抗火性能的探讨,大多集中于单个钢构件或是组合形式的抗火性能研究.在进行钢结构抗火性能分析时,很多节点都被理想化为刚性节点或铰节点,这与钢框架节点的实际受力状态是不同的,实际钢框架节点应介于刚性节点与铰节点之间.本文基于数值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梁柱刚性和半刚性连接的2个钢框架模型,在火灾条件下,对这2种模型下的应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研究表明,刚接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筑内部机电设备产生的振动噪声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建筑内部结构传播固定噪声源类型.这类振动噪声往往在设备后期运行使用时产生噪声污染.因此,要在有限空间达到良好的效果使治理难度及费用大大增加.本文结合投诉率较高的空调系统振动噪声治理工程实例,分析了噪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治理方案并进行了施工监管,最终验收评价达到了治理目标.本文通过振动噪声治理的全过程分析,考虑经济性因素总结了关键技术要点,为低频振动噪声治理工程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
抗滑桩是治理路堑滑坡常用的支挡结构形式.在滑坡较长,厚度较大,可能产生多级破裂面时,鉴于设置的抗滑桩悬臂段长度大,对应的桩体截面大、造价高,安全系数提高效果受限,常采取桩顶放坡方式减少其临空高度以达到安全与节省造价的目的,必要时还需增加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措施.在川东某城市道路滑坡治理中,本文结合地勘岩土力学参数,采用传递系数法算出了滑坡剩余下滑力与安全系数,合理选择了适宜的支挡结构形式,并重点阐述了实施治理方案及各实施阶段的安全系数、位移与剪切应变等,为设计、施工与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结合围岩含水量变化、变形机理和实际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了膨胀性泥岩隧道变形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对不同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后,确定了不同状态下的围岩最佳预留变形量,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实现了方案的动态优化.
在成都地铁18号线5标龙泉山隧道C25喷射混凝土中掺入了10%的HB7-2W型纳米材料以等量替代水泥,可将混凝土1 d强度由5 MPa提高至10 MPa以上,28 d的抗压强度提高30%,综合回弹率降低60%以上,施工工效提高27.4%;喷射混凝土过程中的粉尘浓度降低幅度达到47%;耐久性方面,抗冻等级达到F200以上,抗渗等级达到W8,抗硫酸盐侵蚀等级达到KS50,电通量仅为400 C,为地铁洞挖隧道支护提供了一种高强、高效、节约成本的新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