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单房性肝胆管囊腺瘤一例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人,女性,56岁.因上腹部胀痛1年余于2020年12月11日入院.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关,不伴发热、黄疸、消瘦等.无特殊病史,无外伤手术史.体格检查:腹稍膨隆,全腹软,未及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肠鸣音可,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肝脏CT平扫 +增强检查提示:右上腹(部分与肝脏分界不清)大小约13. 7 cm × 10. 7 cm囊性占位,为类圆形,其壁厚薄不均,其内未见明显分隔,增强后三期强化不明显.CT图像见图1.肿瘤标志物 CA19-9234. 37 KU/L,CA125、CEA、AFP均正常;三大常规、生化全套、凝血5项、肝炎全套均无明显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共纳入6例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52.6岁;3例入院时初步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1例TIA、1例颅内病变性质待查、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除神经系统外,易受累系统依次为呼吸系统(4例)、皮肤(3例)、消化道系
目的 探讨血清硫化氢(H2S)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及转为癫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年内转为癫痫的27例患儿纳入癫痫组,剩余81例患儿纳入热性惊厥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86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H2 S水平,分析其与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相关性.结果 癫痫组患儿血清H2S水平显著低于热性惊厥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血清H2 S水平变化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1 h的患儿血清H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在脑灰质体积改变的基础上是否存在功能连接(FC)异常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比较38例GAD患者(病例组)及3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体素FC差异;分析种子区与全脑体素FC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眶部额下回脑区与右侧颞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角回及左侧额中回的FC减少,与左侧颞上回的FC增加(P<0.001,AlphaSim校正);左侧颞中回与右侧舌回F
听神经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包括随访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根据肿瘤大小、生长方式、临床症状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临床症状轻微、高龄或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小型听神经瘤病人可选择保守治疗.对于大型听神经瘤首选显微手术治疗.对于中型听神经瘤病人的最佳治疗方式尚存争议.我们主张对于临床症状有可能加重的中小型听神经瘤,手术有可能保留有效听力,肿瘤随访增大或各种治疗后肿瘤复发病人,需进行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联合3.0 T MRI的Flair的高信号血管征(HVS)对TIA患者不同时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符合入选标准的TIA患者,记录基线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I、Flair检查,计算TIA患者的Flair HVS阳性率和ABCD2评分结果.观察7 d内、90 d内及1年内TIA的预后,以再发脑血管事件为终点,评估ABCD2评分分组及HVS与ABCD2结合分层预测脑血管事件的作用.结果 与HVS阴性组相
髋关节不稳定、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完全脱位,是脑性瘫痪儿童最多见的肢体畸形之一,其发病率高达35%.本文以系统复习新近的相关文献为基础,着重描述脑性瘫痪儿童股骨近端和髋臼发育异常的发生机制、自然病史演变过程以及引发髋关节移位的危险因素,详尽介绍髋关节移位的X线测量方法及诊断标准,目的是为矫形外科医师提供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评价技术.
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统先天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遗传背景复杂,涉及多个基因,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INSL-3、INSL-3受体基因以及任何影响、阻碍雄激素合成与作用过程的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estrogen receptor,ER)等突变均可导致隐睾.此外,还有一些少见基因会引起包含隐睾的综合征,临床工作中对合并多器官畸形者应予以警惕,基因检测有助于精准诊疗.
近年来儿童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以上尿路结石为主,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各种改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以及外科机器人辅助切开取石术等新兴技术逐步运用于儿童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虽然治疗手段多样,但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了解每种技术的特点,有助于为儿童上尿路结石患者做出更合适的治疗选择.
对于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无论其大小,保护面听神经的功能应放在首位[1-4].无牵开器切除听神经瘤技术可减轻小脑水肿等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面听神经保护.采用无牵拉(无牵开器)切除听神经瘤,即原则上不使用脑压板牵开脑组织,术中使用器械(如吸引器、双极与弹簧剪等)进行动态牵拉,暴露肿瘤的同时进行切除.使用脑压板牵拉小脑的传统听神经瘤暴露技术,因其存在固定、静态的牵拉,可能导致接触面脑组织长时间受压产生局部缺血、梗塞,术后水肿明显[5-6];同时不断调整脑压板位置和深度,也可能增加脑组织挫伤[7-8].只要使用正确
听神经瘤又称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 schwanno-ma),是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1].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6% ~9%,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 ~90%.听神经瘤发病率约8~10/10万人,好发于30~50岁中年,无性别差异[2].目前,听神经瘤的病因尚不清楚,涉及遗传、理化和生物等多方面因素.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从血腥启蒙开始,已历经二百余年发展.近代,在 Cushing、Dandy、Yasargil、Sammii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