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巅的消融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5年,英国皇家海军上尉约翰·富兰克林爵士率领128人,乘两艘蒸汽铁皮船厄瑞波斯号和恐怖号驶入北极,最后不知去向。直到现在,这次航行仍是史上极地考察最震撼的悲剧之一,也将长达4个世纪中对“西北通道”(即跨越北冰洋实现欧亚直航)探索的失败推向了高潮。
  今天,一场更加惨痛的北极悲剧正在上演:北极地区的海洋冰盖正在融化之中。今年8月,持续几十年的逐渐消融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北极冰盖存量新低。事实上,自1980年代以来,海洋冰盖已经缩减了一半,那时的夏季海冰还可以覆盖约7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而现在却只能覆盖400万平方公里。目前,冰盖面积已经萎缩到1500年以来的最小。
  2007年,“西北航道”自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摆脱了海冰的困扰。从此,大小船只—包括游轮—可以在夏季穿越北冰洋而畅通无阻。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沃尔特·迈耶用“碎冰”来形容今天的冰盖,而且它还在越变越薄。过去30年间,冰盖体积已经缩小近3/4。正如拉瓦尔大学的路易斯·福蒂斯所说,“在通往北冰洋‘无冰之夏’的目标上,我们已经走完了3/4的路。”
  不仅海冰消融,卫星数据显示格陵兰岛厚达3公里的大陆冰盖也以创纪录的速度融化。7月,格陵兰冰盖面积的97%受到了影响。西格陵兰冰川融水汇成的强大水流甚至冲垮了横跨沃森河的一座重要的公路桥。
  人类主导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冰盖消融的肇因,而冰盖损失对环境、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格陵兰的冰川融水流入海洋,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随着温度不断变暖,海平面从20世纪早期的每10年升高1厘米,攀升到近20年来的每10年升高3厘米,从1900年迄今,海平面总共升高了近20厘米之多。尽管这些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世界各地易受影响的海岸来说,海平面的升高令其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10年来全球海平面升高,其中1/5水量应“归功于”格陵兰冰川融水。如果目前的冰盖完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个骇人的数字意味着,目前的冰盖就是融掉那么一小块,其后果都是我们无法承担的。此外,卫星数据显示:总量达格陵兰冰盖10倍的南极冰盖也在逐渐融化中。
  北极海冰的消融还影响到大气状况。冰盖面积越小,其反射的阳光就越少,裸露的海洋面积越大,因此,将有更多热量被海水吸纳并随后释放进大气层,进而对北半球的风力和气压造成影响。
  最近,珍妮弗·弗朗西斯和斯蒂芬·维福路斯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流经北美、欧洲和亚洲中北纬度地区的北半球极地喷射气流的曲折流径开始变得更大、时间也更长。这种气流变化增大了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数百万人造成影响的2010年巴基斯坦洪灾和俄罗斯热浪就属于这种极端天气事件。
  更棘手的是,北极海冰消融引发了对新的可利用资源、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争夺浪潮(人们甚至重新试图寻找富兰克林那艘失踪船只的残骸),而化石燃料恰恰就是全球变暖的主要成因。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最近公布的《全球能源评估》显示:在对抗全球变暖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可支付的能源,这一目标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必须从现在就迈出能源转型的步伐。利益集团否认人类对全球变暖的责任,他们抗拒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难遏止和扭转人类所造成的影响。衷心希望北极海冰融化的卫星实拍镜头能促使人们采取相关的重大举措。
其他文献
个人来做主  权利的主体是个人,因此权利主体的自主性即指个人的主体性。个人作为权利的承担者,享有对自己权利的決定权。对某种权利的行使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由决定,不受制于任何其他个人、团体和政府。任何政党、家庭成员、社团组织都不能合理合法地替个人作出行使或不行使某项权利的决定。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该决定必须来自个人,而不是来自集体、团体和政府。康德所谓“权利就是自由的行使” 就是这个意思。  自主性不
走进河南信阳平桥区的郝堂村,扑面而来的感觉是环境好,村里没有垃圾,道路与河道修缮整齐,已经翻新和正在改建的民居富有中原历史文化特色。这个村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与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出现的乡村凋敝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此前,这里与绝大多数农村没有什么不同。2009年底,郝堂村“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是变化的起点。围绕这一金融组织,自分田到户以来就原子化生产经营的村民重新发生了联系,乡村自治的能量得
3月12日下午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农业部的记者会引起了众多关注。去年开始,粮价的一路攀升引人注目,民以食为天,粮价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政治问题,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阶层打击最重,因此攸关社会稳定。今年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西亚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在某些国家达到了更迭政权战的地步,究其起源,直接的导火索便是高失业率和食品价格“一马当先”的通货膨胀压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
12月15日至19日,温家宝总理率领300多人的代表团访问印巴。这是时隔5年之后温总理对两国的再度访问,与上次不同的是,新德里这次被排在了访程前面。  近两年来,中印首脑在G20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东亚峰会等多边外交场合频繁会晤,给人以两国关系热络的错觉。而温家宝这次南亚行,着意在印巴问维持脆弱平衡,只是相对于巴基斯坦的热情拥抱,印度的待客态度不冷不热,折射出中巴、中印关系的温差。    中印
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认为,秘鲁今年的总统大选是在艾滋病和癌症之间做选择,他指的是两位最具实力的候选人:乌马拉和藤森庆子。4月10日首轮选举中,乌马拉得票率31.7%,藤森庆子为23.5%,6月5日第二轮选举乌马拉以51.5%小胜藤森的48.5%,将于7月28日就职。  秘鲁股市对乌马拉胜出的反应是当日暴跌近10%,后又逐渐上扬。乌马拉当选后,首轮外访选择了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和智利五国
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必然充满了反社会的情绪,但这种个人性的不满情绪却可能在知识分子的带头下,成为革命或激进改革的动力。因此人们遂说,这种反社会的情绪有促成进步的升华可能。  但今天的美国却是个极为倒错的国家,1980年代,美国有青年运动和有色人种的民权运动,那是最后一次以普遍的公平为诉求的进步运动,在此之后,美国即全面的右倾化和私人化:  —美国是个自由社会,每个人要为自己负责,失业不是体
若以财富来衡量一国崛起或者衰落,英国是不折不扣地衰落了,连筹办奥运会这种在全世界面前争面子的体育盛事,都力求节俭。在有节制的开支范围内,开幕式把这个国家几个世纪以来推动本国乃至世界进步的力量、精神近乎完美地贯穿起来,自信和抱负自然地流露。  英国国力的下降轨迹  在19世纪之前,英国借助军事实力动摇了三大殖民帝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地位。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又在英荷战争和七年
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    对于“电视剧政治”的批判,大抵是公允的。我们对于历史大都难以抱有同情的心态去读,或热烈崇拜帝王的文功武治—— 一个强势的皇帝懂得调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专制远比民主更富有效率。  另一个极端则将这些皇帝们批评得一无是处:残暴、阴险等等。我们今天拍的电视剧大抵是持前面的观点,中国人骨子里有着权力情结,只有权力才能特事特办并彰显自己高人一等。批判的人则总是以世界上最
受推崇的“个性”  有次逛街入一小店买点日用家什,听见旁边两个姑娘在挑选什么东西,其中一位说:“才10块多啊,这么便宜,很个性的!”我侧眼一瞅,她们好像正在挑选一样时尚的头饰。我这人已经过了讲个性的年纪,但也知道那东西在她们看来一定很特别。  不知从何时起,“有个性”在许多人看来便成了一件生活必需品,而“扼杀个性”几乎沦为教育学上的犯罪。在这种风尚之下,大家都信心满满地相互鼓励着寻找自我,无论它是
从经济数据来看,在全球经济的风雨飘摇中,中国似乎风景亮丽,但这并不必然说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问题。    政策偏差?  2008年面对50年或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采取较大力度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是必要的。事后的情况表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相当明显,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强劲回升,四季度经济增长再次回升到10%,而且基本持续到现在。这里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搞清楚:一是面对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