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行孝”笑话多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靖以海瑞奏折中“家家都净”的谐语闻名于世,其实嘉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孝顺”。
  虽然父亲在嘉靖12岁时便撒手人寰,但在有生之年,父亲还是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嘉靖身上。早年和父亲朝夕与共、精研诗书的情景生生地烙在了嘉靖的记忆中,以至于他为了将仅当过亲王的父亲扶正为“帝”,和朝中执拗的大臣们斗智斗勇20年,甚至以大明的国运为代价替父亲脸上争了光。
  但物极必反,嘉靖的“孝迹”多多,“笑果”也不差,有些甚至到了令人喷饭的地步。
  有一年,御史巡视组回朝复命,揭发贵州寻甸知府汪登经常上班迟到,应该降职。好在汪登朝中有人,就在他乌纱帽将要难保的紧要关头,吏部尚书出面力保,说:
  “小汪其实是个好同志,他是因为要伺候老母亲才上班迟到的……”没等吏部尚书说完,嘉靖忙问汪登家住哪呀?吏部尚书听出了弦外之音,立马回答“京城”!嘉靖听了热泪盈眶,说这官员真孝顺啊!从北京跑到贵州,这得受多少骨肉分离之苦呀!算了,别让他在那儿憋屈着了,回京里当京官吧,也好早晚照顾他的娘——官员把准了嘉靖的脉,竟然能打着“行孝”的大旗让一名即将被降职的官员转祸为福。
  还有一次,陕西参议于湛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改任南方的职务,言官弹劾他故意编造借口躲避责任,必须严惩。结果,嘉靖不仅没有采纳言官的意见,反而为方便于湛侍奉母亲,顺了这位孝子的意思,让其改任到江西。
  对于不孝顺的臣子,嘉靖也决不姑息。吏部侍郎董圮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没有及时回去奔丧,嘉靖知道后十分气愤,当即撤销了他的职务。
  更令人咂舌的是,嘉靖的“行孝之道”引发了一宗十恶不赦的弑母案件。
  京城居民张福和邻居张柱因为一些琐事结下了梁子。偏激的张福决定借刀杀人,他要“借”的便是嘉靖这把不分青红皂白的“孝顺刀”。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丧心病狂的张福手起刀落,砍死了自己白发苍苍的亲娘,然后上衙门喊冤,说是张柱干的。
  不过,明朝的大理寺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很快从张福的姐姐那里查清了事实真相,原来整个作案过程恰巧被回娘家的张姐看见了。面对铁证,张福咬紧牙关,死不承认。他明白只要坚持下去自然有人为自己出头,那人便是“孝子皇帝”嘉靖。果然不出张福预料,大理寺的案卷呈到嘉靖面前时,立刻被驳了回来。嘉靖的理由很简单,世上怎么会有人忍心弑母?此案定是张柱所为。顶不住嘉靖的巨大压力,大理寺官员只好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将张柱斩首示众。而手上沾满母亲鲜血的张福却拍拍屁股回家了。
  嘉靖想“行孝”本无可厚非,只可惜他的行孝标准过于畸形,“孝果”往往变成了令人齿冷的“笑果”。大明朝也在老百姓的声声冷笑中一天不如一天了。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1 .你怎么什么都吃  万物蓬生的盛夏,一大群孩子如同一群羊羔,在广阔的田野上嬉笑玩闹着,这是星光小学四年级举行的一次野外夏令营活动。傍晚时分,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向大巴车。  疯玩了一天的孩子们一个个瘫倒在座位上,有的找东西吃,有的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有的还在打闹着。  “谁有吃的啊,贡献一点儿,我饿死了!”李思特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嚷道。  蓝雪老师正在车后清点人数,被李思特这么一嚷,忘数了,回头瞪了
咸丰年间,四川合州有一户人家,一家三口居住在一起。有一天深夜,女主人向氏醒来发现丈夫不见了,而且大门开着,就急忙叫醒儿子出去看看,可儿子去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回来。直到天亮后,向氏才发现丈夫和儿子被人杀死在几十步外的路边,于是赶紧报案……合州知州接到报案后,立即派人对现场进行了勘察,随后对向氏家周围住户进行走访,但毫无线索。由于事关两条人命,所以上级部门很重视,四川太守多次要求破案,案件却迟迟破不了,
看着手中画册上那只蓝色蝴蝶,莫小康呆住了——那是一只他从未见过的蝴蝶,有一双淡蓝色翅膀,两只金色触角,像是从天而降的精灵。  “妈妈,这世上真的有蓝蝴蝶吗?”莫小康问。“有的,你没碰见过而已。”妈妈回答。莫小康当即决定捕捉一只蓝蝴蝶送给妈妈,因为她的生日快要到了。  第二天,莫小康一到学校就直奔生物老师办公室。他是一名初一学生,刚上生物课不久。“刘老师,世界上真的有这种蓝蝴蝶吗?”莫小康指着画册上
戴安娜王妃的胞弟曾说,“戴安娜总是说,自己只是一个脑小如豆,其笨如牛的乡下姑娘”。被无数人仰望的王妃内心却是如此胆怯和自卑,这和照片中神采奕奕的她形成了鲜明对比。  1981年,33岁的查尔斯王子迎娶了20岁的戴安娜。婚姻的初期是甜蜜的,可是,她一夜之間变成狗仔队围追堵截的对象,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在世人面前,这让戴安娜陷入惊慌失措的境地。每次出席重要的公众场合,她都紧张得需要用长时间的哭泣来缓解心中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重阳节。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它又叫老人节、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踏秋节等。重阳节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每逢重阳节我就会想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等千古流传的诗句。  以前我对重阳节不甚了解,觉得它没有春节热闹
一次,著名作家吴组缃应某报编辑约请,撰写了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文章,这位编辑将文章修改了几处,又寄回给他。吴组缃看后说:“这已经不是我的文章了,发表时不要署我的名字。”文章发表后,编辑部寄来稿酬100元,吴组缃却如数退回,说:“我写的稿件没有用,不能收这笔稿费。”  20世纪40年代,吴组缃应聘到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任教授。他去时适逢学期中间,校方表示让他开半个学期的课,但支付他整个学期的薪水。吴组
一  “对不起,请问,你……您是女巫吗?”  我拉了拉赭红色的斗篷,让大半部分脸隐藏在阴影之中,露出的嘴角下方有一道结痂的伤痕,怵目惊心。果然,来访者脸上出现了我意料之中的神色。  这间狭小的屋子里,紫黑色的浓汁在我身后的坩埚中冒着泡,白色烟雾呈螺旋状上升。桌上堆满魔法书,泛黄的书页间传出细细的响声。  “王子殿下历尽千辛万苦找到这儿来,就是想让我陪同去找人鱼么?”我一边不急不慢地问,一边暗暗地观
嘉庆年间,南安县星子村的河边出现了一具尸体,一连两天都无人认领。第三天,南安县的首富范荣去县衙报案,称那具尸体是他的表妹于淑珍,他说,于淑珍肯定是被她丈夫李宗所害,请县太爷一定要严惩凶手。成知县听范荣这么一说,立即让师爷王丰带着仵作杨同前去验尸。  王丰跟杨同刚出门,范荣便拦住二人,掏出两根金条递给王丰,说道:“河边出现的那具尸体确实是于氏,我想师爷应该不会有不同意见吧!”王丰看了一眼金条,答道:
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这几乎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有着高超医术的良医。  施耐庵曾一度居住在江蘇兴化城里。当时,有一名病人叫顾斐,患病数月,面黄肌瘦,神情恍惚,整日口中不断念叨着“五月艳阳天”。多名郎中经过诊治,都认为病人脉搏微弱,舌苔焦红,系肝火太旺之故,均开了去火之方。然而顾斐服用后,病情非但不见减轻,反而日甚一日。如此怪病,使得施耐庵也感到一时难以对症下药。  一日,施耐庵
1  妈妈说,等放了暑假,让素素跟鹭鸶老头学做绢人儿。素素没说什么。学做绢人儿就学做绢人儿吧。学校倡导学生学一门与功课无关的才艺,素素是女孩,学木工陶艺不合适,舞蹈又辛苦,乐器和美术好像太普通了一些,学做绢人儿挺好的,她最喜欢玩娃娃了。  鹭鸶老头姓陆,因为长得又高又瘦,活像长脚鹭鸶,认识他的人就叫他“鹭鸶老头”。这个外号是由早年间某个孩子先叫出来的,后来,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叫了,再后来,孩子们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