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学生实际的数学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a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的课堂经历,让我有了一些感悟和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课题、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由于不同的教师的执教,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我听过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当走进这些名师的课堂,如同进入一个师生真诚交流的驿站,他会带给你激动、兴奋和智慧,会让你时常感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而这些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找准教学起点
  教学起点是指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必备的业务之一。只有把学生研究透了,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搞好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一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思维方式。
  二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了解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学生还不理解,用的不太好;哪些学生虽已领会,但还不深刻而容易出错。
  三是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与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如:我在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事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而且大多数对将要学的“兩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全班46名学生中,有39人已能正确算出得数,并能口述算理,其余7人能算出得数,但速度较慢,算理表达不清。如果把教学的起点定在“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显然不符合实际。为此,我把教学起点调整为“写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并且算出得数。”反馈时选择一部分算式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这些算式加以分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展示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不知道到知之一些、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在备课的同时,能备学生,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引领学生亲历学习活动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有服务于生活。《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最能带给学生激动、兴奋。
  在数学过程中,老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是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无处不用数学。
  1.亲历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因此我们今天的数学教学要与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从而亲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亲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简言之,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现成的慨念、公式等以成人化的描述方式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探究出结果。这种探索的经历意味着学生要面临许多困惑、挫折,也可以在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之后依然收效甚微,但这一过程恰恰是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所必须经历的。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课本及教师间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和能力,发展了情感和思维品质。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从而得出公式。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但对圆锥的体积公式有了较熟练的掌握,而且对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认识会更加深刻。
  《新课标》指出:“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这也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现学习的亲历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
  3.亲历知识的运用过程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学生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注意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的培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过后,我出示了学校一个长方体沙坑情境图。让学生测算出长方体沙坑的体积。一开始孩子们都蒙了。紧接着学生们在讨论着什么,要算长方体沙坑的体积,就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于是学生从体育器材室借来了软皮尺,先后量出了沙坑的长、宽和高,然后记录数据,并且算出了沙坑的面积。学生真正从实践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素材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我们应该将“猜想”应用于小學数学教学之中,教师教猜想,学生学猜想,在“猜想——验证”式的学习方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的思维方式、解决
期刊
单纯性传授知识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现自学方式的变革已逐步成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我所在的中学里我们几个数学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面临的情况是: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七年级学完了,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有理数计算,“双基”能力较差;课堂上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筋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
期刊
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的评价,数学作业的评价,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这句话告诉我们,增加阅读量是让学生变聪明的好办法,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小学生从小进行大量的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了自己的心灵,充实了头脑,让自己终身受益。我曾经对我校三年级以上的同学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进行调查,在调查中显示,有近2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式,即预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的讲授新课;为了更好的,更快的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学习上失去了兴趣. 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
期刊
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一个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爱上英语。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
期刊
我们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中我们的信息获得量多渠道,多内容,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也同样注入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的传递不再是传统单一的。课堂上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老师要传达的教育内容,通过多彩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
期刊
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下,教师要把课堂学习时间大部分都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变为主导者。因此,怎样在新的教学理论下构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的问题。如何在时间有限的数学课堂,将数学知识与课堂教学高效结合,也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并且做到的。以下笔者列出了现在初中数学常见的几个导致课堂低效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成因一:教师教学方式死板单一,方
期刊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但欣喜之余,让我们冷静地去审视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效果不容乐观,能真正较好地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教师并不多,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处理不恰当,由此引发出课堂教学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能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预设生成,避免出现措手不及的尴尬局面。因此我认
期刊
摘要:在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如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品德课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教育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等品质。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第一,根据学生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