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修史问题谈卮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073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近2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若干单本文学史接踵问世;各族合璧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更以灿灿新意、勃勃生机,屹立中外文学史之林。学者们筚路蓝缕,首拓民族文学研究一大荒野。其诚可感,其绩可贺!
其他文献
本文对壮族情歌《欢岸》所反映的明朝嘉靖年间的社会历史,当时田州一带壮族地区的自然风物、风俗习惯、劳动观念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欢岸》作为壮民族先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既为我们展示了当时 壮族的社会风貌,亦对我们研究那一段时期的民族心理具有帮助。
本文侧重考察《黑瓦房》的叙事策略,分析了作者处理“故事”的三种形态,通过对其叙事预谋的追寻,认为同样是60年代的作家,同样是追溯“童年记忆”的再现,但作者与其他60年代作家提供的“童年记忆”最大的不同在于:作者表现出对人类精神理想的极大热情,在20世纪末重新思考古典主义对于人类灾难积极向上的牵引价值,在当下的多元价值组合下,有着不可忽视的认识意义。
新时期的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对已有观念和理论范式作出反思,从而将学科发展引向更加富有活力的轨道,这是很多民间文学研究者都在关注的问题.2001年3月中旬,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文学所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学者在北京召开了一次题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现状与理论新议"的学术研讨会,针对上述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正> 罗伯特·克拉夫特:(以下简称克)您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您将成为作曲家?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以下简称斯)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和怎么会第一次想到我要成为作曲家。我只记得在我童年时期,在还没有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学习以前,这些想法就产生了。克:在乐思开始的时候,您心里是否明确它将要发展成什么样的曲式?还有,乐思本身是不是很明确要用什么乐器演奏? 斯:您不应该设想一旦乐思在你心里产生你就会或多或少地清楚地知道你的作品可能会演变成什么曲式,声音(音色)也并不总是被呈现出来的。但如果乐思只是一组音符
<正>一 在金源诗坛上,汉族诗人占绝大多数,女真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诗人为数不多,但他们的诗歌创作却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几位有代表性的女真诗人,都是皇帝或皇室成员,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文化风气和诗歌创作,有着颇为广泛的影响,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影响着一个时期的诗坛风云。
<正>一 在人类千百年学术累积的基础上,当今学科发展的总趋势,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前提,越来越细致化、专门化。这种趋势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思想前提,即学术的发展已把人类原生性事实从总体上“分割”完毕,学林疆域已无“新大陆”。
<正>在萨满文化中,一些祭祀物件的符号象征意义是人所共知的。人们可以从仪式的、口传文学的和一些有着象征意义的文化模式中,去了解该符号的具体结构意义和其在文化心理上的作用以及其在萨满教认识论上的意义。事实上在萨满教中很难说某一符号只有着某种单纯意
<正>文学承载历史,历史转化文学,为历史小说的基本特征。因为它是文学,基本功能在于审美,所以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原则,不是如实地记载历史,而是形象地描绘历史,让历史在艺术形象和艺术氛围中活起来。使干涸了的历史故道里,重新波涛汹涌,万船竞渡;使干瘪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