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心房 开启心智 激起愿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ice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育作为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但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永恒主题,而且关系到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传承和延续。但是,在升学竞赛的压力下,为应付考试教师们只抓知识的积累,不重视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使得人们对智育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单一。很多人已经把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与智育等同起来,至多再联系到与学习知识有关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智育 本质 任务
  
  一、智育的本质
  智育是授予学生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其智力的教育。它包括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兴趣以及学生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并应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为此,笔者认为智育较德、体、美几“育”而言,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智育和智育的实现,既与传授知识分不开,也和教育过程分不开,离开知识的传授就谈不上智力教育,因此,教学就成了传授知识和实施智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不可缺少的手段;其次,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整个智力的发展、智能的培养和世界观的形成,即全部都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直接相联系又不能仅仅归结为一定知识量的积累,“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他的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的时候,知识的获取过程和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 苏霍姆林斯基。现在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智育的本质时,就不难发现,智育其实就是智力的开发和智能的培养,即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智能、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智育的任务和作用
  透过智育的本质,可以发现智育的任务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获取与积累科学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创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必须要保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如基础真理事实、定理、数据等;二是用以理解和利用其他精神财富的本领,如读写、表达等,包含着目的和手段的双重性质和作用。这些都是人们历经世世代代辛勤劳动不断积累创建而保存下来的,后代不仅有保存和继承的责任,而且还有充实、发展之责。要充实和发展,首先得继承和接受,对学生来说便是认识、是发现、是他们知道本来还不知道的东西,认识本来还不认识的事物。因此,传授一定的知识,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启发学生努力跳出课堂教学范围去阅读、研究、思考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两点基本任务。而此时,教师的技巧就在于不把获得知识看成最终目的而当作一般手段,在于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成为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手段,使掌握知识的过程和知识的运用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知识的积累既为运用而获得,又为获得而运用。
  (二)发展智力
  不能以为,只要能使学生掌握了教材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更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来估计教学效果,要看这些方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一般智力的发展,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同时促进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我们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不少在低年级学得很好、掌握知识不怎么费力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上升,学习却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为什么学生掌握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似乎成为一种负担,使他们越学越吃力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的教学使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之间常常脱节,教师往往把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当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把教学视为培养学生发达智力的手段。只有使学生具备了发达的智力,才会使学生的学习随着新知识的掌握而变得越来越容易。因此,防止教学过程与智力发展脱节,几乎成了最重要的智育任务。由此可见,只有当教师不把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量的扩大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当作发展学生认识与创造能力、喜欢钻研和灵活思考能力的一种手段的情况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智育。
  (三)培养智能
  智能是脑力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必须具备的技能,具体表现为会学习、有兴趣等。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脑力劳动的经验,不会进行智力劳动,不善于学习或对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学习劲头不足,这都是因为他们的智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由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智能作为智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使学生能学习、会学习,有继续学习、不断追求真理的志趣和愿望。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获得和掌握知识,要具有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技能、兴趣和要求;要教会学生善于从事脑力劳动,不断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并愿意通过脑力劳动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因为,智能既是智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智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智能只能在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中才有可能很好地被培养起来。
  总之,在新课程条件下,要想最终实现智育任务,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并学会、善于进行脑力劳动,仅靠掌握学习技能、只有求知的志向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作为后盾,这种后盾是最终实现智育任务,使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善于从事智力生活、能连续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的最根本的保证。学生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获得的知识越多,逻辑认识对学生的情感触动得越深入,学生记得就越牢固,新知识在他们头脑中就越有条理。所以,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以思维的锻炼,更要给学生以意志力的锻炼,这样,智育的全部内涵才能真正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2]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的时期,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增强师生课堂互动方面着手,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兴趣 有效性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握“以趣导学”和“有效互动”两个方面。只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
【摘 要】总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探讨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感到困惑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广大同行及前辈的指导,使自己能在今后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得到一个提升。  【关键词】分组式管理 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为了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我曾像一位尽职尽责的“保姆”一样,事无巨细,一抓到底,管得很辛苦也很累,但效果甚微。后来我尝试使用参与式班级管理,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
1.引言  据笔者教学经验和调查发现,大学英语学习对于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还停留在单词和知识点的记忆上。英语学习记忆是基础,此外从知识点的记忆到语言理解的提升以及语言的产出才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这一系列提升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尤其是听力理解是学生的瓶颈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听写这一教学途径攻克这一瓶颈问题。听写是语言理解和运用的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从语言信息的输入到语言信息的输出。在
【摘 要】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有效载体,更是独立学院实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性地提出“文化移通”系列建设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品牌价值的文化育人之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文化育人 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强国”写在奋进的旗帜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
【摘要】自古以来, 教师都被视作社会上最受敬重的职业。但近些年来教师的社会评价在下降, 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正视和反思: 评价下降的原因何在? 社会对教师对教育行业的期望又是什么? 在纷繁变动的社会潮流中, 身为教师如何认识和修正自身, 审视工作中的得失, 并真正肩负起时代社会的责任?人在反思中成长, 人类在反思中进步, 就如同公共汽车司机若偏离了既定的目的和路线, 必将把全车人带入歧途, 教育行业能
【摘 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语文老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不能只关注语文知识系统的教学,通过听、说、读、写来进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识字作为学生进行阅读的基础,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手段来促进学生多识字,以及促进学生识字效率的提高。本文先是讲解了几种通过情境来促进学生识字效率提高的方法,然后讲解了通过游戏、多媒体来进行学生识字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情境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文理学院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唯一的省直属普通本科院校,不仅担负着为川东老区1800多万人民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担负了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弊端,课堂上教师偏重对语言知识内容的讲解,忽视了语言情景的创设。本文以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为例探讨了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利用情景教学法指导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英语阅读 教学    一、情景教学法的定义  自从情景教学法传入中国,我国的专家和学者也开始了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于瑶(2
【摘 要】在记叙文运用矛盾思维,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及本人在写作课中的践行。  【关键词】矛盾思维;记叙文;矛盾点;评价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多维思维。矛盾思维是多维思维中的一种,很多人只是认为矛盾思维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却不知矛盾思维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叙文由故事和抽象构成。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
【摘要】人性的不完全理性以及工作的琐碎性,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赢得学生情感的归属才能事半功倍。赢得学生情感应探索有效的路径: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人文修养、艺术的言谈举止来体现自身所具有的人格之光、智慧之光、价值之光,从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情感归属    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说简单就很简单,说复杂也极其复杂的工作,若能够理顺一个班级,学生就是树木,不用每天浇水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