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wei3330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一直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对于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汉语词类多功能性、词类活用、词的兼类的简单整理和论述,尝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现代汉语词类的多功能性概说;二是词类活用概说;三是词的兼类概说;四是词的兼类、词类活用、词的多功能性的关系。
  关键词: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 词类的多功能性
  一、现代汉语词类的多功能性概说
  汉语语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词类具有多功能性,词类与句子成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一对多的关系,因此,在对一个词的類别判定时,往往需要依据该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正如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所提出的:“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另外,高名凯先生提出“汉语的实词不能再行分类”,原因是汉语的实词“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词类功能”。
  实词的多功能性也是现代汉语缺少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词汇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而不用改变形态,这大大增加了汉语的表意能力和意合性。实际上,这一特点与汉民族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重视人内心的认知能力。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提到汉语在表示动作与事物的关系时,更依靠“意会”,而不是依靠语言。
  二、词类活用概说
  陈承泽先生首次提出了“词类活用”说之后,学术界关于词类活用的定义有了统一的认识,即指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不仅在现代汉语中有重要的语法、语义的作用,同时,汉语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古代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将常见的几类词活用进行举例说明。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老:小孩儿拿大铜子儿打老。
  (2)小:这小子是个恶霸,非要娶那个姑娘作小。
  在这里,(1)句中“老”由形容词“年迈的、年长的、陈旧的”活用为名词表示“父母”或“长辈”。(2)句中的“小”活用为名词“小妾”。
  (二)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现象是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最常见、最广泛的类型。
  (1)下三烂:他这么做也太下三烂了。
  (2)木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木头哇!
  (3)开幕式表现的“很中国”,而闭幕式展示的却“很世界”。
  (1)中“下三烂”原本表示不入流、低下、不正当的人,在这里活用为形容词,表示“不正当的、不入流的”。(2)中的“木头”在这里由实物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表示“愚笨、迟钝、不敏锐”的意思。(3)中的“中国和世界”在这里表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世界性、国际化的”。同时,名词活用为动词这类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如“左右欲刃之”中,“刃”指用刀刃杀害。“晋军函陵”中,“军”指驻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忧”指“以……为忧”,“乐”指“以……为乐”。
  (三)动量词的活用
  说一遍、玩一会、回来一阵、睡一觉、见一面/一下子/一下儿、骂一通等等。这类词多用于表示次数和时间,后面一般不跟名词。
  (四)借用量词的活用
  一身的土、一脸泥、一屋子人、两手油等等。一切名词都可以充当借用量词,这里的量词“一”并不表示实际的数量,它可以改换成“满”。名词前可以插入“的”。
  (五)名词活用为动词
  拿水车车水、拿钩子钩、拿水舀子舀。这类情况在方言和古代汉语中的例子最多,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他词活用为动词:火了、颠了、气了、热热粥。
  词类的活用在语用范畴上,往往能够更生动地表情达意,能够起到语言修饰的作用,能够使句子的表达更加贴切生动、耐人寻味,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广泛。
  三、词的兼类概说
  兼类词指的是一个词具备一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可归入不止一种词类,且各词义之间紧密联系,兼类词的读音一定相同。如“丰富”兼动词和形容词,“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动词),“物产资源丰富”(形容词)。再如“锁”兼名词和动词两类,“配一把锁”(名词),“锁上门”(动词)。
  兼类词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兼动词和名词,如“指示、总结、建议”;二是兼形容词和动词,如“密切、热闹、明白”;三是兼名词和形容词,如“标准、精神、民主”;四是兼动词和介词,如“用、到、跟”;五是兼连词和介词,如“和、跟、为了”。还有一些特殊的词同时兼有三种词性,如“保险”,“他保险知道这件事”(动词),“你得买点保险”(名词),“这事情虽然差不多成了,但还是不太保险,你再去打听打听吧。”(形容词)
  四、词的兼类、词类活用、词的多功能性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义的转变如果只是临时发生改变,而非经常化,那么仍不属于词类的改变。邢福义先生则提出了“入句变类”的主张,而且认为“入句显类”和“入句变类”都是词性规约的必要条件。所以兼类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该词类的用法和词性的使用是否较为固定。比如“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吗?就得关心人民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为群众谋利益”。“痛痒”两个字本身是形容词,合起来活用作名词,表示人民的生活和现状。
  从理论上来讲,从共时角度来看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并非难以辨别。毕竟它们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和区分。兼类现象是指在语言的某一发展阶段,一个词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主要语法功能;而词类活用则指的是在某个时期,一类词临时在句中用做其他类词的现象。
  实际上,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实则不易辨别。在对词类活用的讨论中,对活用本身的鉴别和区分其与词的兼类,这两个方面一直是一个难题。有些兼类词是固定的,由古代传递下来的,比如“雨”兼名词和动词两类:“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下雨,动词)“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名词)还有些兼类词是经过发展演变,由临时义变为固定义,如“军”是由名词词性慢慢增加义项,变为兼名词和动词的情况。
  总而言之,区分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首先应该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分清共时和历时。如果词的活用渐渐成为常用情况并且被固定下来,那就会成为兼类词;反之,词的兼类若在发展过程中使用频率降低,范围缩小,那就变为词类活用。因此,区分具体的活用情况时不能过于简单化,应根据不同阶段的词类划分来判断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归属。除此之外,判断词类活用还要求我们秉持正确的共时观念、利用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借助工具书查阅等,以此来综合确定是兼类还是活用。
  参考文献: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2]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修订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陈承泽.国文法草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陆宗达,俞敏.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陈立中.论汉语实词的多功能性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会特点之关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
  [7]李向农,陈蓓.现代汉语兼类词相关成因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01).
  (作者简介:亢梦真,女,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油田地面建设具有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施工工艺复杂、材料种类繁多、交叉施工工种多,以及野外、露天、高空作业多,流动性大,不安全因素多,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为加强油田基本建设管理,适应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组织施工,加强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和复杂。  【关键词】地面建设 治理 施工管理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中一直存在的顽症就是施工中的“低、老、坏”质量问题。“低”——工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部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仍然有很多小学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而是将大部分的教学资源投入到了学生的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因此,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笔者在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终有所得,有所悟。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给广大教育同行以启发,希望能够
少数民族语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更好地进行普通话的推广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及传承都是各方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推广普通话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1项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准则中对许多同类经济业务事项提供了多种会计处理方案,大大增加了公允价值使用频率,对
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水平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写的训练。本文从日常的教学中对教材资源的利用、学生英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海洋石油的开发日益高涨,本文主要阐述海上国内外石油钻井发展及现状,石油钻井项目管理,以及石油钻井项目管理引进的有关问题,旨在促进石油钻井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钻井 钻井平台 项目管理  从1970年至今,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建造方面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特别是在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上,无论在设计、制造还是实际应用中,我国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 海上钻井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的完善与进步,学校一直提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方法,开展新的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让小學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创新思维  语文教育是小学时期重要
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路桥工程中所存在的预应力的施工技术、过渡路桥部分的施工、路桥中桩基部分的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仔细的讨论与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