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东湖:一鉴湖光百景灵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国学大师俞樾曰:“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临海,风光秀丽,古迹颇多。东湖位于古城东门外,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开凿,宋熙宁四年(1071)台州郡守钱暄将其拓建为湖,并建成园林。清代经过台州郡守鲍复泰、刘王敖先后两次修缮后,规模更加庞大,成为台州园林之首。东湖南北长500多米,宽160米,总面积280亩,整个园林亭台建筑精美,植物丰茂,内涵丰富。
  从东湖的东南门进入,映入眼帘的建筑是依水山庄,得名于“诗圣”杜甫的诗句“名园依绿水”。走过道道圆形拱门,便能看到一条长廊。大抵是因为周围栽种着许多绿竹,长廊内十分清凉。廊内长椅上,有几位年轻女子手捧着书安静地阅读,也有一些老人手拿蒲扇悠闲地聊天。铺着鹅卵石的小径曲折幽深,引人去往公园深处。周围的绿植与假山自然融合,移步换景间东湖无不透露出属于江南园林的娟秀雅致。
  越往北走,湖面越来越开阔,而道路却似乎走到了尽头。走出长廊,只见一座曲曲折折的石板九曲桥静卧于水面之上,将游人的脚步继续引向前方……走在九曲桥上,整个东湖尽收眼底。九曲桥为清代知府刘璈所建,桥面两侧铺条石、中间铺方石板,桥梁从头至湖心亭共有5折。走在九曲桥上,能看到景区周围的沿湖岸边,高高低低的丛林绿地之间,到处是来往游客。徜徉在舒适宁静的东湖景区里,全身心都得到无比的享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赏东湖也是如此,站在湖心的九曲桥上看两岸的风景与站在两岸眺望湖心风景的感受截然不同,但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东湖的魅力。
  站在九曲桥上,清风徐来,顿感阵阵清爽。湖水澄澈,十分幽静,只有风吹来时泛起道道波纹,阳光洒在湖面上,缀满点点金光。茂盛的绿竹将湖边的建筑掩映其间,在湖面留下斑驳的倒影。尤其是几棵巨大的千年古榕,它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生长延伸,深邃的绿色蔓延到远方,古榕树们将翠绿的湖水渲染得浓浓淡淡、虚虚实实,如同一幅水彩画。
  吴越国创始家族钱氏家族的祠堂在东湖的东面,名为荣兴堂。吴越钱氏因五代时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忠懿王钱弘俶的业绩与声望,延绵后世,遍及海内外。北宋时期,钱弘俶遵照“善事中国,弗废臣礼”的祖训,审时度势,将所辖十三州、八十六县、五十五万零七户、十一万五千卒,全部“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五代至北宋,钱氏众多族人先后持续出任台州刺史或郡守。特别是钱暄,在任期间,增筑台州府城,开临海东湖,对于临海厥功尤伟。南宋时,临海成了钱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后,钱氏有迁居于寧波、绍兴、温州、湖州、金华、常州、无锡等地。
  “好水好山,出东郭不半里而至;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楼何如?”走过回环曲折的九曲桥,便来到了湖心亭。湖心亭始建于康熙年间,亭阁三层,飞檐八出,高瓴琉瓦,翘角滴翠,整个亭子构造精巧,气势宏伟。抬头,只见柱子上有几副对联:“亭立湖心四面湖光供啸咏,湖增亭色三层亭影仰巍峨”“四壁云山天上下,一亭风月水中央”“四面轩窗宜小坐,一湖风月此平分”。湖心亭造型精美,别具一格,亭角雕龙饰凤,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才能。
  从湖心亭出来,继续沿九曲桥向北走,是一座六角亭子,此为半勾亭。白居易有诗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亭名大概取义于此。半勾亭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四面临水,单层六角,以六根石柱擎撑水中。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月点波心静观自得,风送香气小住为佳。”进入亭内,湖水倒映出亭子一角,映出的亭角就像一弯月牙,坐在亭子里,欣赏四周湖景,凉风拂面,如此惬意,怎能不勾留游客于此?
  一路向北走到九曲桥的尽头是骆临海祠。骆临海祠是为纪念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而建的,当年骆宾王曾被贬到临海担任县丞一职。祠门的墙上刻着大量浮雕,内容为关于骆宾王的一些人生故事。祠门两侧建有咏鹅池、咏蝉亭,咏蝉亭是一座简易的小亭子,里面立了一块碑。祠堂内陈列了骆宾王的诗文作品,不得不让人感叹其才华和遭遇。骆宾王文采超绝,他的长篇诗歌《帝京篇》在当时就已被称为绝唱,五言绝句《于易水送别》,二十字道尽悲凉慷慨。据记载,当年武则天读到骆宾王《讨武檄文》中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骆临海祠的北面是一座非常壮观的建筑——樵云阁,取名“樵云”,意为楼阁之高可以够到云端。“钩月樵云共白头,也无荣辱也无忧;相逢话到投机处,山自青青水自流。”樵云阁是一幢四层高楼,虽无雕梁画栋之华丽,却有半拱飞檐之奇巧,木柱林立,肃穆森严。游人登上二楼,就能一览园林秀色。樵云阁内恰有一个小男孩跟着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唱越剧,独具特色的唱腔念白,流淌出临海的古城风情。
  “前路莫徘徊堤上有桥通化境,平心无执著世间万事总逢源。”东湖后湖樵云洲逢源亭,因亭子南北两侧的纵堤中各有一座逢源桥,桥洞又沟通东后湖和西后湖,有左右逢源之意而得名。逢源亭周围绿树环绕,鲜花盛放,鸟叫虫鸣声不绝,好不热闹!
  石刻碑林位于东湖小瀛洲,为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在1995年建造。碑林内集中了历代石雕碑刻近百幅。其中明代抗倭“谭纶画像碑”和“戚继光表功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研究价值很高的“宋赵汝适圹志”和“元陈孚圹志”等。这些石雕碑刻大多具有书法、绘画和雕刻等欣赏价值,为临海增添了一处融观赏和研究于一体的人文景砚。
  “葱茏古木拥芳汀,一鉴湖光百景灵。引月虹桥扛杰阁,凌波桂榭伴华亭。”东湖与临海古城湖城相依,诗情画意、独具匠心的山水园林景观与繁盛茂密的古树名木完美结合,为千年古城增添了新的魅力。
其他文献
宁波市林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浙江省建场历史较早的国有林场之一,地处浙东四明山腹地,与余姚、奉化、海曙、上虞、嵊州等县(市、区)接壤,山峰起伏,岗峦层叠。经营总面积9.8
市吴兴区,“荷花盛开,锦云百顷”形容的就是莲花庄的美景,这座被称为“吴兴一绝”的园林以碧水風荷为名,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莲花庄全园分为四个景区,分别是西区、中区、东区、潜园。在莲花庄的西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延伸带,一处幽静的私家园林建于此,那就是潜园。  潜园与莲花庄同园而筑,以观赏花木为主,是清光绪初年藏书家陆心源的私家花园,最早叫“陆家花园”,陆心源辞官回湖州后,潜心著书,自称潜园老人,所以花园
三溪乡位于丽水市缙云县东部,地处括苍山脚。全域面积42.5平方公里,人口8216人,森林覆盖率82%,海拔400—800米,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是避暑、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运动的理想之地,宛若“世外桃源,澄心三溪”。三溪乡全域范围为浙江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浙江省教育强乡、体育强乡、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卫生乡镇、“丽水
为了完善工伤保险费率制度,增强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安全分级评价,并以此指导保险费率的制定。阐述了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评
浅埋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受上覆岩层移动影响而呈现与深埋煤层明显不同的特征。本文以神府矿区某矿1301工作面矿压观测为工程背景依托,应用"三量法"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
常山胡柚是常山独有的地方柑橘品种,也是“常山三宝”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历经30多年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截至2017年,全县胡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年总产量12万吨,胡
东阳市林业总场黄皮岭分场山高路远,离东阳城区有60多公里,开车要一个多小时.黄皮岭分场与磐安县接壤,是东阳最偏僻、海拔最高的国有林场,林地面积2万多亩,分布在海拔500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