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失眠治验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西药治疗无效的失眠症,应用中药安神镇静药治疗亦多无效。而根据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原则处理,常获卓效。
  例1:患者,男,51岁。数年来失眠,每夜仅能入睡2小时左右,常常夜间12时左右即不能再入睡,开始时,应用少量安宁即可入睡七八个小时,以后虽用多种安眠药也仅能入睡两三小时。加用中药柏子养心丹、天王补心丹,开始有效,以后再无效果。近1年多来,昼夜均难入睡,即使强迫入睡,也仅能从晚22:00时睡到24:00时左右,以后再不能入睡。审视其证,除失眠外,并见胃脘满闷,腹部时见悸动逆气上冲,头晕头重,大便稀溏,舌苔白,脉弦大紧。诊为脾胃虚寒,湿郁不化,轮轴失转,心肾不交,拟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附子10g,肉桂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干姜10g,泽泻lOg,猪苓10g,甘草10g。服药4剂,胃脘痞满好轉,睡眠增加,继服药10剂,胃脘痞满大减,睡眠每夜约7小时。
  例2:患者,女,42岁。数年来头晕失眠,疲乏无力,轻度浮肿,有时连续数天不能入睡,有时又连续昼夜不止的睡眠两三天,睡醒后又连续七八天几乎不能入睡,在失眠的期间虽用多种安眠药及中药镇静安神药也难入睡片刻。细察其证,除失眠外,并见面色萎黄,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胃脘时痛,五心烦热,指趾反冷,或冬季手足冷,而夏季反五心烦热,舌苔薄白,脉弦细。诊为中气不足,气血俱虚。拟健中补脾益气养血,十四味大建中汤加减。处方:黄芪15g,肉桂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0g,白芍10g,附子10g,麦冬10g,淡大云15g,半夏10g,生姜3片,大枣3个。服药4剂后,精神、食欲、胃脘疼痛、失眠均好转,每夜睡三四个小时,继续服药半个月后,除他症继续改善外,睡眠增至七八个小时。
  例3:患者,男,48岁。七八年来失眠,每夜仅能入睡2个小时左右,记忆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日渐衰减,头晕而木,腰背困痛,怯冷,开始时应用安眠药尚能入睡2个小时左右,继而则无明显效果,加用中药镇静安神丸剂、汤剂,无明显效果。审视其证,除以上诸证外,舌苔薄白,脉虚而无力。诊为脑髓空虚,气阴俱衰。拟填精补髓,益气养阴。龟鹿二仙胶加减:龟甲60g,鹿茸4g,人参10g,枸杞子10g,何首乌10g。水煎龟甲、枸杞子、何首乌;鹿茸、人参研末服。1个月后,头晕、精神均好转,睡眠恢复正常。
  讨 论
  失眠相当于中医的不寐,也称“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不寐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病性虚多实少。病机总属阳盛阴虚,阴阳失交。
  《内经》认为睡眠不但与心有关,而且与五脏六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灵枢·邪客篇》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大惑论》篇说:“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并指出治疗原则是“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余宗其论,对心神不安者,治以安神养心;肝郁气滞者,治以疏肝理气;气虚者,给以补气;肾督亏损着,给予培补肾督;痰浊阻滞者,给予化痰;瘀血者,给予活血逐瘀等,常获满意的疗效。 《内经》之论寤寐非仅指在心,而是在五脏六腑,《灵枢》论寤寐隶属于五脏六腑阴阳出入,隶属三焦之交泰,隶属于心肾之交融,隶属于肠胃之大小,隶属于皮肉之解利。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65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就诊,给予抗感染,祛痰并静脉滴注二羟丙茶碱0.5g,5%葡萄糖100ml,当滴至10min时,患者浑身瘙痒并出现皮疹且逐渐增多,痒较剧,哮喘加剧.考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肝硬化大鼠血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及血钙、磷水平与肝性骨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大鼠血中甲状旁腺素升高(P<0.01)、降钙素降低(P<0
目的:解决肝胃气痛片松片及主药碳氢钠含量偏低问题。方法:用均匀实验设计法优选工艺条件。结果:该工艺解决了松片及碳酸氢钠含量偏低问题。结论:该工艺可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