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易损性的影响——以COVID-19为例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还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衡量经济的易损性可以判断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易损性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调整对策。文章根据调查出的城市人口密度、社会财产等社会经济要素数量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经济易损性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由此来预测新冠肺炎带来的经济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安庆市备孕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2020年7-9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夫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备孕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7.95%,男性和女性知晓率分别为67.1%、68.8%;男女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P>0.05)。以单
隐喻是建构政治世界的重要利器,频繁运用于政治文本与实践中为主流话语服务,战争隐喻作为描述性隐喻分支,在抗疫文本中通过紧迫性与对抗性凸显人民抗击疫情的艰难及战胜疫情的不易,强调"抗疫"精神。通过战争隐喻探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的语言使用特征,对照译文分析其英译策略,是把握文本整体话语风格的关键一环。研究表明,抗疫白皮书中战争隐喻具有域间相似性与文本统筹性等特征,在文中使用频次最高,具
从实验类试题、图像类专题、计算类专题和概念类专题4个方面对高三二轮复习作出改进,引导学生高效地分析、处理专题知识,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对学生高考至关重要,复习时间非常有限,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如何让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再提高,真正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二轮复习绝不能是一轮复习的"瘦身"和"压缩",否则会磨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没有激情的复习也会造成"高原停滞"现象。二轮复习过程中既不能泛泛而谈又不能处处深谈,而应是一个攻重点、破难点、扫盲点的过程。找准薄弱点,才是增分点。
期刊
目的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市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8月5—13日,借助"问卷星"网络问卷,依据城乡、年龄、性别、职业人口构成,通过将问卷链接或二维码定向转发的方式,对北京市居民开展调查。结果北京市居民风险感知平均分为(49.48±16.61)分。居民疫情风险感知得分在不同性别、居住地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规培学员)心理行为反应,为规培学员心理健康及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2020年2月12—19日,通过钉钉问卷,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学员进行焦虑和抑郁水平调查及相关分析(SAS、SDS)。结果共回收问卷529份,剔除无效或空白答卷,回收有效问卷484份(91.49%)。其中14.67%(71/484
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市长宁区围绕防输入、防扩散、防反弹的防控目标,明确了"前端清总量、中端治存量、后端控增量、全程保质量"的防控策略。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底机构,在前端清总量和后端控增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服务履职、能力提升上有所收获,同时,也要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机遇,思考自身定位,融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加快自我赋能,促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谣言的蔓延既容易引发社会性恐慌,又有损于政府公信力,极大地影响了疫情的整体性治理。阻遏谣言不能简单依靠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而需要洞察谣言作为群体性无意识活动背后的社会心理诉求和意识形态表达。整理汇集"2020新冠肺炎""2003非典型肺炎""1910东北鼠疫"和"1894粤港澳鼠疫"期间流行的谣言,通过建立一个历史比较的框架,分析和解释重大疫情谣言规律性重现的原因,即谣言的
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更加凸显了健康传播的重要性。如何以人为本,"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充分发挥传播的力量,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区别于主流媒体的医院新媒体,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如何控制和引导舆论。文章基于2021年11月20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选取其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