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习作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陈旧模式,让作文教学从低效走向高效,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树立创新的教学思想;二、营造自由的练笔氛围;三、培养独特的习作思维;四、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初中习作教学模式 教学思想 练笔氛围 习作思维 评价体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直以来,由于作文教学方式的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使得我们的作文教学如同陷入重围的孤军,左冲右突,却并没有走出低效的困境。作文教学的现状犹如一把寒气森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作文教学的头顶,让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树立创新的教学思想
  中考、高考作文渐趋创新的要求,呼唤作文教学的创新。然而,当前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与学生,都追求短期作文效益,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使本来极具活力,最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文课变得“支离破碎”,许多作文课被上成了“应试作文”。由此,造成学生作文思维狭窄、题材雷同、语言无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缺失了个性与真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文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树立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大胆实施学生作为自然人的影响和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与创造,指导学生处理好做人与作文,模仿与创造,模式与新意,写实与创新,过程与结果等一系列对应关系,努力提升作文训练的层次。
  二、营造自由的练笔氛围
  调查发现,正处于花季大好年华的初中生思想活跃,思路敏捷,都有一种积极表达自我的欲望。然而,许多学生一写到作文却面露难色、心生畏惧,有的甚至“谈文色变”。由此形成了学生一面想表达,一面却不敢、不会表达的“尴尬境地”。教学实践表明,营造自由的练笔氛围,创设自由的练笔空间,并以量化训练驱动学生的自由写作行为,能让学生自由地倾吐心声,从而写出一些“超然于物外”、富有新意的作文来。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思想上“放开”,鼓励大家“我手写我口”,不拘体裁,不讲形式,完全是一种开放自由状态的写作,天大地大任我发挥。可指导学生多写一些“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随笔、观察日记、读书札记等。在同学们的“随笔本”中,俯拾可见“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等活生生的习作素材。
  三、培养独特的习作思维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学生在写作时思维面狭窄,文章构思容易落入俗套,作文犹如走进死胡同一般,没什么东西可写,这让许多学生甚为苦恼。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山重水复”,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于平常中发现事物的“新奇”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培养学生独特的习作思维。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
  例1:写“收获”一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收获”不单指农作物的收割,还指一个人在学习上的进步,思想觉悟的提高,以及人生哲理的顿悟。
  习作的重点应为后者,如果构思偏向前者,写出来的文章则会中心偏离,显得立意不深。同样,在练写作文《攀登》一题时,如果习作者单纯写登山活动或攀登精神,作文内容也会落入俗套,毫无新意。一位学生有效整合自己的构思,其选择的思路为:由“大山”切入,想到“父爱如山”,再想到“知识如山”和“人生如山”,最后点明中心“攀登精神”。如此独具匠心的构思,闪现着思维绚丽火花,使得文章内涵更为丰富。
  此外,在习作思维的培养中,我们还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如学习完《项链》一文,可布置学生练写作文题——《玛蒂尔德,我们支持你》;学习完《松树的风格》一文,可布置学生练写《松树的短处》。还有像“逆境成才——顺境更易成才”、“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等正反辩题,都是逆向写作思维的有效训练内容。
  四、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课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遵循这一重要评价理念,笔者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经过多年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培植了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评价习惯。
  1.多元评改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奉行“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观念,其实对于每篇作文并非非得教师全批全改,我们可结合每次讲评课的重点灵活确定批改的数量、项目和方法。具体可采用的批改方式有:师批生改、小组修改、传阅评改、独立修改等。需要指出的是,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应带着一种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努力寻找其中的“闪光点”。在作文批改中,精彩之处,可用醒目的波浪线标出,并写上一些富有亲切感和激励性的简短评语,如“这段写得非常精彩”、“生动形象”、“充满情趣”,等等。对于一些“四不像”的“另类”文体,虽然没有完整的叙事,没有鲜明的中心,甚至让人觉得零乱,却别有一番风味,从一个“新异”的角度反映了中学生的喜怒哀乐。教师应大胆肯定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多元展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满怀激情精心创作一篇文章之后,自然希望得到肯定,此时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并提供一定的展示平台,能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并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如,对于学生中产生的优秀文章或其作文片断,可让学生在评讲课上进行朗诵;或利用黑板报上刊登;或利用班级的刊物加以发表;或借助计算机软件对文章进行图片加工;或利用学校网络开设班级作品展等。
  参考文献:
  [1]任文贵.写作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4).
  [2]胡高荣,王毅.弘扬人文精神,深化写作教学改革[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3]郝建锋,李且燕.写作教学中的心理开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4).
其他文献
为了克隆草鱼免疫相关基因,我们构建了草鱼白细胞cDNA文库,同时对利用生物信息资源快速鉴定鱼类新的功能基因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深入开展鱼类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良
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e,LED)由于其节能、环保、工作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体积小等优良特性,在照明应用领域正逐渐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在民用
该研究根据抗菌肽耐高温的特点,热处理蚯蚓磷酸提取液(命名为蚯蚓抗菌物A),使杂蛋白变性离心去掉,得到初提液抗菌物B.再对B进行饱和度为:30﹪,45﹪,60﹪,80﹪硫酸铵分级沉淀,通过对所
猪肉作为当今世界人们生活最主要的肉制品来源,其肉质品质及肉质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和总消费量
农村中学作文教改已不新鲜,历年来许多学者、老师都做过专门的研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此,我想谈谈我们山村学校的作文指导,抛砖引玉,以求同仁指正。我们闽南山区是典型的方言区,受方言的影响,同学们习惯用方言构思,语言的规范化成了一个拦路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比较闭塞,造成知识面比较窄,学生在写作上要有所突破存在一定难度。  如今的农村呈现一片改革开放后的美好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
摘 要: 中学生的作文出现了虚情化的倾向,没有写出真情实感,本文分析了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列举了其表现,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中学作文 虚情化 产生原因 主要表现 预防措施  当前中国学生的作文,在形式上往往以抒情为主,叙事不多,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和情感的浓烈,有明显的伪情化倾向;在内容上,不关注现实生活,情无所依,空洞无物。这种文风的危害很大,有必要予
环化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cAMP)是原核生物与动物中的重要第二信使,但迄今尚无明确实验证据证明高等植物细胞中是否也存在cAMP信号转导系统.已有
摘 要: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却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小学作文的现状及成因,通过进一步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现状 思考  《新语
神经系统对来自内外环境的信息及其变化通过感受器(受体、通道、感觉器官)进行转换、进而传递、整合、存储,并使相应的效应器作出反应。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其基本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品德教育,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直面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似乎不是那么令人乐观。放眼孩子的发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