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a55555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作为机体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病毒感染、药物滥用、过度饮酒等都会给肝脏带来负担导致肝脏损害,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民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大多数肝损伤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深入研究保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临床肝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将中药用于肝损伤的治疗研究逐渐增多,相比西药,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小、整体调节等特点,在肝损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样,中药保肝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代谢组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系代谢途径的新兴学科,在中药保肝研究中表现出整体性和系统性,利用代谢组学能全面了解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保肝作用机制,并筛选保肝的生物标志物,为中药治疗肝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笔者对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单体治疗四氯化碳,二甲基亚硝胺,α-萘异硫氰酸酯和遗传诱导的不同类型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总结了中药干预各类型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旨在为中药治疗不同类型肝损伤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几年,肿瘤病患者的病情较前越来越复杂,导致肿瘤护理的工作不断加重,现阶段肿瘤疾病护理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减少肿瘤护理存在的安全风险.rn《实用肿瘤疾病护理手册》由邹艳辉,周硕艳,李艳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本书从实用的视角分析肿瘤疾病护理理念、存在的风险和原因及应对措施.全书共计十七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有关肿瘤评估、诊断、护理等相关内容,下篇主要介绍各部位肿瘤外科手术的相关护理.该书通过实践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全面、系统、科学地解析肿瘤疾病的原理、诊断方法及护理相关问题.从第一章对
期刊
目的:探讨归芪定年方(GDP)对D-半乳糖(D-gal)诱导致衰型小鼠肾系膜细胞中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D-gal 10 g·L-1诱导复制小鼠肾系膜细胞衰老模型,经GDP 40 mg·L-1水煎剂处理3d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测定细胞衰老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
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或溶栓治疗虽可开通闭塞冠脉,但由于心肌无再流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结构功能破坏,导致AMI后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甚至心力衰竭.分析脉络学说指导AMI后心肌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及临床治疗,提出“气虚血瘀,络塞积成”病机特点和“搜剔疏通”用药原则,制定通心络组方,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该复方可有效保护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善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抑制AMI后心肌纤维化,进一步佐证了脉络学说的科学价值.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且并发症多,症状严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护理与健康管理在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专门针对糖尿病护理与健康管理的专科参考书籍较少,《现代糖尿病护理与健康管理》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医学书籍,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在本书中有较详细的介绍.
期刊
目的:观察人参麦冬散加减对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GDM)糖、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8例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玉泉丸,6 g/次,4次/d,观察组内服人参麦冬散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空腹血糖(FBG),1h血糖(1 hPG),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记录妊娠结局情况;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
目的:评价加减消积保中颗粒联合刮痧治疗腹型肥胖胃热湿阻证的疗效及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调整.观察组给予加减消积保中颗粒+刮痧的中医综合方案,对照组给予加减消积保中模拟颗粒+刮痧.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FP),腰围(WC),腰臀比(WHR),肥胖度和腹部脂肪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
目的:对甘草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GDH)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方法:提取6周龄乌拉尔甘草幼苗根、茎、叶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GuUGDH1基因(Gu表示甘草)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序列,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进行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克隆所得GuUGDH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44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登录号MT968993);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细胞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交互通路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并通过与索拉非尼(Sora)联用,探讨其联合用药的可能性.方法:选用HepG2细胞和SW480细胞,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分别得到DHA与Sor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Chou-Talalay法分析DHA与Sora联用的联用指数(CI).选用HepG2细胞,分为正常组,DHA单用组(10 μmol·L-1),Sora单用组(5μmol·L-1)和DHA与Sora联用组(D
目的:探讨莪术二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以卡培他滨作为阳性对照,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二酮(125,250,500,1000,2000μmol· L-1)作用细胞24,48 h后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3个有效抑制增殖的莪术二酮浓度(250,500,1000 μmol·L-1)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结合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莪术二酮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增设高浓度组(2000 μmol·L
痛风是我国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会引起关节组织损伤及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健康.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异常引发的尿酸升高是其发病的生化基础,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控制炎症类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降尿酸类药物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其效果明显,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及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中药治疗痛风历史悠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对症治疗的优势,通过降尿酸、抗炎、抗氧化、保护肾脏等发挥治疗作用,其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近年来,有关中药对痛风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笔者在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