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胜利70年躲不过的“关键词”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之际,相关国家都在对日本在二战期间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讨论。“侵略”和“殖民”成为关键词。毋庸置疑,日本应该道歉,但该就“侵略”道歉还是“殖民”道歉,或者“殖民”与“侵略”兼而有之?
  据日本共同社7月22日报道,“战后70周年”舆论调查结果显示,67%的受访者认为首相安倍晋三今夏将发表的谈话中有必要写入就殖民统治和侵略“道歉”之词,占比远高于认为“没必要写入”的30%。
  8月14日,安倍内阁以内阁决议的形式通过了战后70周年谈话,随后安倍在记者会上发表了这一谈话。谈话包含了“侵略”、“殖民统治”、“深刻反省”、“道歉”等表述。
  安倍谈话虽然提到了“侵略”、“殖民”、“反省”、“道歉”等关键词,但并没有明确阐述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以及这些关键词排列起来各自的重要程度。
  对于道歉问题,二战期间受日本伤害最深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当时的整个朝鲜,而现在中韩两国的诉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中国的诉求是要求日本对“侵略”罪行道歉。因为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对中国进行的是“侵略性占领”,实施的是赤裸裸的武力行为。因此中国要求日本的“道歉”等同于“谢罪”,依据的是国际法和战后秩序安排。
  《开罗宣言》明确提出日本要把东北三省和台湾澎湖归还中国,而日本战败后是向以美、中、英、苏四大国为首的“联合国”盟军投降的,且投降形式为“无条件投降”。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中,丘吉尔就向罗斯福解释了“无条件投降”的含义,那就是“战胜国可以自由行动”。这意味着旧有条约对于战胜国已经作废,日本答应了“无条件投降”,就必须遵守二战后由战胜国制定的秩序安排。而如今,日本右翼不承认战后秩序,归根结底就是不承认日本的侵略罪行和当年的“无条件投降”。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关键词是“殖民”。实际上,韩国更关注这个词。二战对于韩国来说只是几十年殖民史中一段痛苦的记忆。日本由于宣布“无条件投降”而使以前出于贪欲而侵吞别国领土的条约彻底失效,韩国看重的恰恰是因此而获得的解放。
  因此,日本的二战罪行,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非法的侵略和领土扩张,另一部分是实行殖民统治。但微妙的是,对于“殖民”这个关键词,即便在反法西斯阵营也有不同的解释。在电影《开罗宣言》中,丘吉尔有一句台词:“这次战争的目的,我们要消灭的是法西斯主义,不是殖民主义。”实际上,在二战中,除了反法西斯主义这条主线外,还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共产主义、民族主义之间的摩擦与斗争。只不过在“一切为了打败法西斯”的首要任务前,其他矛盾都被刻意淡化了。中国曾提出在战后收回香港,丘吉尔则表示,“除非踏着我的尸体”走过去,但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前英国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
  有种说法称美国是二战的最大受益者。其实美国在历次战争中发的最大的“战争财”都来源于与“殖民者”的领土买卖。1803年,美国利用拿破仑急于摧毁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以每英亩四美分的“白菜价”买到路易斯安那,一夜之间领土扩大了近两倍。1867年,美国又趁着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受惨败,以每英亩两美分的“收废品价”购买了阿拉斯加,美国领土面积又增加了20%。而在二战期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一方面支持了英国的反法西斯行动,但同时用退役的老旧军舰换来了英国在西半球岛屿的基地使用权。由于二战后日本丧失了太平洋岛屿的托管殖民地,美国长期以“托管”形式获得了南太平洋7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控制权。从这个角度说,美、英虽然力主反法西斯侵略,但却并不反对殖民主义。而事实上,“殖民”和“侵略”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历史的两个方面。
  9月3日,中韩两国同时出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为远远超越二战时段的深受殖民主义迫害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有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顺应新时代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来说明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该课程进行思考和重构,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质量。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大学生职业
无论教学如何发展,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终究会令不少人望而生畏.然而在新时期,教师显然处在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下,应将促进学生的全方位进步、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833年,新教传教士在广州创办了一本名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的杂志,这是在中国境内发行的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的中文期刊。编者在
[摘 要] 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对思政化课程开展教学评价时,存有以主观意见为主的弊端。针对这一弊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探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式对思政化课程开展教学效果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 键 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教学效果评价;课程思政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纵观古今,劳动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教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思想内涵,这也是由不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
基于高中人教版“问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融入乡土地理,以学校周边一片荒地“滨江壹号土地”为研究对象,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探究情境,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走出课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都强调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高中化学也是如此.这对相关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教
高中化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由于高中阶段的化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加强学生对具体化学内容的认识,就要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出发,不断完
200例肥大性颈椎病的临床分析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疗效金淑贞,林雨生100062北京市第四医院肥大性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多发病,神经科门诊的常见病。病情经久反复发作。又缺乏特效治疗,除极
摘 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知识量较大,内容零散,一直困扰着教师,大多数教师感到教学过程枯燥无味,组织教学难度大,学生不感兴趣且识记困难。教师如果能改变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学效果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对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2019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