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法教学是小学英语中高年级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基于单元整体设计视角下grammar time语法板块教学是从感知语法,初步使用,自主归纳,教师总结,巩固强化,整体输出等多维度进行语法的整体输入与输出学习。
【关键词】语法教学;整体设计;语段输出
小学英语语法的学习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挥创造力的基本依据与手段。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在小学阶段,学生也需要学习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规则。小学英语语法的学习规范了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准确用英语去进行表达和综合运用。如何扎实、隐性地实施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为学生奠定英语学習基础尤其值得研究。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增设grammar time语法教学板块,突出了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步骤
首先明确的是小学英语语法的语用价值,语法规则规范了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准确用英语去进行表达,去做一个活动任务。接着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先有语言,后有语法。只有经过语言体验,语言感受,我们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语法规则。如果直接呈现语法规则,学生掌握是机械的,是非常容易遗忘的。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习现在将正在进行时。以往学生反复讲正在进行时句法结构:主语 be doing。学生在完成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的时候,总是有部分学生遗漏be或者忘记加动词的doing形式。这就反映我们学生只掌握了显性的语法规则,缺没有将语法规则内化。学生不能做到一个情景下,脱口而出的说出正在进行时的句子。如何开展有效grammar time语法知识的教学笔者浅谈自己的主要做法。
1.初步感知语法。在学习grammar time语法板块之前,学生首先学习了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内容。学生在story time板块已经初步感受了相应的单元语法知识。教师借助教材和其他资源和开展各种活动学生经历、感受、初步使用相关语言。为之后的语法教学做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2.学生自主归纳语法知识。传统的语法教学时老师往往直接总结语法知识,归纳语法要点。这样的语法教学速度虽快,但是学生并没有将语法知识内化。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从学生的思维阐述他们所观察到的语法规则。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教师会知道学生掌握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老师直接总结归纳,剥夺了学生自己思考合作的机会。学生自主的归纳语法知识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内化英语语法规则。
3.老师总结并明确归纳语法规则。学生的总结可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老师要在学生总结语法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明确相关语法的规则。让学生明确知道相关语法的主要结构和相关规则。
4.操练与巩固语法知识。在学习和总结语法知识后,学生初步的理解了语法相关的知识。但是任然不能熟练的使用语言,做整体语法输出。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去巩固语法知识,去做句型的训练,去做语言的输出。在grammar time板块后的 cartoon time check time 板块进行再次的学习和练习。
语法规则隐藏在句子当中,通过感受、经历语法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最后在语言输出的时候将语法规则内化,忘记语法规则。这是我们语法最后要达成的高层次的目标。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
在遵循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步骤的同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还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那么,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1.创设真实有效情景,增强语法学习的真实性。语法教学不应该在孤立的句子中进行。而应该把语法知识与情景尤其是课堂真实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语法知识就会真切可感,而不是抽象空泛,学生不仅在情景中轻松的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
2.设立任务型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实用性。在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活动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任务型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语法教学生动有趣。因此,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语语法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在译林五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教学第三人称单数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里面放有各种人物图画的Magic Box,让学生从盒子里抽出图片,然后举起图片,其他同学来造句,运用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I go to school…”“How does Jenny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在这样的竞猜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法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了用所学内容表达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语法教学;整体设计;语段输出
小学英语语法的学习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挥创造力的基本依据与手段。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在小学阶段,学生也需要学习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规则。小学英语语法的学习规范了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准确用英语去进行表达和综合运用。如何扎实、隐性地实施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为学生奠定英语学習基础尤其值得研究。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增设grammar time语法教学板块,突出了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步骤
首先明确的是小学英语语法的语用价值,语法规则规范了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准确用英语去进行表达,去做一个活动任务。接着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先有语言,后有语法。只有经过语言体验,语言感受,我们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语法规则。如果直接呈现语法规则,学生掌握是机械的,是非常容易遗忘的。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习现在将正在进行时。以往学生反复讲正在进行时句法结构:主语 be doing。学生在完成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的时候,总是有部分学生遗漏be或者忘记加动词的doing形式。这就反映我们学生只掌握了显性的语法规则,缺没有将语法规则内化。学生不能做到一个情景下,脱口而出的说出正在进行时的句子。如何开展有效grammar time语法知识的教学笔者浅谈自己的主要做法。
1.初步感知语法。在学习grammar time语法板块之前,学生首先学习了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内容。学生在story time板块已经初步感受了相应的单元语法知识。教师借助教材和其他资源和开展各种活动学生经历、感受、初步使用相关语言。为之后的语法教学做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2.学生自主归纳语法知识。传统的语法教学时老师往往直接总结语法知识,归纳语法要点。这样的语法教学速度虽快,但是学生并没有将语法知识内化。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从学生的思维阐述他们所观察到的语法规则。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教师会知道学生掌握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老师直接总结归纳,剥夺了学生自己思考合作的机会。学生自主的归纳语法知识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内化英语语法规则。
3.老师总结并明确归纳语法规则。学生的总结可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老师要在学生总结语法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明确相关语法的规则。让学生明确知道相关语法的主要结构和相关规则。
4.操练与巩固语法知识。在学习和总结语法知识后,学生初步的理解了语法相关的知识。但是任然不能熟练的使用语言,做整体语法输出。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去巩固语法知识,去做句型的训练,去做语言的输出。在grammar time板块后的 cartoon time check time 板块进行再次的学习和练习。
语法规则隐藏在句子当中,通过感受、经历语法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最后在语言输出的时候将语法规则内化,忘记语法规则。这是我们语法最后要达成的高层次的目标。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
在遵循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步骤的同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还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那么,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1.创设真实有效情景,增强语法学习的真实性。语法教学不应该在孤立的句子中进行。而应该把语法知识与情景尤其是课堂真实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语法知识就会真切可感,而不是抽象空泛,学生不仅在情景中轻松的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
2.设立任务型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实用性。在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活动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任务型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语法教学生动有趣。因此,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语语法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在译林五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教学第三人称单数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里面放有各种人物图画的Magic Box,让学生从盒子里抽出图片,然后举起图片,其他同学来造句,运用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I go to school…”“How does Jenny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在这样的竞猜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法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了用所学内容表达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