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是语文知识及技能,还应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满足。语言教学始终都有着情感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感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任何一堂高质量的课也都是教师情感的自然体现。胡适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作者赋予自己的作品以情感,写得动情,教师再教得动情,学生方能学得动情。教师能否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是否与作品发生情感共鸣,是否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教学中去,能否以饱满的情绪去创造、鉴赏、分析,乃是激发学生兴趣、点燃思维火花,从而使学生思想升华的关键。学生在心境良好、情感亢奋的状态下,往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情绪沮丧时,则思路狭窄、思维闭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度投入情感,以师生间精神与情感的融合交流辅导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与学习。
  有了教师的情感投入,还必须有情感的释放,这就要借助教学语言,好的教学语言兼有演讲和艺术表演美,它生动活泼,简洁而深远,严谨又富于情感。比如,讲授《都江堰》时,可以用饱满的感情、抒情的语调、明快的节奏介绍都江堰的独特价值,随着教师浓烈的情感,节奏明快的语言,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意境,神往于都江堰,这样就为学生理解语言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可见,课堂上的情感投入是构成和促进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理应是一幅画、一首诗,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领悟真善美,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的飞跃。
  二、挖掘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中外名篇,字字句句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皆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它为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实现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由于语文教学渗透强烈的情感教育,因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每一篇课文,每一堂教学可以说都是一个情感场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情理并重,特别易于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像更能拨动他们的心弦。
  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触景怀乡、回忆往事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而又充满诗情。应该说,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结构、语言等都不难理解。然而,掩卷沉思,课文所表现出来的那股浓浓的乡情,对于异地求学的中专生来说,是否会在心灵深处激起点点思乡的涟漪·基于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词语,例如,怀念、镌刻、留恋、异乡、故土、乡愁、慈母、游子等,让学生写短文《乡情》。学生们积极构思,完全沉浸在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故乡、亲人的亲切怀念之中。习作完成之后,学生们相互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在班上朗读。有位女生在朗读自己习作时,眼角出现了点点泪花,全班鸦雀无声,很显然,学生被她那饱含情感的朗读深深打动了。至此作者情、作品情、学生情融合为一,情感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再看《与妻书》中林觉民绝笔:“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一段话语,惊天地,泣鬼神,其中爱国爱民爱妻之情溢于言表。联想到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谁会不为革命者伟大的人格而震撼呢·毋庸置疑,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在词句篇的教学之中,能将学文化和情感教育融于一体,那么,春风化雨入心田是不难做到的。
  三、课内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与丰富的课外活动结合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的方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放学生到“水草最肥美”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去汲取营养。要把学生亲身的阅历融进对课文的理解,要把课堂学到的东西放到复杂的社会中去领会,这就需要超出狭小的课堂,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娱乐中心、德育教学基地以及农贸市场、风景名胜等,都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辟网上阅读,让四海风云、五洲波澜汇聚于学生眼前,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
  所以,语文课堂应该灵活,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净化心灵,感悟情感。也应该多把课外的东西引入语文课堂,一些精美的时文,如《五次敲开微软之门》《请把名牌还给我》《林海燕与500万》等都很不错。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总之,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思想教育和情感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学生没得到应有的情感教育,那么,思想教育也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育一定要渗透思想教育,要关注于学生思想感情的陶冶。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集中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力和科技力方面,而科技的提高离不开掌握先进科技的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国家高度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它既可以包括人们的动手能力——将东西从“无”到“有”的整个
研究了搅拌磨和球磨磨矿产品的粒度特性及其磨矿过程中的比生产率、能耗情况.结果表明:搅拌磨磨矿产品较为均匀,球磨磨矿产品中微细粒和粗颗粒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采用直线和
文章从学生兴趣培养、学校课时安排、美术乡土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等方面探讨了构建农村高效美术课堂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