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CD治疗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体会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伴发的急性胰腺假性囊肿,其发生率为10%~27%,因其发生的病理基础为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绝大多数可自行消退,因此多可行期待疗法.但在SAP发作期出现的巨大的急性胰腺假性囊肿(APPC)则需及时处理,但此时囊肿壁尚未成熟,患者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手术.1998年1月至10月间,我们在CT引导下应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方法治疗了4例,效果满意.男1例,女3例,年龄45~71岁.按SAP诊断和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次方案)及Balthazar CT分级评分系统属Ⅱ级1例,Ⅲ级3例; 临床分级属Ⅱ级1例,Ⅲ级3例.4例患者初起均行期待疗法,但APPC不断增大,且出现压迫症状,3例出现消化道梗阻,1例同时出现消化道和胆道梗阻.CT扫描发现APPC占据整个上腹部且紧贴左上腹壁(1例); 巨大APPC自上腹部及左侧腹达盆腔(3例); 其内均未见明显分隔,均行PCD治疗.插管时间分别为病程的第21、24、30及32天.方法: CT定位,选择囊肿紧贴左侧腹壁处为穿刺点,局部麻醉后切开皮肤,行诊断性穿刺和抽吸,待抽得混暗囊液为止,然后置入引流导管(F8),并注入38%的复方泛影葡胺,根据造影所见调整导管位置,尽量将导管置于囊肿的最低位.本组1例置管1根,另3例均置2根导管.术后用灭滴灵及庆大霉素稀释后定期冲洗导管以保持引流通畅,待引流量明显减少时配合应用长效生长抑素.结果:患者腹胀消失,消化道和胆道的梗阻解除,4例均治愈,最短引流时间为2个月,最长为3.5个月,CT或B超检查并经导管造影证实无囊腔存在时拔管,随访时间12~18个月,均未见复发.
其他文献
自知力是精神病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精神科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反应监测、治疗依从性、预后判断,疾病康复等方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自知力的病理机制学说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右上腹痛5年,加重伴皮肤黄染6小时入院.查体:P 100次/分,R 23次/分,BP 12/9 kPa,巩膜中度黄染,双肺未见异常.
癫痫是一种由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脑部慢性疾病.其发作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反复性.我国癫痫的患病率约为2‰~6‰[1].癫痫通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甚至终身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肌电图异常已被纳入ALS的El Escorical诊断标准中~([1]).
期刊
目的:研究白杨素分别与人重组酶SULT1A3和人小肠S9(human small intestine S9,HSI S9)孵育体系磺酸化结合反应的代谢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杨素及其代谢产物,并应用L
目的 探讨年龄对脑缺血的影响,建立一个稳定的、与人类卒中年龄相关的老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 采用Watson法制作光化学脑缺血模型,对比观察老年鼠及青年鼠缺血诱导后
患者,女,36岁.下腹部疼痛、腹胀、伴排便感、恶心3天入院.查体: T 37.2℃,P 60次/分,BP 17.5/11 kPa,神志清楚,心肺正常.腹部稍膨隆,肝脾未扪及,下腹部压痛,以右下腹为著,伴
目的调查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研究其与原发结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9例手术取净结石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有35例49处肝内胆管复发结石,复发率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