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杂交实验项目的建设与应用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实验”综合运用Unity3D、三维数字采集还原等信息技术,将RNA提取、变性RNA电泳、Northern印迹(转膜)、预杂交、探针的制备与杂交、洗膜和放射自显影压片等实验内容进行虚拟仿真,还原虚拟实验场景,实现3D交互。该项目突破了时空和高危实验环境限制,虚实互补,有效地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对软件功能开发、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设计、开放共享、优化改进等全面探究,发挥国家虚拟仿真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优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积累经验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从微观尺度揭示流动机理,研制了高温高压多相渗流显微成像实验系统,开发了孔隙尺度的多相流体成像识别技术。以CO_2在不同孔隙通道结构微芯片中驱替咸水实验为例,介绍了该实验系统的使用步骤和方法,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结合高速相机,捕获了CO_2咸水层封存中的两相微观渗流过程。通过后期图像处理可以定量分析饱和度等物性参数,为系统掌握多相流体微观渗流规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实验数据,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
针对现有电容无损检测设备成本高、操作不便等问题,兼顾工程应用价值与实验教学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Web交互技术的无线式电容无损检测系统,包含无损检测仪、可更换共面电容探头和USB蓝牙收发器。利用共面探头电容值表征缺陷的特征,通过蓝牙实现与本地Web服务器的信息交互,采用网页实现仪器控制与数据可视化,支持测量信号的实时接收与显示,通过波形反映缺陷的位置和尺寸信息。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对不同类型材料中的缺陷进行快速检测并实现检测信号的无线传输。采用的设计方案降低了整机成本并提高了系统灵活性,为现场应用和实验教学
为方便仪器设备安装调校难度,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智能双轴倾角传感器件,用于检测仪器设备平面的倾斜角度。器件采用村田公司的2个SCA103T系列差分倾角传感器,设计优化模拟信号放大电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单片机采集电路等,将倾角传感器探测到的倾角信息通过串口传输给上位机采集软件。介绍了双轴倾角传感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误差分析,并且利用实验室现有的高精度双轴转台对研制的传感器进行标定,得到其标度
开发了纳米银/石墨烯杀菌材料的探索性实验。通过水热还原一步法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复合凝胶,借助多种仪器对复合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凝胶的杀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尤其是对实际水体的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石墨烯复合凝胶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杀菌效果,杀菌效率随着纳米银含量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实验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综合实践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探究城市管道泄漏次声波传播影响机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声学理论,应用COMSOL软件模拟各因素对次声波传播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明确次声波传播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模
为了加强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构建与训练效率,提出了改进的元胞卷积网络。首先分析了遥感地物间的差异性,实现像元邻域扩展,挖掘地物间邻域信息;进而以3层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元胞单元,构建元胞卷积网络集成框架,通过Boosting集成方式对各元胞单元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获得最终识别结果。针对高分遥感图像的玉米种植区域进行识别预测,以人工标注真值为标准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精确地实现高分遥感图像玉
研究过程控制系统中常见的3种典型对象,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不一致,分析认为当前教科书对管道水箱对象的建模可能存在一个谬识,导致所设计的控制方法,适用性较差。通过对其机理分析,发现管道水箱与其他对象工作机理差异,并进行了简单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管道延迟并非普遍认为的纯延迟环节。建立修正的数学模型,仿真典型响应,根据模型设计了控制器,使得控制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视学生技术性能力培养忽视非技术性能力培养的问题,机械工程学院前瞻性地开展了双能力融合人才培养探索。深入聚焦双能力融合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及教学体系设计、智能制造教学平台构建、基于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面向产出的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建设等重点内容,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为“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式。
根据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以具有初始开度的改进式PID控制算法设计了蒸发器的控制器,对各个变量进行控制,通过控制手段确保快速开车,以提高产量与过热蒸汽用量的比值;优化开车流程,在升温提升组分的过程中“自然”降低液位,并全程保持低液位运行,以降低过热蒸汽用量;“干扰抵消法”克服产量提升过程中对蒸发器温度的严重冲击,保证平稳开车。使用西门子PCS7过程控制系统平台和综合多功能过程控制实训装置(SMPT1000)实施了上述优化方案和抗干扰策略,各被控变量的稳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都远超用户控制要求。
针对集成运算放大器测试平台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提出涵盖芯片交直流指标测试的自动测试系统实验方案。按照测试规范,用Multisim软件进行测量电路仿真和数值参数计算,设计和搭建实际电路,结合ELVIS III实验测试平台使用LabVIEW开发上位机功能软件,完成信号驱动、实验调试、实时测量和数据分析的一体化集成测试。仿真结果和实测效果表明,该实验方案可提高参数测试的完备性、灵活性和测试效率,有利于学生参与自主设计,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