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与提升

来源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强而有力的领导,是决定课程领导成效的关键.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引领课程育人的能力,它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建构力、课程教学形式架构力、课程诊断与评价导航力、课程资源供给力、学校治理结构变革力五个方面.要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需要校长明确课程引领者角色并开放多方参与机会,营造课程领导实践环境,推动行动研究力度,增强课程资源的多元开发与使用,寻求学校组织结构的转型.
其他文献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强调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实现历史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进而涵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将历史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整合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逻辑结构,从而便于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发挥历史教材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文化引领——水润教育精神培育的核心价值rn文化引领是学校高品质特色发展的核心价值选择.高品质的特色文化孕育着高品质的特色学校,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核心取向是聚焦提升师生生命发育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集中体现为学校师生发展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品格状态,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导向.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积极创建高品质“水润教育”的特色文化,具有改变学校面貌、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育人品质、发展高品质特色、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核心价值功力.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颁布,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持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性诉求,也是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持人民中心,全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价值旨归.落实此次文件精神,要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多方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