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驱动: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样态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活动作为以校为本开展的研修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能力发展以及学校教学品质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线下教研活动存在学科难以“融合”、研讨难以“深入”以及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为改变这种教研现状,作者积极尝试搭建支架驱动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即搭建“网络联结”支架驱动教研的学科融合,搭建“网络互动”支架驱动教研的深度研讨,搭建“网络反思”支架驱动教研的效果反馈,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全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关,又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课程目标;第二是课堂教学目标;第三是教育目标,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期刊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颁布,明确了学科培养目标.本文分析了教学情境必须具备的特征,探讨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多领域情境设计,以及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多样态情境应用,以期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设计与应用教学情境提供借鉴.
网络素养指儿童青少年网络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我国虽尚未形成权威的中小学生网络素养要素体系和评价标准,但网络素养及评价研究却受众多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关注.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通过课堂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的技术、生成文明使用网络的素养,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成为现实问题.下面,笔者以《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为例,以杜威现实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从课堂生成过程及结果角度展开论述.
期刊
● 背景rn《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要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阵地,国家支持深圳进一步创新发展,到2035年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教育生态.“建设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是达到教育优质均衡状态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储备生产力,有什么样的教育,未来就有什么样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社会主义未来学校,给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底色,
期刊
创造力的产生需要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不停地相互转换及融合,把握好两种思维的临界点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者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发现,学生更易于倾向广而散的想象,缺乏实践与反思,眼高手低、泛而不精的状态时常影响学习效果,降低学习兴趣.好做法离不开好想法,但如果想法过于遥远,做法就会迷失方向.所以,作者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放慢脚步、收敛思维,利用主观条件选择最佳方法实现学习目标.
伴随着短视频终端的兴起,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技术的实践者和掌握者逐渐倾向于低龄化,信息媒体的操作逐渐趋向于简易化.青少年利用多媒体终端进行网络学习和互动交流成为课外拓展的主流学习形式.作者以初中阶段学生对植物栽培种植的兴趣为基点,利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终端深化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得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成为现实.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多端媒体进行学习、互动、展示交流,将豆芽种植与绿色健康生活联系起来,成为生物学课程活动的主角.
本文作者借助信息技术对小学音乐活动进行了创新设计,搭建了“空中音乐坊”的活动平台,构建了“云学习、云展示、云互动、云评价”四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结合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核心能力的培养成果导向理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智能化的教学资源平台和智能终端为依托,构建了“AI机器人编程与人工智能教材”课程智慧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基于实际工作任务自主探究学习,培育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劳动精神,同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构建智能化时代教育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计算机如何理解自然语言?rn杨磊:人类的语言是交流的有效工具,语言交流也是一种交流方式.人们彼此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尽管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传递人们的思想,但是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尽管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用的语言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符号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那么,和人与人的沟通相比,计算机是如何理解人类语言的呢?
期刊
如今短视频已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其因观看方便、生动形象而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作者尝试将短视频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纠正动作的过程中,加快对技术动作的认识,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