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与王羲之师承说文本形成的文化意义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真伪混杂传世文献的梳理,探讨了卫夫人与王羲之师承说由来及衍化的经纬,揭示了唐中期笔法传承谱系的构建与师承说盛行的价值内涵.通过对文献的检讨,还原了较为清晰的历史场景,追溯出师承说形成的真实目的,阐释了笔法传承谱系的构建对维系笔法『正统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文字的演变,由象形到隶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虽然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却没有片言书论来供我们了解当时的书写技术及审美取向.我们能读解的,都是后人根据综合作品形态、时代环境等因素而来的,这就为我们了解当时书法的原生状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大篆作为早期具有正体观念的字体,以西周时期最为代表,但我们所能见到的青铜铭文都是在制作工艺加工下的再创造.
期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对师范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音乐学专业师范生作为师范院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其核心素养包括音乐专业知识和音乐教育教学技能.据此,作为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的上海师范大学提出了“SCIL”师范生核心能力素养模型.通过采用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以及挖掘开发地方性音乐教育资源、利用国际大都市地理优势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形式,在音乐学专业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主持人(霍雨佳,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首先请傅国亮老师谈一谈对专业标准和基础课程的意见.您认为标准的发布对于下一步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您有什么专业工作方面的建议呢?
期刊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边塞屯田策》奏稿册,是王铎充满独特个人气质之作.此册为明朝末年王铎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时,写给崇祯皇帝的奏折草稿.虽无意于书法,但笔墨流畅、功力深厚.此奏稿认为屯田是『祖宗之良法』,并详细论述了边塞屯田、寓兵于农的重要性.
庚子秋月,万里桥西,浣花溪畔,由成都杜甫草堂刘洪馆长介识,我观赏了刘云泉先生的书画,对其人与艺术有所了解.rn刘云泉先生用浓郁的四川话与我交流,虽不能完全听得懂,但他作品的真意已感动了我.其书,筑基于『二爨』而出入汉魏,虽粗服乱头却拙中见巧,烂漫天真,意蕴委婉.
期刊
本文通过对方以智藏理学于经学、会通三教的思想对其书法艺术观高度的指导作用,初步对其书学历程及作品进行一个大致分期,旨在探讨他的书法思想与书法艺术实践的价值取向,以期对方以智书画艺术的研究有所裨益.
『用笔』在唐代成为重要书学概念,表现在『笔法传授』『笔法玄妙』两方面,本文从观念史的角度探讨『用笔』观念在晋唐时期的起源和发展.本文认为,『用笔』观念在唐代的成熟与晋唐时期书法对形而上境界的追求和心性修身方式的普及有着密切的联系.
恽寿平(一六三三—一六九〇),字正叔,号南田,是清初著名的文人画家,在书史上亦有名声.目前所见其书迹不仅有画跋,还有大量尺牍和诗文的墨迹或碑刻,书体涵盖楷书、行书与章草.本文以实物材料为主,辅以文献资料,重点论析恽寿平书法的阶段性风格、溯源与特质,并通过梳理恽氏书法理论,探讨他对书法经典的接受以及自我风格的构建.
苏庚春和刘九庵都是有名的书画鉴定家.其中苏庚春三通未刊信札,涉及文物展览、书画鉴定、征集及文物出境等诸多史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作为饱览名家翰墨的鉴定家,他们的墨迹反映出二十世纪学人书法的底色.为此,三通信札在文献价值和书法美学等方面,都是值得关注的.
本文以河东卫氏家族为例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背景下书法艺术的传承方式和特点,从河东卫氏家族书法理论与书体的继承来看魏晋时代书法理论的继承与变化,继而从后人评价来展示世人审美倾向的变化以及卫氏家族书法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不同时期下世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