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代宜均堆花狮纹陶器 宜兴均釉堆花陶器,简称宜均堆花陶,它是在宜均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具工艺特色的艺术陶器。北宋时期,河南禹州钧窑瓷器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秘而又迷人的釉色跨入了宋代五大名窑的行列,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于变幻的釉色著称于世,并在全国形成文化与技艺的辐射,其中以宜兴窑的“宜钧”和石湾窑的“广钧”最为著名。到了明代,为了避明神宗朱翊钧的名讳,改成“宜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宜均堆花狮纹陶器
宜兴均釉堆花陶器,简称宜均堆花陶,它是在宜均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具工艺特色的艺术陶器。北宋时期,河南禹州钧窑瓷器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秘而又迷人的釉色跨入了宋代五大名窑的行列,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于变幻的釉色著称于世,并在全国形成文化与技艺的辐射,其中以宜兴窑的“宜钧”和石湾窑的“广钧”最为著名。到了明代,为了避明神宗朱翊钧的名讳,改成“宜均”。
宜均的烧造技艺是在南宋时期由河南禹州传入宜兴的。北宋灭亡,禹州钧瓷停烧,大量窑工失业。南宋绍兴年间,岳家军攻克河南,而宋高宗却诏命岳飞班师,岳家军撤回时河南百姓追随者甚众,许多钧窑艺匠也纷纷随迁来到江南,从而催生了宜均。宜均采用宜兴当地蕴藏量丰富的甲泥、嫩泥和白泥等陶土原料,运用泥条盘筑或泥片镶接等成型技法全手工制作,在明末清初达到艺术顶峰。史上记载的名窑有明嘉靖、万历年间欧子明的“欧窑”和清乾隆、嘉庆年间葛明祥、葛源祥的“葛窑”。
宜均陶釉色绚丽多彩,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以蓝均最为珍贵。堆花则是宜均独有的装饰手段,即以泥代墨、以陶坯为纸,以拇指作笔,综合运用“搓、捻、抹、揿、捺”五大指法,手工堆贴出不似浮雕,胜似浮雕的装饰效果。如果说“均釉”之美特别是“蓝均釉”确立了宜均的历史地位的话,那么神奇的“大拇指堆花”技艺则进一步提升了宜均陶的工艺水平。
宜均堆花早期称为“贴花”工艺,用成色不同的泥料配制成各种色泥,堆花的用泥有很大的限制性,先要除去原料中的雜质、铁质、油腻,还需要放置一段时间,然后调整到适当的干湿度方可使用。在陶坯上贴塑各种图案纹样之后再施透明釉,然后在1240摄氏度的氧化焰中一次烧成。2014年,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在历史上,宜均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造型是陶缸,明代时便已有容量巨大、图案丰富的宜均大缸问世。到了清代顺治年间,宜兴汤渡窑户“林十万”已能与宫廷合作,承烧御用大龙缸,可谓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陶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器皿,通常被用来盛水、装米、消防或布景,给人以朴实低调感觉,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忽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因此虽然宜均原本与宜兴紫砂壶齐名,但当代堆花艺术却几近式微,影响力早已经不能与紫砂壶同日而语,不仅从业人数减少,能熟练掌握堆花技艺的艺人也越来越少,与同时代紫砂行业的从业人数相比堪称稀缺,这些也是导致宜均走下坡路的原因。
清代宜均堆花开光花卉纹大缸
2017年3月,国家公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首批推出的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分为纺染织绣、剪纸刻绘、陶瓷烧造等14个类别,全国共有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在入选“陶瓷烧造”类别中,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双双入选,宜均堆花技艺意欲重塑辉煌。
宜均堆花如何走出困境,摆脱给人以朴实低调的感觉,这就不能不说到宜兴均陶堆花工艺研究所的陆锦江先生。三十多年前,少年陆锦江偶然来到当时的宜兴均陶厂,被神奇的堆花场面震撼了,从此他交上了一群堆花的朋友,并遍访高手请教绝活。正当他技艺大长并满怀信心准备调到均陶厂工作时,命运竟同他开了一个冰冷的玩笑:作为集体企业的均陶厂解散了。宜均堆花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无人问津,老师傅们纷纷改行,陆锦江却仍然努力研究和践行着宜均堆花艺术。他在传统堆花大量使用段泥、白泥等单色、朴实的表现手法中,融入民间年画、剪纸等丰富的表现手法、造型与色彩,在画面虚实、形意、巧拙、刚柔、方圆、曲直、苍秀等诸多矛盾对立关系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创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以富贵、吉祥的艺术韵味使宜均堆花陶再次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青睐。
清代宜均堆花人物花卉纹陶缸
近年来一种称之为“新中式”的工艺创作理念曾引起广泛的讨论。“中式”是一种设计词汇,常指中国传统的古典设计风格,在线形、色调、造型等方面,以传统文化内涵为元素,传达传统文化的“形”“神”特征。“新中式”的倡导者和追随者认为,“新中式”是在传承传统中式风格精髓的同时,通过与现代艺术潮流的对话碰撞而产生创新。也就是说首先“新中式”要源于传统的手工艺艺术形式,即具有鲜明的“中式”产品形式特征,然后将传统元素进行解构而融入现代艺术元素进行创新,这就是“新中式”。其中引起讨论的焦点是,引入现代艺术元素的手工艺还是否能定义为“中式”。笔者在此无意介入这一讨论,但是陆锦江先生把宜均堆花艺术融入传统年画、剪纸等手工艺艺术,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相同的符号元素和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融会贯通,而不引入现代艺术元素的嫁接,通过与现代时尚潮流的对话碰撞而大胆创新,用“大拇指堆花”这一传统技艺,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完美地呈现在他那令人无比震撼的堆花作品上,无疑可称为“新中式”的一种文化诠释。
编辑:沈海晨
其他文献
去云南丽江逛四方街,导游引我们一行四人进了一家玉石店。面对琳琅满目的玉石、玉镯、摆件、挂件,不识玉的我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店主热情地将我们请入了雅室待茶。三道茶毕,店主说,冲着导游熟人的面子,拿出一批“优惠价”玉镯让我们挑选,并郑重推荐一极品,道是“专供熟人欣赏”。这是一款白色的玉镯,晶莹剔透,无一点杂质,静静地放在红绒布上,样子很是可人。美玉可遇不可求,我遂动起了购买的念头。一问价格,对方答“
威海路,曾经叫威海卫路,据说道路的弧线颇像弯曲的海岸,这个传说似不太靠谱。威海路早年以汽配一条街而闻名,可以说汽配才是这条路的传统产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南京路繁榮的辐射,作为与南京路平行的非主干道,威海路便集中了大量为汽车提供服务的商店、修车摊等。改革开放后,汽配生意一度做得非常大,因为做大了,局限也就显露出来。由于位于市中心,汽车没有可停之处,就搁路边了,造成交通拥堵。于是,威海路谋求转型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钟家庄监狱服刑的故意杀人犯李连波,靠假裁定书和行贿“刑满”出狱,进而脱逃20年。2019年7月22日犯脱逃罪的他被法院二审裁定继续服刑17年。杀人犯从监狱脱逃 2017年10月20日,从兵团第八师钟家庄监狱脱逃了20年的李连波,被河北省三河市公安局燕郊分局民警抓获。随后,李连波被押解至钟家庄监狱。李连波自1997年5月20日脱逃后,成为钟家庄监狱干警心中的痛。20年来,李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此次通过的《民法典》总共分为7编,1260款条文。在千余款条文中,关于高空抛物的规定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民法典》第1245条明令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其实,不论是高空抛物还是高空坠物,都被认为是“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其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
近期,在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 他指出,要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人才梦之队”。在基础研究领域,当集聚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全球号召力的科学家;在应用研究领域,当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在重大产
上海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环境治理保护要求和居民生活实际情况,在水资源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上海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下半场”,无论是农村、郊区还是中心城区,都需要继续推进“治水工程”。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提案方 张道方 宓一鸣 上海市政协委员 背景情况 上海农村地区和郊区的水系众多、分散,其水环境质量对于整个城市的水资源品
检察官宋进 选题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案件类型:诈骗罪 伪造心理咨询证书,谎称剑桥大学毕业,是行业顶尖心理咨询师,骗取被害人人民币6万余元。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诈骗案件,对被告人石某提起公诉并获判。 2017年,在一次保险行业交流会上,王女士偶然结识了石某。去年6月份,王女士向自己的微信好友群发了招聘信息。看到信息的石某主动联系了王女士,说是对王女士发的工作感兴趣
一个西部地区的农民,粗浅地钻研了几本“易学”之类的书籍后,公然以“心灵”导师自居,打着帮人“开悟”的幌子,办起了微课堂带徒收费。如此“神”操作竟然也有人深信不疑,甚至“奉献”了钱财和身体。 微课堂讲“经” 1986年出生的宋利军,家住甘肃省甘谷县农村。他没有上过全日制大学,靠自学取得了大专学历后,他有点“飘”了。年过花甲的父亲宋家栋让他帮着拨弄承包的田地,宋利军不屑一顾地说:“靠几亩薄田能弄出
5月23日,年仅22岁的日本女摔跤手木村花被发现于家中离世,警方判定其死因为“不堪网络暴力而自杀”。在其个人社交账号发布的内容下,有许多恶意谩骂与攻击的言论,起因是她在出演电视台真人秀节目中的表现引起一些人的不满。7死10伤惨案没有带来改变 针对木村花之死,日本《神户新闻》指出,日本社会应该深刻反省,因为这不是第一起由网络暴力引发的悲剧。 2008年6月,日本东京秋叶原发生血案,造成7死10伤
立法规定消灭携带病毒的宿主 上海公共租界发生疫情以后,会尽快找到病毒宿主,并用立法形式加以规定,果断消灭宿主,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在狂犬病的防治上就是如此。这是一种致亡率很高的疫病,可达100%,宿主则是带有狂犬病毒的狗。 据《上海的租界》(马长林著)一书记载,上海公共租界于1875年发生了第一例致死的狂犬病例,并把狂犬病毒的宿主定位于在租界内游荡的狗。1876年就规定捕杀在租界内游荡的所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