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昨天,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点16分0秒,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中国乃至世界许多普通的老百姓通过电视、计算机、手机等各种可能的信息终端,与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现场的科学家们同步分享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这种信息感知方式我们称之为遥在。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媒体使用状态。
其他文献
<正>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中,广大生产者居于何种地位?他们的地位在组织上如何得以保障?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从企业文化的兴起看生产者在
本文逐一驳斥了纸质媒体具有的所谓"优点",指出在便携性、权威性、真实性经济性、阅读习惯、健康影响、保存性等方面,新媒体其实具有更多的优势。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事实
关注网评、广告等网络信息,网评信源可信度和网下品牌经验对于消费态度和意愿的交互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手段发现,网络商业信息对于消费态度和意愿有着显著影响,信源可信度与
近些年,随着微纳电子机械系统(MEMS/NEMS)和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纳尺度流体流动规律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微通道中流体流动的速度滑移对于流体流动有着非常重要
本文针对国内硕士研究生人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之路。本文通过对现行学术型人才为导向的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反思,指出新闻传播学科实
“们”缀的出现是近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本文从“们”缀的书写形式、来源和用法三个方 面概括介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的基本情况,对其中某些问
利用音切数据库穷尽性地研究《经典释文》的“二音、三音、二反、三反” ,发现这类同义异音的音切比别义音变的音变构词产生得早 ,它们可能是音变构词的语音素材储备和诱发因
作者去年批驳了梅祖麟对王力古音学说及传统音韵学的攻击后,收到梅氏的来信。梅氏在信中承认一点错误,对两个具体问题作了一些解释,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回答。本文就是对来信作
本文采用框架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人民日报》近10年来的食品安全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领域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报食品
目的观察抗癌扶正方联合羟喜树碱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接受m FOLFOX6方案化疗的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