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巍巍昆仑,曾是神仙“洞府”,是中华古老文化的源头;这里,雪线之上,奇诡瑰丽;这里,是昆仑玉的产地,“高原精灵”藏羚羊在蓝_天下自由奔跑……
它骄傲的,不仅是高度。
“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有“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自东向西绵亘2000公里,西起塔吉克的帕米尔高原,东至昆仑山口和毗邻的青藏诸山脉,横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即柴达木盆地境内。
东昆仑第一峰——玉珠峰和她的姊妹峰玉虚峰,终年积雪,雪线之上,冰清玉洁,奇诡瑰丽,是朝圣的圣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寻根问祖、顶礼膜拜。
“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传说都与昆仑山有关,这里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是中华古老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化之源
从格尔木西行250公里,“高山平湖”西王母瑶池便出现在眼前,湛蓝的天空下,山色、云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区静谧安详,周围山峰林立,水草丰美,百鸟翱翔,宁静中透出几分灵气。
昆仑神话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的骄傲。站在西王母瑶池边,格尔术市旅游局宣传科科长蒋应梅将我们带进了神话世界。
昆仑神话产生于5500年至360万年期间的远古时代,绵延于封建社会之后,其中融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和封建思想,是中华古老文化的源头。
相传,远古时期的女王西王母——尧的母亲,容眸流盼,身姿清发,威仪非凡,骁勇善战。一日,她驾着龙辇西巡昆仑,只见昆仑山间紫气流动、云雾飘香,于是立刻停车下辇,停顿休息。此时,昆仑山间云雾缭绕,微风习习,暗香浮动,空气清爽,沁人心脾,西王母龙心大快。
于是,选定八月初八仙道吉日在昆仑山中宴请诸路神仙1080名,摆宴108席,此次盛会整整进行了三天三夜,众神们个个酩酊大醉,才起身向西王母告辞,而这时的西王母也已喝得醉意艨胧。
从此以后,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天界各路神仙都会聚于“瑶池”,为西王母庆寿,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蟠桃盛会。神仙们未喝完的琼浆玉液洒落在山中后化成了今天的“高原平湖”西王母瑶池。
当今世界文化种类繁多,但真正没出现过断层、源远流长的无非两种:古希腊文化、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有据可查,被世界公认的只不过3000年,与我们常说的5000年华夏文明相去甚远。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河南省新郑市也一直被视为黄帝的故乡,但经发掘昆仑文化及昆仑神话大都早于中原文化,可以将中华文明上溯2000年,是当之无愧的中华古老文化源头。
名冠昆仑诸峰之上的玉虚峰,银装素裹,积雪终年不化,峰顶云雾缭绕时隐时现,是昆仑派道众圣地,也是海外侨胞寻根问祖之地。
微风拂来,“瑶池”湖面飘飘荡荡,依稀可见远古时期西王母在此宴请诸神,与众仙女嬉戏、与周穆王约会的场景。
雪线之上
昆仑山口,六月飞雪闻名遐迩。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珠峰,终年银装素裹,亭亭玉立。
玉虚峰高耸巍峨,通体冰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虚峰和玉珠峰雪线以上冰川终年不化……
雪线的高度在5200-5300米之间,西低而东高,西大滩南北两侧、惊仙谷直至昆仑山口,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冰缘地貌和冻土现象:寒冻风化作用使高山裸露的岩石逐渐崩解,形成石海、石河;沿西大滩大致在海拔4350米的高度带形成青藏高原永久冻土的北界;在惊仙谷西侧海拔4800-4950米的山区发育了大规模的石冰川。东昆仑第一峰——玉珠峰海拔6178米,恰在滩地的南沿。
格尔术市到昆仑山口的路程160公里。驱车到达西大滩,可以看到矗立在东昆仑主脉——玉珠峰上的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悬冰川……
无数群山中,云雾缭绕间,整个冰川似婀娜飞动的仙子,冰峰和冰墙离奇透亮,冰崖玲珑剔透,像一面镜子,晶莹夺目,冰帘垂吊,冰洞深不可测,冰川外围玉琢冰雕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给人一种“处处路通琉璃界,时时身在水晶宫”的感觉。
冬季,群山披上一身“银装”,天地一色,裸体冰川冰清玉洁,似一把把透明的宝剑直刺蓝天,千姿百态……
“说起冰川,人们就想到南极冰川,北极冰川……而要近距离观赏冰山,昆仑山的冰川才是真正引领世界潮流的。”格尔木市分管旅游的副市长孟海如是说。
玉出昆仑
“玉,石之美者”。
在色彩斑斓的石头中,玉是最美丽的。有的自如凝脂,有的绿如碧草,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细腻温润……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玉摆放一起,就同进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观赏不尽其旖旎动人的神韵。
昆仑山皑皑雪原,自古以来,就是千千万万崇山峻岭中最神秘的地方,也是盛产宝玉的圣地。
扬名四海的和田玉和昆仑玉,就蕴含在昆仑山北麓和南麓,二者一脉相承。
昆仑玉产于道教圣地玉虚峰,西王母瑶池畔,穆天子驾八骏西巡地,主要产地在格尔木市西南,这里的玉石品科主要有羊脂白、白玉、青白玉、青玉、糖包白、墨绿、灰白玉等,最稀有的是白加翠颜色的,是青海昆仑玉中的珍品。
昆仑玉质地坚韧、温润细腻、晶莹光洁,硬度在摩氏6.5以上,密度3.0以上,透闪岩成分93%以上,故质纯致密且色泽素雅,含有铁、硒、锌、镁、锅、钾、钙、硅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且玉有“除中热、解烦懑、沁心肺、溢毛发、明耳目、养五脏、疏血脉、安魂魄”的特效。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许多人跋山涉水,越江过湖,来到昆仑山上采撷玉石,有些人满载而归,但大多数的采玉人却把生命永远地交给了他挚爱的玉石。
2008年,昆仑玉成为奥运奖牌“金镶玉”的主要材料后,中国奥运会组委会特意吸纳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诺卫星为中国奥运会组委会成员,负责对接和组织奥运会“金镶玉”、“银镶玉”、“铜镶玉”事宜。
“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黄金有价玉无价”。古人认为玉具有山川灵秀,是君子高浩情怀的象征,最震撼人心的是古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信条,彰显了凛凛不可侵犯的英雄本色。
昆仑玉,不仅开启了世界“金镶玉”之先河;海西州昆仑玉厂最好的昆仑玉,最佳的玉工和制作方式,还使“玉奖牌”以从2米高度摔下来,毫无损伤的事实,打破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说法,并因此蜚声世界。
格尔术市旅游局副局长刘宗旭告诉记者:“玉是圣浩、高贵、美丽的,而昆仑玉则是玉中的珍品。”
它骄傲的,不仅是高度。
“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有“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自东向西绵亘2000公里,西起塔吉克的帕米尔高原,东至昆仑山口和毗邻的青藏诸山脉,横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即柴达木盆地境内。
东昆仑第一峰——玉珠峰和她的姊妹峰玉虚峰,终年积雪,雪线之上,冰清玉洁,奇诡瑰丽,是朝圣的圣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寻根问祖、顶礼膜拜。
“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传说都与昆仑山有关,这里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是中华古老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化之源
从格尔木西行250公里,“高山平湖”西王母瑶池便出现在眼前,湛蓝的天空下,山色、云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区静谧安详,周围山峰林立,水草丰美,百鸟翱翔,宁静中透出几分灵气。
昆仑神话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的骄傲。站在西王母瑶池边,格尔术市旅游局宣传科科长蒋应梅将我们带进了神话世界。
昆仑神话产生于5500年至360万年期间的远古时代,绵延于封建社会之后,其中融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和封建思想,是中华古老文化的源头。
相传,远古时期的女王西王母——尧的母亲,容眸流盼,身姿清发,威仪非凡,骁勇善战。一日,她驾着龙辇西巡昆仑,只见昆仑山间紫气流动、云雾飘香,于是立刻停车下辇,停顿休息。此时,昆仑山间云雾缭绕,微风习习,暗香浮动,空气清爽,沁人心脾,西王母龙心大快。
于是,选定八月初八仙道吉日在昆仑山中宴请诸路神仙1080名,摆宴108席,此次盛会整整进行了三天三夜,众神们个个酩酊大醉,才起身向西王母告辞,而这时的西王母也已喝得醉意艨胧。
从此以后,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天界各路神仙都会聚于“瑶池”,为西王母庆寿,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蟠桃盛会。神仙们未喝完的琼浆玉液洒落在山中后化成了今天的“高原平湖”西王母瑶池。
当今世界文化种类繁多,但真正没出现过断层、源远流长的无非两种:古希腊文化、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有据可查,被世界公认的只不过3000年,与我们常说的5000年华夏文明相去甚远。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河南省新郑市也一直被视为黄帝的故乡,但经发掘昆仑文化及昆仑神话大都早于中原文化,可以将中华文明上溯2000年,是当之无愧的中华古老文化源头。
名冠昆仑诸峰之上的玉虚峰,银装素裹,积雪终年不化,峰顶云雾缭绕时隐时现,是昆仑派道众圣地,也是海外侨胞寻根问祖之地。
微风拂来,“瑶池”湖面飘飘荡荡,依稀可见远古时期西王母在此宴请诸神,与众仙女嬉戏、与周穆王约会的场景。
雪线之上
昆仑山口,六月飞雪闻名遐迩。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珠峰,终年银装素裹,亭亭玉立。
玉虚峰高耸巍峨,通体冰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虚峰和玉珠峰雪线以上冰川终年不化……
雪线的高度在5200-5300米之间,西低而东高,西大滩南北两侧、惊仙谷直至昆仑山口,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冰缘地貌和冻土现象:寒冻风化作用使高山裸露的岩石逐渐崩解,形成石海、石河;沿西大滩大致在海拔4350米的高度带形成青藏高原永久冻土的北界;在惊仙谷西侧海拔4800-4950米的山区发育了大规模的石冰川。东昆仑第一峰——玉珠峰海拔6178米,恰在滩地的南沿。
格尔术市到昆仑山口的路程160公里。驱车到达西大滩,可以看到矗立在东昆仑主脉——玉珠峰上的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悬冰川……
无数群山中,云雾缭绕间,整个冰川似婀娜飞动的仙子,冰峰和冰墙离奇透亮,冰崖玲珑剔透,像一面镜子,晶莹夺目,冰帘垂吊,冰洞深不可测,冰川外围玉琢冰雕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给人一种“处处路通琉璃界,时时身在水晶宫”的感觉。
冬季,群山披上一身“银装”,天地一色,裸体冰川冰清玉洁,似一把把透明的宝剑直刺蓝天,千姿百态……
“说起冰川,人们就想到南极冰川,北极冰川……而要近距离观赏冰山,昆仑山的冰川才是真正引领世界潮流的。”格尔木市分管旅游的副市长孟海如是说。

玉出昆仑
“玉,石之美者”。
在色彩斑斓的石头中,玉是最美丽的。有的自如凝脂,有的绿如碧草,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细腻温润……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玉摆放一起,就同进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观赏不尽其旖旎动人的神韵。
昆仑山皑皑雪原,自古以来,就是千千万万崇山峻岭中最神秘的地方,也是盛产宝玉的圣地。
扬名四海的和田玉和昆仑玉,就蕴含在昆仑山北麓和南麓,二者一脉相承。
昆仑玉产于道教圣地玉虚峰,西王母瑶池畔,穆天子驾八骏西巡地,主要产地在格尔木市西南,这里的玉石品科主要有羊脂白、白玉、青白玉、青玉、糖包白、墨绿、灰白玉等,最稀有的是白加翠颜色的,是青海昆仑玉中的珍品。
昆仑玉质地坚韧、温润细腻、晶莹光洁,硬度在摩氏6.5以上,密度3.0以上,透闪岩成分93%以上,故质纯致密且色泽素雅,含有铁、硒、锌、镁、锅、钾、钙、硅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且玉有“除中热、解烦懑、沁心肺、溢毛发、明耳目、养五脏、疏血脉、安魂魄”的特效。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许多人跋山涉水,越江过湖,来到昆仑山上采撷玉石,有些人满载而归,但大多数的采玉人却把生命永远地交给了他挚爱的玉石。
2008年,昆仑玉成为奥运奖牌“金镶玉”的主要材料后,中国奥运会组委会特意吸纳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诺卫星为中国奥运会组委会成员,负责对接和组织奥运会“金镶玉”、“银镶玉”、“铜镶玉”事宜。
“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黄金有价玉无价”。古人认为玉具有山川灵秀,是君子高浩情怀的象征,最震撼人心的是古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信条,彰显了凛凛不可侵犯的英雄本色。
昆仑玉,不仅开启了世界“金镶玉”之先河;海西州昆仑玉厂最好的昆仑玉,最佳的玉工和制作方式,还使“玉奖牌”以从2米高度摔下来,毫无损伤的事实,打破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说法,并因此蜚声世界。
格尔术市旅游局副局长刘宗旭告诉记者:“玉是圣浩、高贵、美丽的,而昆仑玉则是玉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