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培养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当前国际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何让学生在愉悦的宽松的学习情境中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下列三种方法,且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兴趣引导法
  作为生物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初中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从兴趣出发的。初中生物课程目标在“对学生的研究”中指出:“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是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应当成为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因为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无庸讳言,生物教学活动应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始,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以實验演示引发学生兴趣。教师讲得再多再细都没有让学生亲手做一次实验那么直观,记忆那么深刻。教学中,只要有学生生物实验的机会,教师就不在课堂上作空乏的讲解。而是通过各种途径设法争取让学生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去感受,去经历,去领悟。
  介绍生物研究新成果,引发兴趣。如果把学生平时的生物实验比作是低矮的平房的话,那么生物研究新成果就是一座高楼大厦了。学生站在这样的高度去领略这无限风光,感觉就大不一样,学习兴趣会完全被调动起来。比如讲到DNA遗传物质,众所周知的是可以做亲子鉴定,可以利用它给罪犯定罪。但是,目前正在研究注射DNA来攻克癌症,这是学生所不知道的,通过介绍生物研究新成果,能导致学生对生物领域新成就的关心和强烈兴趣。
  比较法引发兴趣。比较法能使抽象微细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体化,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比较,能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较好地触动和发散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质疑探究法
  教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启发、引导。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不断地质疑,努力让学生敢想敢问。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在教学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质疑法,堂课上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已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思考,只是还有些问题不能解决。至少说明学生有学习自主性,这时的质疑就带有探究的性质。如在讲到《人的性状和遗传》一节时,有学生提问,我的爸爸妈妈都个性内向,但是我的个性为什么不内向?有学生说,畸形新生儿有两头的、三手的、连体的等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讲到《人的性别决定》时,有学生提问说,还有一种男不男、女不女的第三性别是怎么回事?在讲《动物的行为》时,有学生提出动物一般地都很爱护自己的子女,为什么有的动物会吃掉自己的孩子?据说鱼类中的黑鱼就是如此,等等。对于这些提问,教师要首先给予肯定,赞扬学生的探究精神,并根据他们的提问进行探讨,还可发动学生到网上去找,去图书馆查,去师范学院请教生物学教授。不论最后结论与否,仅有了这种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就是可贵的,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就是从质疑起始的。
  三、激励辩论法
  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有时可能是粗糙的,甚至带有某些错误,在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绝对不能给予批评,恰恰相反,必须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的不同看法,鼓励学生带着不同看法展开讨论,要让学生认识到有不同看法是好事,是探究的开始,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在这个方面做得越到位,学生的探究思维越活跃。对待学生的不同看法可采用辩论式教学法。即将一个不是正确的疑惑、推理或结论交给学生,鼓励同学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辩论中,辨别问题的正确与否。所以,运用辩论式教学既能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不同意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笔者曾讲过“动物的运动”这一节,有学生就提出:有些国家原始森林什么动物都有,为什么不把比较凶悍的运动量都相对大的动物比如老虎、狮子一类放在一个地方,比较弱小的运动量也较小的动物放在另一个地方呢?这样可以保护一些弱小动物。这样的问题虽然提得比较幼稚,但是作为知识较少,对物种的分布自然法则还不很了解的初中生来说不足为怪。显然,学生关注、关心弱势群体也是一种美德。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学习情绪高涨,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此类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也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动物生活在同一座原始森林里,对动物的适应性生存和动物之间的生态均衡是有好处的。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好多种方法,比如强化学习的过程性、进行趣味生物教学、成立课外生物兴趣小组等等,但无论怎么说,生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只要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的探究潜能、探究能力定能得到极大地张扬。
其他文献
合成了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硅钨酸/MCM-41,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杂多酸浸渍浓度,浸渍时间,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乙醇脱水制乙烯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杂多酸浸
电子信息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电子信息产业必然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刚刚起步,方兴未艾,“人才
目的 :了解废用性斜视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118例废用性内斜视及 175例废用性外斜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废用性斜视以单眼注视功能丧失为特征。弱视是引起视力障碍最多
试样经王水分解、过滤、调节pH值、水合肼选择性还原后,采用重量法测定合金中金元素的含量,测定范围1%~90%。该方法具有回收率高,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等优点。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硝酸根型水滑石(NO3-HT),将其与对苯乙烯磺酸钠(SSS)进行离子交换,制备对苯乙烯磺酸钠修饰的水滑石(SSS—HT)。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对水滑石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根基所在,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时,教师要认知到传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动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教学资源,帮助幼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这是值得所有数学教师研讨的问题。笔者总结出了情景创设、实验探究、建构知识结构体系、联系人文背景、互动式的复习教学策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科学》(苏教版)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认识并亲身经历科学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蹄,改变过去那种“结论式的教学内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高分
1.专池喂养,彻底清塘。因“水花”阶段的鱼苗体小幼嫩,取食能力低,游动能力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故应固定专养塘;在投放“水花”阶段鱼苗前彻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