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更是日新月异,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因此计算机已是当前技校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许多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计算机课程,课程开设内容较多,种类繁多,而且教学工作一般都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里笔者根据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转变观念 创新
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涉及的软件工具较多,操作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繁多,操作过程多变。学生在初学阶段,如何掌握基本的操作,并通过学习提高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这也是我们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一、要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就是使用多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与现代教法的最佳结合。多媒体教学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更要通过多媒体生动有趣地展现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即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用多媒体有以下优点:
1.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直观新颖,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教学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教学一改这些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在教学时事先设计好当堂课的教学课件,并设计相应的试题,课堂上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边学习边做相应生动有趣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图形处理的基本方法时,可同时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帮助理解,加深记忆。例如将黑白照片转换成彩照的过程,就可通过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技巧。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建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调用原有的经验储备、知识储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建构”,在自我建构的同时,激发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新知识在最佳时间内科学有效地进入已有知识的网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在实施多媒体教学时,课件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动态性、便利性、模拟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因此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的,从而使自身的认识得到发展。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营造的教学环境相当活泼和轻松,能够满足课堂上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适应学生“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学习规律,使其学习能力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
4.利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认识电脑。微机原理抽象难懂,而知识越形象学生就越容易汲取。因此,我自制《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更加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利用动画、音乐、图案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环境,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整体的、具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综合的刺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认真,因而其效果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教师能及时收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迅速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都知己知彼。
二、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是我们和学生交流的场所,如果我们真正能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混合为一体,那么相信学生参与也就变成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这才是我们所要的参与。在师生的这种人际交往中心理沟通是重要的,学生不可能在师生关系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要热情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看到欢乐,感到振奋。课堂是充满生机的地方,不要让它沉闷下去,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平等的教学氛围。
1.思想观念要转变。多数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法——黑板加粉笔教授知识。在现代社会这无异于赶着驴车上高速公路去和汽车竞争,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不怕苦、不怕难,努力学习信息技术,迎接教育改革的到来。作为技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任务是培养出以“技术”为本、以“就业准入”为导向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各种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各种专业技能,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理论教师,更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实践教师。
2.教学观念要转变。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然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强烈的感召力,善于质疑,能引发学生思考,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模式的创造型教师。教师不仅要会一门课程,更要与信息社会相接轨,要掌握多种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发展。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是一节课的专制者。信息时代的课堂教育要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求教师成为与学生和谐相处、平等、互爱的朋友型教师。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并且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和困难告诉教师,与教师成为好朋友,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
三、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适时对课程进行创新教学
目前技校计算机主要课程有基础课程、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对应于不同的课程,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能一味地教导,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积累知识。
1.一边讲、一边演示。这种教学模式应有一定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网络教室等。适合于软件的操作的教程,如技能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教学。
2.以上机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上一节的理论课为基础,布置好上机的作业和练习,让学生以独立的性质来完成。教师从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待下一节课的说明解释。主要适合于程序设计。
3.在以网络教室为主的机房中上课时,对较难的知识点,教师讲解后学生可实践操作,并上网查找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适合于技能课程。
4.对于学生整体综合方面也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企业嫁接或企业进校园)的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利用课题制作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高铁栓.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2]薛维明.计算机教学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多媒体 转变观念 创新
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涉及的软件工具较多,操作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繁多,操作过程多变。学生在初学阶段,如何掌握基本的操作,并通过学习提高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这也是我们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一、要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就是使用多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与现代教法的最佳结合。多媒体教学强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更要通过多媒体生动有趣地展现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即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用多媒体有以下优点:
1.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直观新颖,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教学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教学一改这些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在教学时事先设计好当堂课的教学课件,并设计相应的试题,课堂上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边学习边做相应生动有趣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图形处理的基本方法时,可同时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帮助理解,加深记忆。例如将黑白照片转换成彩照的过程,就可通过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技巧。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建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调用原有的经验储备、知识储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建构”,在自我建构的同时,激发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新知识在最佳时间内科学有效地进入已有知识的网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在实施多媒体教学时,课件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动态性、便利性、模拟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因此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的,从而使自身的认识得到发展。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营造的教学环境相当活泼和轻松,能够满足课堂上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适应学生“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学习规律,使其学习能力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
4.利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认识电脑。微机原理抽象难懂,而知识越形象学生就越容易汲取。因此,我自制《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更加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利用动画、音乐、图案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环境,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整体的、具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综合的刺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认真,因而其效果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教师能及时收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迅速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都知己知彼。
二、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是我们和学生交流的场所,如果我们真正能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混合为一体,那么相信学生参与也就变成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这才是我们所要的参与。在师生的这种人际交往中心理沟通是重要的,学生不可能在师生关系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要热情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看到欢乐,感到振奋。课堂是充满生机的地方,不要让它沉闷下去,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平等的教学氛围。
1.思想观念要转变。多数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法——黑板加粉笔教授知识。在现代社会这无异于赶着驴车上高速公路去和汽车竞争,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不怕苦、不怕难,努力学习信息技术,迎接教育改革的到来。作为技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任务是培养出以“技术”为本、以“就业准入”为导向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各种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各种专业技能,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理论教师,更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实践教师。
2.教学观念要转变。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然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强烈的感召力,善于质疑,能引发学生思考,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模式的创造型教师。教师不仅要会一门课程,更要与信息社会相接轨,要掌握多种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发展。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是一节课的专制者。信息时代的课堂教育要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求教师成为与学生和谐相处、平等、互爱的朋友型教师。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并且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和困难告诉教师,与教师成为好朋友,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
三、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适时对课程进行创新教学
目前技校计算机主要课程有基础课程、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对应于不同的课程,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能一味地教导,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积累知识。
1.一边讲、一边演示。这种教学模式应有一定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网络教室等。适合于软件的操作的教程,如技能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教学。
2.以上机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上一节的理论课为基础,布置好上机的作业和练习,让学生以独立的性质来完成。教师从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待下一节课的说明解释。主要适合于程序设计。
3.在以网络教室为主的机房中上课时,对较难的知识点,教师讲解后学生可实践操作,并上网查找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适合于技能课程。
4.对于学生整体综合方面也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企业嫁接或企业进校园)的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利用课题制作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高铁栓.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2]薛维明.计算机教学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