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原发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结果。

方法

1990—2016年在我院收治的原发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8例。采用WHO淋巴瘤病理分类、Ann Arbor分期系统分期。共18例(64%)患者进行了手术,27例(96%)进行了化疗、8例(29%)进行了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结果

5年随访率86%。年龄13~80岁,中位年龄56.5岁。原发卵巢者最多,共11例(39%),ⅣE期患者18例(64%),最常见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时间23.5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89%、74%、59%。

结论

原发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分期多为晚期,治疗上以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手段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9.7±7.5)岁,范围40~62岁。体重指数(27.97±3.86)kg/m2,范围21.76~33.21 kg/m2。临床分期:T1期4例,T2期2例,T3期1例;7例术前查体及辅助检查均提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盆腔淋巴结肿大,N1期1例,N2
目的建立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再上皮化动物模型。方法2016年3—4月选取未去势雄性中华田园犬15只,年龄(6.3±0.6)岁,范围5~7岁。体重(20.5±1.3)kg,范围18~22 kg。经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行经膀胱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术中见前列腺凸向尿道,前列腺部尿道变窄。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存活率、初次饮水时间、初次进食时间、初次站立时间、初次
目的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对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前瞻性入组行模板引导下经会阴11区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行系统性大病理切片并行肿瘤病灶立体重建,比较根治术后病理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分析主要肿瘤的穿刺活检检出率、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Gleason
目的总结篷内缝扎+篷底复位加强(SUTURE)技术在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经验和术后初期随访结果,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对连续64例行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中应用SUTURE技术。患者年龄(66.6±1.6)岁,范围53~81岁。术前PSA 1.41~152.53 ng/ml,中位值PSA 15.29 ng/ml。术前肿瘤分期T
目的探讨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43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且术前行前列腺核磁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8.8±7.9)岁,范围43~86岁。tPSA 9.83 ng/ml (1.54~4
目的探讨经尿道尿道憩室切开术治疗女性尿道憩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例女性尿道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3~74岁,平均43岁。病史1个月~40年,平均80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尿痛、尿频、性交痛、会阴部坠胀感、反复尿路感染、排尿困难、尿后滴沥、尿不尽、阴道包块等。1例曾行经闭孔入路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2例有导尿史。查体均可于阴道前壁触及大
期刊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29例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RTUC)患者肿瘤标本为RUTC组,年龄(55.5±8.1)岁,范围32~70岁;29例同期非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NTUC)患者肿瘤标本为NTUC组,年龄(57.9±8.2)岁,范围36~74岁;15例经膀胱镜活检术后病
国内外多家机构制定和发布了关于放疗QA、QC的标准、指南、规范或报告。目前国内尚没有机构系统地开展此类工作。完整的放疗QA、QC规范体系应包含临床和物理技术两个方面,后者又包含设备、技术流程、辐射防护等内容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对肿瘤放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放疗质控的规范进行介绍。
目的比较固定野dIMRT、VMAT和HT技术在早期鼻咽癌放疗过程中颈部皮肤受量情况。方法选取16例完成放疗的早期鼻咽癌病例,将颈部外轮廓内缩3 mm生成皮肤。分别以传统方式(TP组)和将颈部皮肤作为OAR (NP组)进行剂量限制设计计划。统计各组计划中颈部皮肤Dmean、V5—V70。对同一放疗技术的两组计划行配对t检验;对3种放疗技术的同一处理方法三组行方差分析。结果HT组皮肤Dmean、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