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性包虫外囊剥除术中过敏性休克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15岁,诊断"肝细粒棘球蚴感染"。术前轻度贫血及转氨酶升高,肝内多发囊性占位,最大14.1 cm×12.1 cm。心肺功能良好,无手术及过敏史。

症状体征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肝包虫外囊完全剥除术",手术进行1 h,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随后快速的出现心脏停搏,气道压无明显变化,心脏停搏后约10 min,头颈、胸部、前臂出现大量密集红色皮疹。

诊断方法

结合病史、循环表现及皮疹。

治疗方法

循环支持、心肺复苏(胸内心脏按压)、脑保护、肾保护。

临床转归

心脏复跳,循环稳定,皮疹逐渐消退。

适合阅读人群

麻醉科;急诊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儿,女,9岁,因"左下颌牙齿疼痛2个月余"就诊症状体征入院2个月前左下颌牙齿疼痛,予以抗炎治疗左下颌后牙,疼痛无明显好转,3d后出现左面部肿胀,疼痛加重,入院时体格检查:面部外形不对称,左下颌可及一肿物大小约5.0cm×6.0cm,质硬,边界不清,不能活动,中心可及一大小约2.5cm×2.5cm淤紫斑块,无破溃渗出,局部稍压痛。下唇无明显麻木。张口度约2.0cm。伸舌居中,左右活动可,舌尖无麻木。左下颌第1乳磨牙至升支可及口外肿块。双侧颌下及颈部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诊断方法增强CT:左下颌骨
病史摘要54岁男性患者,发现鼻咽顶后壁未分化型角化癌T3N2M011个月,予以IMRT根治性放疗(强度调节放射治疗),同时予以DDP化疗,mRS1分,期间行鼻内镜下鼻咽颅底坏死清除术,随后2个月内患者反复出现鼻腔出血,填塞治疗无效,出血量偏多,当地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假性动脉瘤形成,予以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后出血停止,1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鼻腔出血,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行脑血管造影提示双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考虑到除了颈内动脉破裂出血问题,后续仍须要行鼻咽部坏死组织清创手术,包括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9岁,婚后未避孕未育3年,性欲、性生活正常,既往右侧隐睾下降固定术史,双下肢内翻矫正术,牙齿正畸史。症状体征身高矮小,马蹄内翻足,指尖垫凸起,艺伎样面容,智力正常,反应较慢,右侧睾丸体积小,右侧附睾及输精管阴囊段可及,左侧附睾体尾部及阴囊段输精管未及。诊断方法采用精液检查、性激素检查、B超、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家系全外显子测序及单精子测序分析显示其为嵌合两种新发KMT2D杂合功能缺失突变;诊断为Kabuki综合征。治疗方法3年前行"精道探查 左侧附睾右侧输精管交叉吻合术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0岁,因"间断右下腹疼痛1年余"入院。症状体征入院体格检查示:可在右上腹触及一12cm×10cm×8cm肿块,质韧,边缘光滑,活动度差,未及明显压痛、反跳痛,其余未见异常。诊断方法查AFP:51583.00ng/mL,HbsAg、HBe-Ab、HBcAb均呈阳性,HBV-DNA:2.55×102IU/mL。腹部B超示:右上腹腹膜后实性肿物-考虑来自右侧肾上腺,与邻近肝右叶及右肾界限不清。全腹增强CT示:右肾上腺区巨大不规则肿物,大小约13.2cm×10.0cm,邻近血管、肝脏、胰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7岁,因"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言语不清2个月余"入院。症状体征专科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构音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下视受限,未见明显眼震,伸舌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歪斜,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腱反射活跃,右侧巴氏征阳性,双上肢及右下肢共济运动差,脑膜刺激征阴性。诊断方法骨髓穿刺及全身PET-CT检查未见异常。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样肉芽肿病。治疗方法转当地医院行激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2岁,因"头晕1个月,加重伴行走不稳10d"就诊。既往有梅毒抗体阳性史,重金属接触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症状体征高级皮层功能粗测正常,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眼外展受限,右眼内收、外展受限,左眼向右凝视可见水平眼震,伸舌右偏,双侧咽反射减退,双侧软腭活动度差,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深浅感觉无障碍。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略高,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四肢腱反射( ),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颈部无抵抗感。脑膜刺激征阴性。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铁蛋白464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17岁,因"咳嗽、咳血20天"来诊。症状体征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余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诊断方法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左肺下叶肿物,呈不均匀强化,内部见不规则偏心性粗钙化灶,向左叶间肺动脉腔内生长,左肺动脉第2枝发出后即截断。考虑间叶来源可能大,左叶间肺动脉肉瘤可能。18F-FDGPET/CT示病变高代谢,考虑恶性。确诊依靠术后病理,提示骨外骨肉瘤。治疗方法开胸左肺下叶切除术。临床转归术后恢复可,化疗6周期,随访5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适合阅读人群胸外科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1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伴喘憋9月"入院。既往冠心病病史3年。有吸烟史二十余年,现已戒烟。患者于入院前9月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憋,自觉咽堵、呼气困难,进食或闻及烟味时憋气症状加重,后反复就诊于门诊,肺功能检查提示极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给予吸入剂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期间体重下降2公斤。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双侧呼吸动度一致,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干啰音。诊断方法胸部增强CT:胸部气管右侧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形成软组织肿块,突向腔
病史摘要患者拔牙后出现反复出血,伴发热,自行前往当地诊所予以抗感染治疗后无效入院。症状体征贫血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侧臀部可见大片瘀斑。部分牙龈少量出血及血痂。腹部低平,全腹腹肌紧张,全腹深压痛。诊断方法全身骨显像联合CT进行影像诊断,骨髓穿刺提示病理为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方法予头孢地嗪抗感染、防治出血、成分输血改善贫血症状及补充血小板(去白红细胞3.5U、血小板4治疗量)、促血小板生成、护肝、提高免疫力及对症支持治疗。临床转归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要求出院。适合阅读人群核医学科;放射科;肿瘤内科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9岁。左侧颜面部肌肉反复不自主抽动2年。症状体征患者2年前不明诱因出现左侧下眼睑跳动,呈阵发性,不自主抽动,无法自控;抽动短暂,持续数秒后停止,劳累后加重。后发作频率逐渐频繁,且逐渐累及左侧口角及颜面部。诊断方法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为左侧面肌痉挛,Cohen痉挛强度分级为3级。头颅MRI示左侧面神经血管压迫。治疗方法行左侧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临床转归术后患者左侧颜面部抽搐即刻消失,无面瘫、听力障碍等颅神经损伤症状。适合阅读人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