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CSF与LMP2A融合基因重组卡介苗的免疫学特性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融合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mulocyte-macrophas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 GM-CSF)基因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基因LMP2A进行鉴定并对rBCG进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rBCG中融合基因表达;将表达融合基因的rBCG注射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免疫功能,观察rBCG的作用;建立小鼠EBV阳性的肿瘤模型并观察rBCG的治疗效果。结果 rBCG能分泌性表达目的蛋白,该目的蛋白能被GM-CSF抗体及LMP2 A抗体识别;ELISA结果显示rBCG能刺激小鼠产生相应抗体,注射小鼠的细菌数量为5×10^8个时,抗体最大滴度为1∶27900[(326.5±7.8) pg/ml];rBCG组对EBV阳性胃癌细胞(GT39细胞)的杀伤率为(89.6±6.8)%,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PBS及BCG对照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rBCG治疗组,3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964.0±548.7) mm3、(1268.7±72.4) mm3、(168.6±78.8) mm3。结论 GM-CSF与LMP2A融合基因重组卡介苗成功表达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后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rBCG能有效抑制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淋巴穿刺液中分枝杆菌检测结果特点,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方法对269例临床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结结核的儿童,采用细针穿刺,对所获病理组织消化、离心沉淀后,分别进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分枝杆菌培养及对硝基苯甲酸生长试验(简称PNB法)进行菌型鉴定检查,统计分析培养、涂片镜检结果及菌型分布特点,采用χ2检验比较抗酸染色与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以及BACTEC MGIT 96
目的 对我国新疆地区蚊虫携带的病毒类群进行调查,并快速发现医学重要的蚊媒病毒。方法利用Illumina深度测序技术筛查野生库蚊体内的病毒源性RNA,利用RT-PCR进行验证,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病毒亲源关系。结果深度测序技术共检出144条库蚊黄病毒特异性读序,拼接获得7个不连续的病毒基因组重叠群片段。 RT-PCR扩增产物能够覆盖重叠群间隙序列。在此基础上,重构获得病毒基因组5′和3′末端片段(约67
目的 研究5-氟尿嘧啶(5-FU)对原位肝癌小鼠组织中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s)的分布、比例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H22细胞株原位移植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造模后第7天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0.4mlPBS,10、30和50mg/kg剂量的5-FU,连续给药10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停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目的 了解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var. grubii)两组毒力差异明显的多位点微卫星型( multilocus microsatellite typing , MLMT )菌株间的差异基因,探讨导致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间毒力差异的相关基因及这些基因的功能。方法根据已有基因组数据,针对可能为新生隐球菌毒力相关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序,通过序
钙调神经磷酸酶依赖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 calcineurin/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aN/NFAT signaling )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调节信号,通过对Foxp3+iTreg、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广泛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对T细胞耐受的诱导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异常可以导致外周免疫耐受缺失,引起多种免疫相关性疾
目的 分析对比原研TNF-α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单抗)和4个生物类似药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异质性差异。方法采用体积排阻色谱(SEC-HPLC)分析抗体大小异质性,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色谱(WCX-HPLC)分析单抗电荷异质性。结合羧肽酶B(CpB)处理单抗,分析单抗主要电荷异质性来源。结果经体积排阻色谱检测发现,4个生物类似药与原研单抗在单体比例上基本一致,其中两个生物类似药(SBP-3,SBP-4)聚合物
目的 分析B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的分子大小分布和结构特性,为B群多糖类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epharose CL-4B柱层析分析B群荚膜多糖分子大小分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分析B群荚膜
目的:调查深圳市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和/或AmpC酶奇异变形杆菌的流行及其分子特征。方法使用ESBL表型初筛和确证试验以及AmpC酶纸片法检测产ESBL和/或AmpC酶奇异变形杆菌。 PCR扩增和DNA测序确定ESBL、AmpC酶基因型及其上游插入序列、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 PMQR)基因型和染色体gyrA、gyrB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 QRDRs)突变位
目的 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的核衣壳蛋白( nucleocapsid,N)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和鉴定,了解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人工合成N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0a-MERS-CoV-N,然后转化E.coli BL21(DE3),利用 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优化确定表达条件;采用镍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是定植于人类胃部的螺杆状革兰氏阴性菌,人群感染率超过50%。 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克拉霉素是根除HP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耐药率的不断增高严重影响着含克拉霉素 HP 根除治疗方案的成功率。现已证实,23 S rRNA V 区的点突变( A2142 G/C, A2143 G)是引起HP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