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威·国魂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和展示军事实力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的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的决定,阅兵式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至今,我们国家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开国大典至1959年,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到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跨越半个世纪的阅兵路,书写着共和国逐步走向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历程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成长史,充分展现了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成就,展示了共和国骄人的国威和军威,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
  送给新中国的一份厚礼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
  根据会议的决定,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阅兵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下设开国大典阅兵指挥所,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各项筹备工作。
  由于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次阅兵,身经百战的杨成武受命之后,心情非常紧张,对自己(也是新中国)从未经历过的这种规模宏大、秩序严谨的仪式有些拿不准,便专门去请教足智多谋、见识丰富的刘伯承和陈毅两位元帅。
  在苏联学习军事时曾经观摩过莫斯科红场阅兵典礼的刘伯承说:“阅兵无非就是展开一种特定内容的礼仪,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搞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陈毅鼓励杨成武:“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队列吗?通过整齐的队列,把我们的军威展示出来,让中国的老百姓看看,这就是新中国的军队。多少大仗都打胜了,还怕搞不好一次阅兵?”
  杨成武听了这些话,心里踏实了许多。毕竟是有生以来头一次,他们这些组织者感到既荣幸、兴奋与新鲜,又觉得更多的是肩负着重任,绝不可掉以轻心,因此非常重视和认真。
  7月,在中南海怀仁堂,聂荣臻、杨成武和唐延杰就“阅兵典礼方案”,向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作了汇报。经过讨论,受阅部队按照海、陆、空三军序列编组的方案得到一致通过。
  旋即,受阅部队于7月底编组完毕,进驻北平近郊。以二十兵团为主的三军将士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集训。这次阅兵训练的时间比较短,徒步部队的基础训练不足1个月,摩托、机械化部队只有20几个小时。受阅的骑兵部队指战员为了使人和马站得稳、跑得整齐,从早到晚与战马在一起训练。
  9月30日午夜,受阅部队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地点集结。杨成武在天安门东侧的墙根下设立了指挥所。
  开国大典的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组织程序进行。阅兵式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全体受阅部队以天安门主席台为中心,按序列在东、西长安街列队,接受阅兵司令员的检阅;分列式在行进状态下实施,各受阅部队依次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城楼前接受检阅。
  受阅部队按海、陆、空三军的序列编组。海军的一个方队由东北海军学校和华东海军舰队选调人员编成;陆军各方队由步兵一九九师、独立二○七师六一九团和临时编组的炮兵第四师、战车第三师、骑兵第三师编成;空军的一个混合飞行梯队由华北军区航空处所辖的P-51型歼击机中队、蚊式轰炸机小队和PT-19型、L-5型教练机小队编成。
  受阅部队共16400余人,武器装备以军兵种为单位,按种类集中,统一编组,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面、海上到空中,使陆、海、空三军浑然一体,形成强大阵容。
  10月1日下午3时,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毛泽东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在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时,早已守候在54门山炮跟前的礼炮兵,迅速打响了第一声礼炮。礼炮轰鸣齐放28响,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了。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完毕之后,林伯渠宣布阅兵式开始。这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
  朱德总司令身着戎装,走下天安门城楼,在聂荣臻的陪同下,乘敞篷式阅兵车穿过金水桥,徐徐驶向东长安街,先后检阅了排列在那里的海军代表部队,陆军的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和西长安街的骑兵师。朱德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乐曲声中举手行礼,向战士们问好。战士们齐声洪亮地回答:“祝总司令健康!”阅兵结束后,朱德回到天安门城楼,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随后,分列式开始。聂荣臻率领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的分列式,由东至西从天安门城楼前昂首阔步通过。首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旗队,然后是年轻的人民海军方队。
  接着,步兵师以3个建制步兵团和临时编组的冲锋枪、轻机枪、通信、重机枪、轻迫击炮、重迫击炮、战防炮、山炮各1个营的阵容接受检阅。炮兵师以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弹炮、37毫米和75毫米高射炮的阵容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火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进,均用中型卡车或十轮大卡车牵引,颇为壮观。
  战车师由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和坦克兵各1个团编成。当战车师行进至天安门广场时,空军分别以双机、三机编队,一批批接连自东向西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与地面的战车部队遥相呼应。
  骑兵师尾随战车部队行进。矫健的骑手排成了6路方阵,在激昂轻快的《骑兵进行曲》中通过了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走在前边的是3个骑兵团方队,尔后是一个骡马拖曳的75毫米野炮营。各梯队的军马毛色整齐划一,或全红、或全白、或全黑,三色相间;骑在马上的指战员,身着草绿色军装,手握钢枪,腰挎战刀。
  这次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场面非常壮观。此次受阅武器装备数量为: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飞机17架,军马2344匹。
  尽管当时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还很落后,但全体受阅将士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威武雄壮的阵容展现在国人面前,向世界发出了庄严的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信心有能力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
  
  1950年国庆阅兵:
  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1950年的国庆庆典大会首先举行了阅兵式,由阅兵司令员朱德检阅陆、海、空三军和公安部队。朱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之后,返回天安门城楼宣读命令,接着进行分列式。由此至1959年国庆,阅兵基本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
  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和台湾局势严峻的状况,要求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
  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还没有来得及更换,参加阅兵的部队只是换上了新军装和大檐帽,所携带的仍然是战争年代缴获的各式轻兵器。
  当然,阅兵式还是有新变化的。此次阅兵最壮观的场景,应该是骑兵部队驾驭1900匹白马,分成6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空一师组建不足4个月,准备时间只有30多天,参加飞机仅19架,受阅战机以整齐的队形两次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这次阅兵,毛泽东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当时国内外形势都十分严峻。由于半个月前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迅速恶化。炮火眼看就要烧到鸭绿江边了,新生的共和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就在国庆这一天,毛泽东收到了朝鲜领导人发来的,请求中国出兵救援的信。而此时,国内残余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国庆节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国外特务图谋在国庆庆典时炮轰天安门的案件,并搜到一门解放前遗留下的旧迫击炮。
  在革命战争中便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气概的毛泽东,此时虽然日夜思考对策,却仍镇定自若。
  在上天安门城楼前,毛泽东半诙谐半认真地对周围的人说:“如果真遇到打炮,谁也不许跑。”毛泽东的这句话五味俱全,耐人寻味。
  检阅结束之后,毛泽东回到中南海颐年堂住所,随即召开关于是否出兵朝鲜的会议。经过多少个彻夜不眠的讨论,10月中旬,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
  
  建国5周年阅兵:
  我军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1954年国庆阅兵,是在全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的形势下进行的,其阅兵规模是新中国成立后较大的一次。
  这年6月26日,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根据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审定的阅兵方案,发出国庆首都阅兵工作的指示,确定了受阅部队的规模和编组,对受阅训练和其他准备工作提出了要求。毛泽东主席任命杨成武为国庆阅兵总指挥。受阅部队从全军60个单位抽调编成,组成了包括军事学院方队、步兵学校方队、炮兵学校方队、工兵学校方队、坦克学校方队、海军学校方队、航空学校方队、公安部队方队、野战军抽组的步兵师和摩托步兵团方队、内蒙古军区骑兵五师抽组的骑兵团方队、伞兵方队、高射炮和探照灯方队、炮兵师方队、三轮摩托车方队、航空兵梯队等38个方队和4个飞行梯队,共10384人。
  7月1日,受阅部队徒步、骑兵和车辆等方队在各自驻地开训。8月中旬至8月底,各受阅部队陆续进驻北京,完成合练和预演。空军受阅部队从6月15日开始在本场进行分散训练,8月上旬转至北京,9月28日完成合练。
  航空兵由3机按三角形编队,从几个机场起飞,要求低空、小间距、逐队跟进,准时到达指定空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高度为600米,航速每小时为400—650公里,这对中国年轻的飞行部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0月1日,地面受阅部队在天安门广场和东长安街列队,空中受阅梯队在北京附近机场待命起飞。
  上午10时,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国庆典礼开始!”
  接着举行阅兵。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的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部队,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
  随后,分列式开始。受阅部队以严整的阵容,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军事学院的学员方队最先列队进入天安门广场;跟进的是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海军学校等方队;水兵方队在院校方队之后进入广场;公安部队和步兵师各个方队相继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由一支手枪方队、冲锋枪方队和步枪方队组成的队伍;在步兵方队后面的骑兵受阅部队来自内蒙古草原,功臣模范占50%,共编成6个方队,每个方队都是毛色相同的军马,侧面看骑兵和战马各成一直线,队形整齐;三轮摩托车团、摩托步兵团、伞兵部队、炮兵部队、坦克部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
  行进在炮兵师前面的是120毫米重迫击炮方队,跟进的依次是57毫米反坦克炮、76.2毫米野炮、122毫米榴弹炮、132毫米火箭炮、探照灯、37毫米高炮、85毫米高炮、152毫米加农榴弹炮、HC-2号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和122毫米自行火炮方队。
  在炮兵部队通过检阅台前的同时,航空兵受阅部队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行在前面的,是由1架杜-4重型轰炸机和2架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护航的带队机群,接着是4个轰炸机团和两个歼击机团。受阅的航空兵由111架作战飞机编成。
  整个阅兵历时63分钟,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同观礼。
  此次阅兵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伞兵首次亮相,骑兵最后一次受阅。
  国庆节当天,与中国领导人一起阅兵的外国元首有金日成和赫鲁晓夫。已经解密的苏联档案证明,苏联最初确定的代表团团长是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此时苏联党内正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展开激烈斗争,为得到中共的支持,赫鲁晓夫积极推动向中国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决定亲自带团来华。他带来的礼物除了从旅顺提前撤军,还把对华援建项目增加了15项,一共156项。
  这次阅兵与开国大典阅兵相比,在部队编成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国大典的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编成,海军和空军数量很少;而这次的受阅部队由诸军兵种编成,军种齐全,反映了海军、空军和陆军特种兵的迅速发展。开国大典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是杂牌的,型号、口径、出产国极不统一;这次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则基本上是苏式的,机械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军事院校方队的加入,更标志着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国10周年阅兵:
  参加人数是建国后最多的
  
  195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国庆10周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1次国庆阅兵。中共中央邀请苏联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率领党政代表团和日本、印度等60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团参加中国盛大的国庆活动。在这期间,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同一些代表团进行了会谈。
  这次国庆阅兵大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此前任何一次国庆阅兵。参加典礼的各界群众是较此前国庆阅兵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达70多万人。应邀的外国领导人参加了观礼,与我国领导人一起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和群众游行队伍。
  当时,天安门广场已扩建一新。整个广场较5周年国庆时扩大了两倍半,达到40万平方米。受阅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
  徒步方队有:军事学院、石家庄步兵学校等编组的院校方队,海军长山要塞区编组的水兵方队,北京军区3个野战军编组的步兵师方队。车辆方队有:2个摩托化步兵方队,空军空降兵教导师组成的伞兵方队,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弹炮方队,空军高炮师、雷达探照灯团组成的100毫米高射炮和雷达探照灯方队,122毫米加农炮方队,130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方队,中型坦克、重型坦克和152毫米自行火炮方队,100毫米自行火炮方队。空军飞行梯队,由1个轰炸机师、4个歼击机师和高级航空兵学校抽组而成。
  10月1日这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群情振奋。上午10时,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庆典开始,随后举行阅兵。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林彪在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陪同下,乘车缓缓地沿着天安门广场和东长安街,检阅各受阅部队。受阅部队官兵身着新式服装,佩戴军衔,展现了昂扬威武的军容。
  分列式开始了。迎风招展的“八一”军旗,引导着依序行进的各受阅部队一一走过。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军事学院方队,学员们身着深蓝色陆军校官礼服,佩戴着金黄色肩章,翻领上绣着彩色图案。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学校、铁道兵学校、空军学校、海军学校的学员方队,紧跟在军事学院方队之后通过,他们排着24路纵队,精神抖擞,齐步前进。
  水兵方队的指战员身着白色水兵服,佩戴肩章,头戴黑色飘带水兵帽,手持国产半自动步枪,刺刀闪闪发光。继水兵方队之后,是6个步兵方队,指战员们头戴钢盔,手持半自动步枪,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威风凛凛。摩托化步兵方队的乘员,持冲锋枪或半自动步枪。空降兵方队的乘员,胸前斜挎冲锋枪,身背降落伞包,他们由72辆解放牌卡车载运。
  由144门各种口径火炮组成的7个炮兵方队,似蔚然壮观的海浪一样,一波紧接一波有序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在6种型号的火炮中,有5种是中国制造的。受阅的装甲兵方队由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组成,第一个接受检阅的装甲兵方队,装备了中国制造的五九式中型坦克。
  正当人们向火炮、坦克、装甲车组成的铁流招手欢呼的时候,空军飞行部队领航机群——强大的喷气式轰炸机和歼击机群,突然出现在广场上空。接踵而来的是6个空中梯队,这些飞机的飞行高度在350米至500米,由东向西,闪电般地飞过广场上空。最后飞过广场上空的是由中国制造的歼-5型飞机组成的梯队。当这些英雄的战鹰排着整齐的5机编队呼啸着飞过时,广场上一片沸腾,欢声雷动。
  整个阅兵用时58分钟。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取消了骑兵、三轮摩托车和口径在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队;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增加为24人;空军受阅编队由5周年时的3机增加到5机,飞机总数由111架增加到155架,受阅飞行高度降低100—150米;受阅总人数增加1/3,共11018人。
  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受阅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一些装备的精度和威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标志着中国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国防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兵时,毛泽东与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并排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从彩色记录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虽然偶有笑容挂在脸上,却比较勉强,看得出并非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笑意。
  庆典空前隆重,但毛泽东的心情却不很愉快。原来,这时候中国经济正处于十分困难的状况,而原本答应给予中国核武器技术援助的苏联却突然变卦。这年6月,苏联通知中国,在核武器技术援助方面要“推迟两年”。
  就在这次国庆阅兵的时候,赫鲁晓夫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毛泽东说,准备撤回在华专家,并不再提供核技术帮助。城楼上的毛泽东听到这话,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那也好”,随后便同身边另一位外宾胡志明谈笑,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其实,毛泽东已经下定决心,中国要自力更生研究出原子弹。毛泽东随后在党内的会议上说道:“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很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此后,由于我国国庆典礼制度的变化等原因,毛泽东再也没有登上天安门城楼进行阅兵,国庆10周年阅兵成了毛泽东辉煌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次阅兵。
  
  建国35周年阅兵:改革开放
  后第一次国防力量大检阅
  
  1984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此次国庆阅兵,是中国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之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新形势下举行的,是继1959年国庆后、停止25年之久的一次盛大国庆阅兵。
  10月1日上午10时整,庆祝大会开始。由1200人组成的军乐队奏起了国歌。一霎那间,轰轰烈烈鸣放的28响庆典礼炮,热热闹闹地庆祝新中国建立35周年,这份久违的亲切和喜庆,增添了节日的浓重色彩。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黑色敞篷阅兵车驶出天安门,停在金水桥南头。阅兵总指挥秦基伟乘指挥车,向邓小平大声报告:请检阅部队。
  邓小平首先检阅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仪仗队,然后依次检阅各方队。他不时地向受阅官兵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官兵们高呼:“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并行注目礼。
  10时23分,分列式开始。伴随着《解放军进行曲》,行进在最前面的是由陆、海、空三军指战员组成的仪仗队。他们护卫着“八一”军旗,率先进入天安门广场。
  军事院校方队、步兵方队、水兵方队、空降兵方队、女卫生兵方队、武装警察方队和男女民兵方队,依次进入天安门广场。军事院校方队由军事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炮兵学院、装甲兵学院和石家庄陆军学校组成。学员们身着新式军服,正步前进。步兵方队行进至天安门前时,由肩枪齐步走变为端枪正步走,整齐划一。水兵们身穿白上衣、蓝裤子,手握冲锋枪,分外威武整齐。接着是空军空降兵方队、女卫生兵方队、人民武装警察方队、民兵方队。特别是女兵方队一色的大盖帽、蓝短裙、长筒皮靴,身着新式军服的女兵们英姿飒爽,成为阅兵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徒步方队之后,反坦克导弹、炮兵、火箭布雷车、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坦克、自行火炮、地空导弹、战略导弹等摩托化机械化方队接踵而来。
  各种方队都气势磅礴,排山倒海。
  空军防空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空中第一梯队领队、师长徐水香驾驶着轰-6型飞机领航,向天安门上空飞来,8架歼-5型飞机分列两旁,由轰-6型组成第二梯队的18架飞机紧随其后。
  在空中第一、第二梯队受阅的同时,战略导弹方队的9辆大型牵引车,载着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战略导弹首次公开展现在人们面前,特别引人注目。这时,空中第三梯队的32架强-5型飞机分编为4个中队,低空飞过天安门上空。接着,第四梯队的35架歼-7型飞机分编为5个中队,飞越天安门上空。广场上人们激动得欢呼起来。
  10时56分,分列式结束,整个阅兵式历时56分钟。
  这次受阅部队10370人,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支(挺),汽车2216辆,组成46个方(梯)队。
  这次振奋人心的阅兵活动中,首次受阅的部队有战略导弹部队、武警部队和女兵。
  各种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包括装甲输送车、火箭布雷车、新式坦克、火箭炮、榴弹炮、岸舰导弹、潜地导弹、地空导弹和战略导弹等代表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新式武器装备,全部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和自行生产的,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充分反映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建国50周年阅兵:
  世纪大阅兵的雄壮交响
  
  199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末最盛大、最壮观的一次阅兵。
  礼炮兵成为第一个亮相的部队,他们精彩的表演是首都国庆盛典第一个亮点。天刚蒙蒙亮,56门礼炮早已排成“八”字状,分两组列阵于毛主席纪念堂与正阳门之间。这次礼炮兵鸣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艰巨,以往最多鸣放28响,这次要鸣放50响,28门礼炮作为一组为一响,56门礼炮分两组交替鸣放,并且要与国旗护卫队的步伐合拍。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形式和这样的标准,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按照规定,礼炮兵在鸣放礼炮前,通常要在礼炮后8米站着,听到操作命令后,炮手要整齐地跑步就位,立姿操炮鸣放。
  10月1日上午10时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宣布:“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现在开始,鸣礼炮!”
  伴随着国旗护卫队沿着天安门中轴线向国旗基座挺进的脚步,礼炮昂首齐鸣,震天动地。50响礼炮仿佛响过50年风雨,悠远而震撼,深沉而奋进。
  紧接着,军号齐鸣,引出一段高亢的旋律。恢弘雄浑的乐曲像骤然而至的海潮,汇成震天撼地的交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激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奏响了世纪大阅兵的序曲。一辆红旗牌检阅车驶出天安门。检阅车上,站立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车驶过金水桥,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上将驱车迎上前去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此刻,代表着共和国武装力量的42个方队整齐列阵东长安街。蜿蜒2公里长的受阅队伍,是1万多名官兵和400多辆战车组成的钢铁巨阵。千人军乐团高奏《阅兵曲》,江泽民乘检阅车徐徐向东。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检阅三军部队。
  10时36分,江泽民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后,军乐声再次回荡在天安门上空,气势磅礴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像一团流曳的火焰,鲜艳的军旗首先映入人们的视线。156名三军仪仗队员护卫着这面鲜血染红的神圣战旗。“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凝聚在这面旗帜下,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17个徒步方队伴随着整齐的步伐而来,接受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检阅。
  陆军的三色迷彩,仿佛秋日里斑斓的草场——来自北京军区的两个步兵方队,一支曾在太行山击毙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另一支涌现过“济南第一团”等31个英模单位。铿锵有力的足音,延续着长征的脚步;勇往直前的雄姿,像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身影。
  宛若蓝色的海洋,恰似洁白的波浪——黑飘带、蓝披肩勾画出海的风采,孔武有力的面庞上镌刻着海的威严。平均年龄18岁的水兵方队,显示出人民海军迈向新世纪的希望。
  黑白相间的作战服,展现着伞兵健儿翱翔蓝天驰骋大地的气概——作为曾威震上甘岭的英雄部队,黄继光的传人们在热带雨林凌空展翼,在雪域高原纵横逾越,昔日的陆地猛虎插上了雄鹰的翅膀。
  一支支威武的方队走过,如劲风呼啸,如春雷滚地。那青春的橄榄绿,是武警官兵热血铸就的盾牌;那朝霞般的桔红色,是女民兵方阵的飒爽英姿……
  25个机械化方队出现在人们眼前,金戈铁马,浩浩荡荡。一辆辆坦克、步战车、装甲车披坚执锐,一门门榴弹炮、滑膛炮、加榴炮、火箭炮、自行高炮昂首挺胸……
  带着“叶挺独立团”的铁军雄风,18辆轮式装甲战斗车“隆隆”驶过。从骡马化到摩托化到机械化,人民解放军陆军已基本形成了立体机动作战的装备体系和相对配套的支援保障体系。作为陆军巨变的缩影,这支机械化劲旅有着猛虎啸月的威严,瀑布泻地的气势。面向饱经沧桑的天安门城楼,机械化方队的领队们举手致敬。
  这是13次国庆阅兵中兵种最多的一次。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今天第一次汇入了这次的受阅大军中。这一切,连着一个世纪伟人的名字——邓小平。
  人民不会忘记,就在国庆35周年阅兵过后8个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伸出的一个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军队裁员100万。经过战略调整,全军减少了大军区和军官的数量,却增加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部队等现代化兵种部队。新组建的集团军内,特种兵首次超过了步兵……
  这天,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10万双手臂挥舞彩旗、花环,编织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景,编织成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总要求”的20个醒目大字: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这次宏大的阅兵,反映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越走越宽。从人员素质的飞跃到编制构成的精干高效,从常规武器的长足发展到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从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与共和国同步发展的人民军队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11时13分,军乐团奏完阅兵曲最后一个音符,历时1个多小时的阅兵落下帷幕。
  此次阅兵与15年前的国庆阅兵相比,国防科技含量增大,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主战武器。而这些武器装备绝大部分为中国自己制造,标志着我国现代国防科技的最新成果。
  回首前面的12次阅兵,从程序、内容和礼仪上看,均部分汲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国民党军队的阅兵式的特点,在主要形式和内容上也部分模仿了前苏联军队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但在许多地方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身的阅兵特点。
  但50周年庆典的第13次隆重阅兵,却创下了诸多之最:兵种最多的一次;阅兵方队横排面为25人,创造了世界之最;装甲阵容由坦克方队、步战车方队、装甲车方队共100多辆战车组成,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最大的装甲阵容;战略导弹部队的常规地地导弹、中程地地核导弹、远程地地核导弹等组成的4个导弹方队,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第二炮兵导弹亮相最多的一次;25个车辆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四大军种的400多台车辆组成,方队数量和车辆数量都创造了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之最。
  即将举行的国庆60周年阅兵,将展示一流的武器装备,参加受阅的武器装备多,类型更加多样。海军、空军、二炮都将展示一些新型武器装备。为了体现我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完整性,还将安排武警装备方队参阅。展出的武器装备主要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重在反映中国特色武装力量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果。文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18日,1988年至2000年担任国家体委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伍绍祖与世长辞,享年73岁。伍绍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经历与传奇色彩。  从学子到将军  到国家体委主任  伍绍祖(1939—2012),湖南耒阳人,1939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父亲伍云甫曾是当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处长。1944年,年仅5岁的小绍祖上了延安第一完全小学。  伍绍祖敏而好学,天资聪颖,1957年,高中毕业后
在近代中国,张竞生有“中国性学研究普及第一人”“中国倡导计划生育第一人”“中国发起爱情讨论第一人”之誉。他首次在北京大学开设性心理学课程,首次在国内编辑出版宣传性教育的书籍,倡导“放乳”,指导“性艺”,提倡“情人制”。这些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使他一生处于被舆论攻讦,甚至被驱逐被通缉的窘境。  台湾著名学者政论家李敖曾经说过,民国时期编辑《性史》的张竞生在教室公开做人体写生的刘海粟和
寿春倡议闻天下,  今日淮南大有人。  辽海烽烟多故鬼,  皖江风雨泣遗民。  辍耕陈胜思张楚,  函首于期竟入秦。  莫问虹桥旧时月,  衣冠梅岭也成尘。  这首七律诗,是著名南社诗人柳亚子1910年为纪念熊成基所作。熊成基(1887—1910),字味根,江苏扬州人,1887年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官吏家庭,自幼随父寓居安徽。他少年时就有投军习武、强国雪耻之心。为此,他于1902年考入安徽武备练军
发生在66年前的“沈崇事件”,对于而今中国绝大多数中、青年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甚至根本不知。即使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知道沈崇这个人和因她不幸的遭遇所引发的“沈崇事件”,也仅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倒数第二篇——《友谊,还是侵略?》的注释中略知点滴,对于事件的始末详情,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十分清楚。  一  1946年12月24日,正是西方国家圣诞节前夕,即“平安夜”。然而,这个“
摘要:为验证赣北植棉区油棉两熟种植棉花轻简化栽培模式的适用性,于2018年进行了春棉育苗移栽模式和油菜后夏棉直播的轻简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生育进程和生育期、各阶段苗情、产量性状与实收产量、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棉株干物质积累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是直播棉生育期比移栽棉短30天左右,田间生长期要短50天以上,特别是直播棉苗期要短24天左右;二是直播棉的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和衣分明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疑是中国社会的黑暗时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有枪就是草头王”,大小军阀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在这些赳赳武夫中,刘珍年(字儒席)可谓一个“异类”。  刘珍年治军严格,所部士兵一律配带写有“救国家,救人民,不怕死,不爱钱”12个字的臂章,严禁出入酒楼、茶馆、妓院,连在大街上吸烟也在禁止之列。由于军纪比较严明,刘部战斗力很强,仅以一师之众就敢和张宗昌、韩复榘等实力人物对抗,并屡有胜迹,
贫苦少年立志高远  韦一平,又名韦瑞珍,1906年11月出生于广西天河县下里乡(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社区)里乐村一个群山环抱、只有六七户壮族农户、几乎与世隔绝的贫穷偏僻小山冲——短洞屯。韦一平在兄妹六人中排行老三,乳名韦贵人,7岁进私塾,学名韦家惠。  少年时期的韦一平读书非常用功。在离家4公里外读私塾的5年时间里,他就读完了《诗经》《易经》《尚书》《幼学》等。之后,父亲又把他送到离家2公
探长1名:  斑马探长是一匹博学而幽默的高个子斑马。  探员4名:  白头儿是一只羚羊,斑马探长最得力的助手.  红头儿是一只思路敏捷的朱雀鸟。  黄头儿是一只任劳任怨的仓鼠。  绿头儿是一只喜欢思考的小青蛙。  冬天是一个乏味的季节,没有暖暖的太阳,没有鲜嫩的青草,甚至没有温和的笑脸。冬天里的草原非常安静,静得有些让人害怕。草原的旁边就是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草原上的动物经常和森林里的动物一起玩耍。
提到“御史”,人们自然会想到今天的纪检委、监察局、反贪局这些实权机构。的确,古代的御史行使的就是监察职责,类似于今天的反腐败机构,权力很大,可以决定中央及地方官吏的命运;御史直接对皇帝负责,有“通天”的权力,官吏一旦遭御史上书弹劾,日子就不会太好过。然而,当我们读明史的时候,却发现明朝的御史日子不太好过,原因并不是明代的御史没有权力,明朝的御史和其他朝代的御史一样,权力也很大,但相对一般官吏而言,
1944年日本侵略者在侵占广西梧州藤县期间,和平镇座洞村的民众自发组织自卫队奋起抗击,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虽然时光过去了70多年,但是我们透过尘封的岁月,依然可以触摸到当年座洞村民保家卫国的壮怀激烈。  1944年9月22日梧州沦陷后,日军于9月24日兵分两路,一路溯西江而上直逼藤县占领了县城,一路从苍梧、倒水、古龙进攻藤县北部重镇太平,并于27日占领了太平圩。9月28日,日军由太平出发沿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