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明唑虫酰胺用于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的可行性和合适剂量,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测定了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的防治效果.2018年和2019年试验中30%唑虫酰胺悬浮剂90、112.5 g/hm2对小菜蛾药后7天防效达85.63%、89.17%和88.54%、91.34%,略高于或显著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13.5 g/hm2;该两处理对蚜虫药后7天的防效达79.67%、88.03%和83.28%、90.16%;而112.5 g/hm2处理2天对黄条跳甲成虫的防效为7
【机 构】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唑虫酰胺用于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的可行性和合适剂量,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测定了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的防治效果.2018年和2019年试验中30%唑虫酰胺悬浮剂90、112.5 g/hm2对小菜蛾药后7天防效达85.63%、89.17%和88.54%、91.34%,略高于或显著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13.5 g/hm2;该两处理对蚜虫药后7天的防效达79.67%、88.03%和83.28%、90.16%;而112.5 g/hm2处理2天对黄条跳甲成虫的防效为74.91%、72.54%,显著高于5%啶虫脒乳油45 g/hm2.30%唑虫酰胺悬浮剂90~112.5 g/hm2能较好的控制甘蓝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的为害.
其他文献
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籽粒收割机和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开展玉米籽粒机收收获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探索不同类型收割机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收获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籽粒收获收割机的选择和玉米籽粒机收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根据试验取得的数据,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主要特征中稳住高、密度、穗粒数、单产分别对玉米籽粒破碎率、损失率、杂质率产生显著影响,收获前含水率对破碎率产生极显著影响,对损失率、杂质率影响不显著.3种类型收割机作业的收获前含水率与破碎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损失率、杂质率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破碎率存在极显著
旨在减少药用石斛产业化发展中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依赖,筛选适合人工栽培的优良种质,实现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以湖北英山引种收集的13个药用石斛原生种质为试材,采用物候期观测、茎叶形态和花形态等生物学特性观测方法,同时进行生长适应性比较.结果 表明: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物候期不同,花期最早在3月底,多数集中在4-5月,最晚可到7-8月.不同种质间茎叶形态和花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高大型、普通型和小型3个类型.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花瓣和唇瓣颜色主要在白色到黄绿色之间变化.花瓣质地以革质为主,少数为
印度梨形孢(Serendipita indica)是一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根内生真菌.为了提高S.indica的生长速率,进一步优化S.indica培养基.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6种影响因子对S.indica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S.indica培养基进行精细优化.结果 表明,S.indica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1±4-2℃,最适pH为6.9±0.2,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aNO3,最佳无机盐为MgSO4·7H2O.应用RSM最终确定S.indica菌株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如下:MgSO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以及天然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和可再生、来源广泛的特性.为充分理解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的4种作用机制:电荷作用、沉积作用、螯合作用和诱导作用,分析了影响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病原体、壳聚糖、使用条件及其他方面.同时,指出了目前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作用研究领域的问题:研究方法多样、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结论.建议通过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三维生物细胞模型以及采用统一研究方法或制定研究标准等措施来强化壳聚糖对植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