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斑痣的临床治疗进展

来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s,PWS),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其特征是真皮中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畸形扩张.PWS人群中的发病率0.3%~0.5%,通常发生在面部、颈部和其他暴露部位,表现为先天性皮肤和(或)黏膜上的红斑.如果不进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皮损颜色逐渐增厚加深,最终形成结节样增生.目前PWS的治疗主要有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和海姆泊芬(HMME)光动力疗法(PDT).PDL是治疗PWS的金标准,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破坏病变血管.对于面积较大、已经增厚及形成结节的PWS,PDL治疗效果欠佳,新一代光敏剂HMME-PDT治疗PWS疗效甚佳.针对治疗现状,该文总结了 PDL及PDT治疗最新进展.
其他文献
患者女,62岁.因右侧鼻翼红褐色结节20余年,增大1个月,于2018年4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余年前发现右侧鼻翼一绿豆大丘疹,无痒痛等不适,未予诊治,近1个月发现皮损逐渐增大,偶感瘙痒.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rn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鼻翼一约绿豆大半透明结节,质硬,中央肤色,边缘可见珍珠状隆起,其内可见黑褐色团块(图1A).
唇扁平苔藓常表现为上下唇红缘处淡白色或淡紫红色斑片或斑块,可有糜烂、渗出、溃疡及结痂,有明显的黏着性鳞屑,出现皲裂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与红斑狼疮及光线性唇炎引起的唇部损害极为相似,需综合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加以鉴别.为进一步了解唇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诊治的32例唇扁平苔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体内代谢产物及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在阐明疾病发病机制、辅助早期诊断和研究潜在治疗药物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及白癜风等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文对此进行综述,以了解代谢组学对皮肤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