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200例腹泻患儿,采用免疫层析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检测,观察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流行发病时间、患儿易感年龄、临床特征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NF-α)情况;同时搜集患儿的病例资料,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生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引发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200例急性腹泻患儿共检出51例轮状病毒,检出率为25.5%;各月龄组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6~12月龄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患儿的轮状病毒感染在各季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秋、冬季节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9.5%和46.3%;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在不同性状样便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蛋花汤样腹泻患儿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达47.9%;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血清IL-2、IL-6、TNF、I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患儿挑食、患儿手卫生、住院时间>15d、侵入性检查、抗菌药物连续应用>1周及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与患儿发生轮状病毒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母乳喂养、住院时间>15d、抗菌药物连续应用>1周、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是轮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轮状病毒在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检出率较高,月龄在6~12个月、秋冬季节、大便性状为蛋花汤样检出率最高;母乳喂养、住院时间>15d、抗菌药物连续应用>1周及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与轮状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深圳大学地处深圳经济特区,是一个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都十分活跃的地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创新型、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对于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也明显推动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建筑桩基施工项目当中,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的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阻塞性静脉疾病,治疗不当将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或造成严重并发症。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有22例DVT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出现了飞速发展,其建设技术和管理也随之出现了创新和发展。传统形式的建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钢结构式建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