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农”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j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98%以上的小农户,如何在现代农业的新路中找到发展空间?适度规模经营和小农户家庭经营如何协同发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防止人为垒大户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也要看到小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基本面。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也是农业发展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
  据他介绍,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農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韩俊说,此次文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小农户发展,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各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注重惠农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防止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
  同时,统筹兼顾扶持小农户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与联合。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要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命令;保持足够历史耐心,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走得稳、走得顺、走得好。
  实施四方面政策支持
  小农户发展生产普遍存在力量薄弱、缺少资金等问题。此次意见明确,强化小农户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鼓励各地采取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表示,关于对小农户的财政支持政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这次的意见都作出明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发展,稳定和完善普惠性的、直接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同时,重点支持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经营主体。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继续围绕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和农业产业扶贫对象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今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百万人以上。通过培训,使一部分小农户能够发展成为家庭农场。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和提供有效稳定服务的主体,为从事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提供以生产托管和保姆式服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
  ——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支持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
  打造小农生产升级版
  家庭农场是小农户的升级版,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家庭农场的发展相对较弱。对此,意见提出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赵阳在会上表示,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迅速,经农业农村部门认定或备案的家庭农场接近60万家,但在技术支撑、资金投入、产品销售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赵阳说,目前全国规模经营农户有398万户,家庭农场发展大有潜力。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就是要通过财政、金融、保险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让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能够稳步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今年提出的百万家庭农场建设行动,将推动我国小农生产提档升级。
  针对小农户时常遇到的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生产问题,吴宏耀表示,文件提出要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特别是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果蔬等经济作物的社会化服务比例比较低,特别是市场信息、产销对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还是薄弱环节,也是下一步重点发展的服务领域。”他说。
其他文献
一场春雨过后,招远广袤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招远市毕郭镇官地村,徐晓萍开着播种机正在为村民播种花生。她说,自花生开播以来,已经用机械为周边十幾个村500多亩地的花生播种提供了服务。不误农时,不辞劳苦,徐晓萍用她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周边镇、村农民的欢迎。作为招远市毕郭镇官地家庭农场的主要负责人,她运用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期间学习的知识和理念,带领大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增强了大家扎根农村
《创富路上——鸵鸟驮来的财富》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的肉、皮、毛、蛋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本期的節目当中,主要介绍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刘福辰是如何通过养殖鸵鸟创富的。2003年,刘福辰发现鸵鸟商机并开始养殖,由于没有经验,他先后经历了小鸵鸟成群死亡、个体发育不良、瘫痪等诸多问题,但刘福辰靠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不断摸索和试验,最终鸵鸟养殖获得了成功。他还建立了鸵鸟屠宰场,将鸵鸟肉、鸵鸟皮、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栏目摄制组来到了冰城哈尔滨太阳岛的雪博会,用镜头将雪雕艺术的全过程和无数动人的场景用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种北方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在雪天,仰手轻托初冬的新雪,享受那份柔软与飘逸,一同徜徉在雪雕艺术的氛围中,那梦幻般的心境令人神往。雪雕以其恢弘的气势、巧妙的构思和变化多姿的造型赢得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称赞,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北方地区最负盛名的冬季旅游项目之一。本片主要介绍雪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  2013年第7周(2013年2月11日—2月17日,下同)“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4.68(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2月4日—2月7日,下同)上升1.30个点;“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7.43(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1.36个点。2月1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5.01(以2000年为100),与节前(2月8日,下同)相比
拂晓,清风刚拨开晨雾,果园里已人头攒动,那是重庆市巴南区农广校的老师们正在百胜村授课。在学员簇拥下,张伟老师正讲解着果蝇成虫的特点,学员们端详着手中的样本,在识别,在探讨,气氛热烈。闻讯而来的村民纷纷聚拢,鬓发斑白的老人,怀抱婴儿的妇女,附近劳作的果农,都赶集般跑来,本期封面上这幅独具魅力、富有人情味的画面就是农广校的田间课堂。这种“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怎么就那么有吸引力呢!引人遐想。  田
一、拓宽 “三农”人才源泉,为“三农”工作引进新动能  今年1月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的发展目标,将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一)稳定现有从事农业的农民
长期以来,农广校植根于农村,贴近于农民,在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发挥了主阵地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当前,农广校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如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新常态,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覆盖到村的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向前、向后拓展培训内涵,加快服务转型,不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中国农民的一个特定群体,担当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完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启动,市民、农民均为居民,对现行的三农制度体系将形成很大冲击,许多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构建的法律法规政策亟需修订完善,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立法还是空白,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山东省农广校在农民创业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育中积极作为,总结出了一套切实有效、富有特色的培训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被全国很多省市学习和推广。为了更好地完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笔者就多年来从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心得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改革支农惠农政策的下达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招生难的问题  由于
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开发应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市场价格、供求等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可以增强广大农户、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以河北省农业信息化为例,介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1. 农业信息网站发展不断加